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CCESS第五章复习题

ACCESS第五章复习题

第五章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报表页眉中的内容只是在报表开始处打印一次
B.要想在报表每一页都打印报表标题,需将报表标题控件安排在页面页眉节
C.在报表设计器中使用不同控件绑定表中数据时,显示的表中数据会不同
D.可在报表页眉节或报表页脚节显示报表的页码和日期
2、使用自动创建报表功能创建报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只能选择一个表或查询作为报表的数据源
B.可以生成“纵栏式”或“表格式”两种格式的报表
C.允许用户选择所需输出的记录或字段
D.创建后可以切换到设计视图中进行修改
3、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创建数据源基于多表的报表
B.允许在报表中选择不同表中的字段进行输出
C.可以在报表中排序和分组记录,但只能选择4个字段作为排序和分组依据
D.可以在报表中排序和分组记录,可以选择10个字段作为排序和分组依据
4、要对报表中的一组记录进行计数,应将计算控件添加到()。

A.主体节
B.组页眉节或组页脚节
C.页面页眉节或页面页脚节
D.报表页眉节或报表页脚节
5、下列所述为报表指定记录源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新建报表”对话框中指定数据来源表或查询
B.双击“报表选定器”,然后单击报表属性窗口中的“数据”选项卡并在“记录源”文本框中指定一个记录源
C.单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然后单击报表属性窗口中的“数据”选项卡并在“记录源”文本框中指定一个记录源
D单击工具栏上的“属性”按钮,然后单击报表属性窗口中的“格式”选项卡中指定一个记录源
6、创建报表时,可以通过操作直接创建基于多表的报表是()。

A.使用自动报表创建报表
B.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
C.使用报表设计器创建报表
D.使用图表向导创建报表
7、报表数据源一般来自基表或查询,报表不能用来(),并且没有“数据表”视图。

A.输入数据
B.编辑报表
C.打印
D.修改
8、报表的组成结构与窗体类似,一个报表通常由报表页眉、页面页眉、()、页面页脚和报表页脚五部分组成。

A.查询
B.主体
C.视图
D.文档
9、在分组报表中,()显示在一组记录的开头处,用来显示分组依据,如字段名称等信息。

A.组页脚
B.报表页眉
C.组页眉
D.页面页眉
10、“版面预览”视图主要是用于查看报表的版面设置,它将显示报表中设置的节以及数据的分组和排序,但仅显示部分()。

A. 示范数据
B.预览版面
C.预览页面
D.打印版面
11、创建报表常用五种方法,实际运用中大多先使用()或报表向导创建一个报表框架,然后在设计视图中打开报表加以修改。

A.图表向导
B.标签向导
C.视图向导
D.自动创建
12、使用()创建报表,可以创建基于多表的报表,还可以选择要打印的字段和选择报表的布局和样式。

A.图表向导
B.标签向导
C.报表向导
D.自动创建
13、()是指在一个页面上分成多列打印记录,适合于字段较小的“纵栏式”报表使用。

A.多行报表
B.多列报表
C.多栏报表
D.多对多报表
14、添加页码的时候,需要使用设计视图中的插入菜单中的“()”命令。

A.编辑
B.格式
C.页码
D.页脚
15、要在报表中计算,可以通过在报表中添加()来实现汇总、总计、计数、求平均值等操作。

A.计算控件
B.计算器
C.计数器
D.表达式控件
16、()是最常用的计算控件,但是也可以使用任何有控件来源属性的控件,其特点是随表达式的值的改变而重新计算一次结果。

A.文本框
B.表达式控件
C.计算控件
D.报表控件
17、计算控件中的表达式应该使用()运算符开头。

A.#
B.:
C.+
D.=
18、在报表中可以使用()计算一组记录或所有记录的总计值、平均值、百分比或统计记录数。

A.总计函数
B.合计函数
C.计算函数
D.聚合函数
19、绑定型子报表可以将报表绑定在基表、查询或SQL语句上,通常用于显示()关系的数据。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20、在已经有的报表中创建子报表,需要确保主报表和子报表所依赖的
()之间已经正确的确立了关系。

