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鹅口疮初期的患儿,其首要的护理诊断A.营养不良:与拒食有关B.体温升高:与感染有关C.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D.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E.知识缺乏:缺乏口炎的预防及护理知识【答案】:C【解析】:考察鹅口疮的护理诊断。
鹅口疮患儿患处不痛、不流涎、不影响吃奶,一般无全身症状。
2.6岁的小儿,已确诊为室间隔缺损,近1周发热,体温为39℃,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白细胞显著增高。
应考虑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是A.急性上呼吸道感染B.脑血栓C.感染性心内膜炎D.支气管肺炎E.脑脓肿【答案】:D【解析】:考察室间隔缺损临床表现。
室间隔缺损易合并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该患儿的表现符合肺炎的特征,即发热、咳嗽、气促。
3.对法洛四联症病情轻重起决定作用的病变是A.肺动脉狭窄B.房间隔缺损C.主动脉骑跨D.室间隔缺损E.右心室肥大【答案】:A【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常见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
以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为主要临床特征。
其中以肺动脉狭窄为重要畸形。
青紫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程度和出现早晚与肺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4.患儿,女,4岁。
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准备行扁桃体切除术,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是A.避免劳累B.防止受凉C.注射青霉素D.使用镇静剂E.用强心甙类药物【答案】:C【解析】:考察先心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之一是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
做小手术时,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防止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所以,该患儿做扁桃体切除术,其术前最重要的准备是注射青霉素。
5.患儿,男,2岁。
已确诊为法洛四联症,在剧烈哭闹后突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此时首要的处理是A.立即镇静B.立即用强心剂C.立即将患儿置于胸膝卧位,并吸氧D.立即用呼吸兴奋剂E.立即用人工呼吸机【答案】:C【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患儿的治疗要点。
一旦患儿因活动、哭闹、便秘引起缺氧发作,发生应将小儿置于膝胸卧位,给予吸氧,并与医生配合给予吗啡及普萘洛尔抢救治疗。
6.小儿,1.5岁。
患肺炎初愈。
近2天口腔黏膜充血、水肿,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烂面和浅溃疡,经医生诊断为溃疡性口腔炎。
溃疡性口腔炎可应用的药物是A.金霉素鱼肝油B.疱疹净C.碘苷D.制霉菌素E.西瓜霜【答案】:A【解析】:考察感染口腔炎的治疗原则。
鹅口疮患儿局部涂抹10万~20万U/ml 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疱疹性口腔炎患儿局部可涂碘苷(疱疹净)抑制病毒,亦可喷西瓜霜、锡类散等中药。
溃疡性口腔炎可涂5%金霉素鱼肝油、锡类散等。
7.患儿,女性,9个月,混合喂养,辅食添加过程中出现腹泻2d前来就诊。
护理评估:神志清楚,精神好,口唇略干,皮肤弹性稍差,前囟轻度凹陷。
下列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的措施不必要的是A.教会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方法B.讲解饮食调整的目的和方法C.讲述脱水补液的方法D.讲解保护臀部皮肤的方法E.讲述预防腹泻的知识和辅食添加的方法【答案】:C【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类型及其护理措施。
目前患儿轻度脱水状态,没必要向患儿家长讲述脱水补液的方法。
8.患儿,7个月,以小儿腹泻,中度脱水收入院。
经及时补液治疗后脱水得到纠正,2d后突然出现惊厥,首先应考虑的原因是A.脑水肿B.低血钾C.低钠血症D.低镁血症E.低钙血症【答案】:E【解析】:考察低钙血症的原因和临床表现。
腹泻患儿当脱水、酸中毒纠正后易出现低钙症状(手足搐搦和惊厥)。
9.患儿,2岁,生后青紫逐渐加重,杵状指,胸骨左缘第3肋间可闻Ⅲ级收缩期杂音。
诊断为法洛四联症,X线胸片显示的心脏影像可能是A.右心房、右心室肥厚B.左心房、左心室肥厚C.右心室肥厚呈靴形心D.左心室、右心室肥厚E.左心房、右心房肥厚【答案】:C【解析】:考察法洛四联症的辅助检查。
X线检查示心影呈靴形,即心尖上翘、心腰凹陷,两侧肺纹理减少,透亮度增加。
10.患儿男,20天。
口腔黏膜有白色乳凝状物附着,呈小片状。
经检查诊断为“鹅口疮”,为患儿清洁口腔宜使用的溶液是A.白开水B.生理盐水C.0.1%利凡诺溶液D.2%碳酸氢钠溶液E.3%过氧化氢溶液【答案】:D【解析】:考察鹅口疮的护理措施。
对鹅口疮患儿可用2%碳酸氢钠做清洁预防用药,治疗可涂抹制霉菌素溶液药物。
11.患儿女,1岁,消瘦,哭闹时青紫,平静后青紫消失,查体: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并固定分裂。
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A.室间隔缺损B.房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主动脉狭窄【答案】:B【解析】:考察房间隔缺损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查体可见生长发育落后,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弥散,心浊音界扩大,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见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增强或亢进,并呈固定分裂。
常见并发症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X线检查可见肺门“舞蹈”征。
患儿可能为房间隔缺损。
12.患儿男,1岁。
腹泻、呕吐4~5天,12小时无尿。
