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模板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模板

隧道施工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提高隧道施工发生突发事故应急能力, 全力、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塌方、盲炮、大量涌水等突发事件的发生, 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和事故造成的负面影响, 保障国家、企业财产和人员的安全, 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项目部制定隧道施工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隧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新建宇松铁路项目隧道施工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西安地铁二号线TJSG-26标土建工程项目隧道施工应急响应程序。

四、应急准备
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落实职能组职责。

( 一)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李文国
副组长: 王鹏李永恩
组员: 杨济瑞常彦荣景晓军赵辉张宏伟辛鹏飞曹先锋
赵延博豆利锋任笑谦罗小刚高凤勇田渭涛陈雷李飞
张航刘洋张春徐乐各作业队专职安全员、作业队长。

职能组: 通讯联络组、抢险抢修组、救护组、安全保卫组、事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义务救援队等。

( 二)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 1) 指挥组职责组长: 李文国
项目部值班人员接到事故信息后第一时间上报事故应急救援组组长( 项目负责人) 。

由救援组组长立即发出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指令, 同时立即赶往事故现场。

项目部调度负责传达指令, 通知救援组副组长和各专业组长接到指令后以第一时间内并及时到达事故现场, 亲自指挥。

迅速制定抢险措施, 对伤员积极进行抢救。

同时组织协调好应急救援人员、应急车辆以及应急所需物资设备开展救援工作, 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

( 2) 通讯联络组职责组长: 辛鹏飞
接信息报告后, 应获取事故的简要概况及性质, 通讯组组长立即向指挥组组长报告并接受指令, 起用各种通讯工具, 向120和其它需求助的单位和部门发出信息。

同时做好收、发记录。

( 3) 抢险抢修组职责组长: 豆利锋
收到信息或指令后, 迅速到达出事现场, 在指挥组组长的统一指挥下, 根据事故地点、危险程度、事故性质、有效地开展抢修工作, 调集人员清理危险品, 排除危险源, 做好防护。

( 4) 技术处理组职责组长: 常彦荣
制订其可操作性的施工应急响应方案, 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技术储备、图纸。

应急预案启动后, 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 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文件。

( 5) 救护组职责组长: 高凤勇
对救出的伤员进行应急处理, 并负责送往就近医院抢救, 对及时救护伤员, 送往医院的全过程负责。

( 6) 后勤保障组职责组长: 张宏伟
按照指挥组组长指令或出事现场实际需求, 对抢修抢救组所需物资设备, 必须迅速组织人力及时送到事故地点, 不得延误时间。

( 7) 安全保卫组职责组长: 景晓军
负责损失控制, 人员、物资抢救, 对事故现场划定警戒区, 阻止与工程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保护事故现场不遭破坏。

负责现场车辆疏导, 为救援工作创造第一时间抢救的条件。

( 8) 事故调查组职责组长: 李永恩
根据事故报告程序逐级上报, 保护好事故现场, 对出事地点设专人看管, 不许任何人移动和破坏事故现场, 并及时获取事故发生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事故性质( 死亡) 通知业主、监理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

( 9) 善后处理组职责组长: 杨济瑞
负责处理事故善后工作, 而且应对媒体, 发布事故救援信息情况。

各组人员都要统一听从指挥组组长指挥, 密切协作, 为把事故损失降到最少而团结合作。

( 三) 、应急小组地点和电话:
地点: 西安市长安区南长安街中铁九局地铁2号线南延段停车场。

电话: 029- 85636151
应急小组成员电话: 见附表1
五、应急物资准备:
1、大于Φ25cm圆木、 3-5米长、 20根, 工14工字钢、 6-8米长、 10根, 5cm的木板、填塞短木2立方米;
2、格栅钢架、锚杆、钢筋网;
3、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等。

4、消防器材;
5、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一套, 喷射混凝土设备、有线电话、担架;
6、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
7、指挥车。

六、应急响应
( 一) 隧道施工中坍塌事故应急措施
1 隧道坍塌主要由地质构造原因( 经过断层及其破碎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围岩岩体极弱致坍、构造偏压) 、地形原因( 傍山偏压致坍塌) 、特殊围岩如高岭土地层处理不当致坍、浅埋和超浅埋施工方法或安排不当等原因。

2 为防止上述事故的发生, 施工中应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勤检查,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施工。

3 如一旦发生坍塌事故首先应防止坍塌继续扩大, 如有作业人员被埋或受伤, 在简单处理现场确保其它人员( 救护人员) 安全的前题下, 先救人, 人员救出后, 再处理事故现场, 确认无继续发生坍塌危险后, 方可进行后续清理和加固等作业。

4 在坍塌范围顶部, 侧壁上的危石及大裂缝, 应先行清除或锚固; 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 以防止坍方扩大; 并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 必要时加设锚杆, 加快衬砌。

对塌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 以保证坍塌方不再扩大。

5 如坍塌体积较小, 且坍方范围内已进行了喷锚, 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 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坍渣, 随挖随喷射混凝土, 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支顶。

6 塌体积较大, 或地表已下沉, 或因坍体堵塞, 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 则可注浆加固坍方体, 然后用”穿”的办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

7 在整治坍塌方的同时, 应加强排水, 即”治坍先治水”。

8 待一切事故隐患处理完毕, 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 方可进行继续作业。

( 二) 隧道施工中突发性大量涌水应急措施
1 在施工过程中, 应加强对地质情况的超前预测、预报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