A.视图
B.报表
C. 数据表
D.数据报表
21、设置报表的页面工作主要包括:设置页面的大小、打印方向和报表列数等,因为设计报表的最终目的是()。

A.形成报表
B.打印报表
C.上交报表
D.完成报表
22、预览报表有()和打印预览两种视图方式。

后者可以查看报表中每一页上的所有数据。

A.版面预览
B.预览列表
C. 版面视图
D.预览报表
20、当报表经过“设计→修改→预览”已经完全符合要求的时候,就可以实施()。

A.打印报表的操作
B.打印预览的操作
C.定稿上交的操作
D.完成确定的操作
二、填空题
1、在报表设计视图中最多可有7个节,分别称为()、()、()、()、()、()、()。

2、在报表设计视图中添加报表页眉/页脚的操作方法是()。

3、在报表设计视图中添加组页眉/页脚的操作方法可通过()菜单中的()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来实现。

4、要将每一个记录都打印在单独的页面上,应设置()属性。

5、要想使报表中的每组都另起一行或一列,应设置组页眉或组页脚的()属性。

6、在报表中可以根据()或()对记录进行排序或分组。

7、在计算控件中输入的表达式前面必须加上()运算符。

8、在按“性别”分组显示“雇员”信息的报表中,使用计算控件统计“男”或“女”雇员的人数,其表达式应为(=count(*) ),该表达式必须放置在()或()中。

9、统计所有雇员的人数,表达式应为(),该表达式必须放置在()或()中。

10、主报表最多可以包含()级子报表。

11、如果对报表进行(),还会出现组页眉和组页脚两个节,这是报表所特有的。

12、()通常用于显示整个报表的总结性的信息,例如显示整份报表的总计的数据数值。

13、()是每个报表都必须有的节,一般使用控件绑定数据源的记录,是报表的主要组成部分。

14、报表共有三种视图,其中()视图用于查看报表上显示的数据与格式。

15、()用于显示报表中每个栏目的标题。

16、()可以选择一个表或查询作为报表的数据源,并可选择纵栏式或表格式作为报表的版面格式,是生成一个包含数据源的报表最快捷的创建方式。

17、自动创建报表既不能选择报表的(),也不能选择要打印的字段,用户选择的余地很小。

18、若要在报表中制作自定义标签,可以单击“标签向导”对话框中的()按钮,在弹出的“新建标签尺寸”中定义标签的属性。

19、在报表中对记录进行排序,对记录进行分组打印和对分组按指定的规则进行小计等,这些都属于()。

20、()报表是指将具有共同特征的记录集中到一起打印,这种报表有助于报表的可读性。

21、数据类型为文本型的前缀字符,其分组形式是将字段值的前N个相同的字符分为一组,N由()属性的值决定。

22、保持同页是指定是否在一页中()分组的所有内容。

23、要将每一个组打印在单独的页面上,可将组页眉的“强制分页”的属性设置为()。

24、在使用合计函数的表达式中不能使用控件的(),只能使用表、查询或SQL语句中的字段名。

25、未绑定主报表主要用于合并多个(),这些表间可以毫无关联。

26、在打印报表前,应该先设置好报表的页面,并在屏幕上进行(),满意之后再实施打印。

三、简答题
1、在Access中可以使用哪几种方法创建报表?各有何特点?
2、报表设计视图共有几个节?如何添加其他节?
3、简述报表的主要功能
4、报表的页面页眉与报表页眉有什么不同?
5、显示报表的汇总数据需要什么控件?要对报表中所有记录进行汇总,
应将控件放在报表的什么位置?
6、简述使用设计视图创建报表的基本步骤。

7、怎样在报表中添加控件?请简述其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
已知数据库“商品销售”中的“商品”表。

写出下列操作步骤:
1、创建打印“商品”信息的“表格式”报表。

2、创建一个分成两列的“纵栏式”报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