体检: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口唇樱桃红,呼吸深快,前囟、眼窝深凹,无泪,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搏细弱。
护士应协助医生给予的紧急治疗是A.1∶1含钠液20ml/kg,静脉推注B.3∶2∶1含钠液180ml/kg,静脉滴注C.3∶1含钠液150ml/kg,静脉滴注D.2∶1等张含钠液20ml/kg,静脉推注E.4%NaHCO350ml/kg,静脉推注【答案】:D【解析】:考察小儿腹泻的治疗原则。
患儿腹泻后出现前囟、眼窝深凹,无泪,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搏细弱,应考虑为重度脱水。
对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 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于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13.患儿,4岁,患室间隔缺损,病情较重,平时需用地高辛维持心功能。
现患儿因上感后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按医嘱用西地兰后,患儿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
该临床表现的原因是A.上感加重B.急性心力衰竭加重C.室间隔缺损的表现D.胃肠感染E.强心苷中毒的反应【答案】:E【解析】:考察洋地黄中毒反应。
患者服用西地兰后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考虑出现了洋地黄中毒。
14.9个月的小儿,因哭闹、拒食就诊。
体格检查:体温38.0℃,见口腔内溃疡,覆以黄白色膜状物,周围绕以红晕。
可能诊断为A.单纯性口腔炎B.疱疹性口腔炎C.溃疡性口腔炎D.齿龈炎E.鹅口疮【答案】:B【解析】:考察不同口炎的临床表现。
疱疹性口腔炎起病时发热,体温可达38~40℃,牙龈、舌、唇、颊黏膜等处出现散在或成簇的小疱疹,水疱迅速破溃后形成浅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有时累及上颚及咽部。
口角及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疱疹。
局部疼痛,出现流涎、烦躁、拒食。
15.小儿,1岁。
患有法洛四联症,由母亲在家照顾。
社区护士在进行健康教育中指出,对法洛四联症等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中,为防止其发生脑血栓等并发症,应特别注意A.避免过劳B.低盐饮食C.预防感染D.多喂水E.必要时哺喂前后吸氧【答案】:D【解析】:考察先心病患儿护理措施。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液黏稠度高,发热、出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因此要注意供给充足液体,必要时可静脉输液。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6.最可能的诊断是A.生理性腹泻B.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C.真菌性肠炎D.轮状病毒肠炎E.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性肠炎【答案】:D【解析】:轮状病毒肠炎又被称为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多发生在10、11、12、1月秋冬寒冷季节,好发生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
病毒侵入小肠上皮细胞,绒毛变短及脱落,导致小肠功能丧失,黏膜双糖酶活性降低,肠腔内木糖及蔗糖水解并吸收障碍,被细菌分解而产生有机酸,致使肠内渗透压增加,大量水及电解质进入肠腔,肠吸收减少。
临床表现有发热、排水样便,每日5-10次至10多次,伴轻度呕吐,呕吐常发生在发病前1-2天,随后出现腹泻,吐泻严重者多伴有脱水、酸中毒。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7.查体示该患儿前囟.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四肢少凉。
血电解质示血清钠125mmol/L。
判断其脱水为A.轻度低渗性脱水B.轻度等渗性脱水C.中度等渗性脱水D.中度高渗性脱水E.中度低渗性脱水【答案】:E【解析】:脱水时根据血液渗透压的不同,临床将脱水分为等渗性脱水(水与电解质成比例地丢失,血清钠在130-150mmol/L之间)、低渗性脱水(电解质的丢失相对多于水的丢水,血钠低于130mmol/L)和高渗性脱水(水的丢失相对比电解质丢失多,血钠超过150mmol/L),而患儿脱水的程度反映患病后累积的体液丢失量,一般根据精神、神志、皮肤弹性、循环情况、前囟、眼窝、尿量及就诊时体重等综合分析判断,常将其分轻、中、重三度。
一般来说,目前并没有有效对抗病毒的药物,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主要是补充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轻度脱水时补液量为90-120ml/kg/d,中度脱水时补液量为120-150ml/kg/d,重度脱水时补液量为150-180ml/kg/d,低渗性脱水补充2/3张液体,等渗性脱水补充1/2张液体,高渗性脱水补充1/3-1/5张液体,补充水分、电解质是相当重要的。
该患儿属于中度低渗性脱水。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8.补充累积损失应用A.4:3:2液B.2:3:1液C.1:3盐糖液D.1:4盐糖液E.1:2盐糖液【答案】:A【解析】:中度低渗性脱水应补充2/3张液体,4:3:2液含10%氯化钠20ml,5%碳酸氢钠33ml,加5%或10%葡萄糖至500ml,液体张力为2/3张。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19.脱水纠正后,患儿突然出现抽搐,应首先考虑A.低血糖B.低血钾C.低血镁D.低血钙E.低血钠【答案】:D【解析】:在补液开始后,要注意观察患儿神经精神症状,如果出现突然抽搐要首先考虑低钙血症,这主要是腹泻患儿进食少,吸收不良,从大便丢失钙、镁等离子等原因,但脱水、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等原因,不出现低钙症状,待脱水、酸中毒症状纠正后则出现手足搐搦症状,用钙剂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有低镁血症的可能。
患儿男,9个月。
2003年11月就诊,腹泻、呕吐2天,大便每天10余次,为水样便。
便常规:少量脂肪滴。
20.测得该患儿体重为10Kg,24小时补液总量为A.900ml~1200mlB.1200ml~1500mlC.1500ml~1800mlD.1800ml~2100mlE.2100ml~2500ml【答案】:B【解析】:补液量的计算为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并根据治疗效果,随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