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信息类_复习要点_肖洪生

《计算机网络》信息类_复习要点_肖洪生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1、“三网”是指哪三个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有哪两个?网络与因特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功能:1.连通性(用户之间可以交换信息);2.共享(信息共享、软件共享、硬件共享)网络与因特网的联系和区别: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连网络。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2、分析一个打电话的过程,如发话方拨号、听到振铃,受话方提机,双方通话,挂机,解释电路交换技术的“建立连接/维持连接/释放连接”全过程。

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3、什么是“存储——转发”技术,用邮寄包裹过程解释邮件逐段传送的过程,从中理解什么是存储、什么是转发?什么是“接收/发送”缓冲?此技术优、缺点分别在何处?4、将一个大数据包报文直接转发有什么优、缺点?采用多个分组转发有什么优、缺点?直接转发的优缺点:高效、灵活、迅速、可靠,但是无法确保通信时端到端所需的宽带,造成一定的时延。

多个分组转发的优缺点:提高整个网络的信道利用率,时延少,同时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但是会造成一定的开销。

5、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作用)?分类方法与具体分类,LAN与WAN在技术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计算机网络: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这里的“自治”即独立的计算机,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单独运行使用,而“互相连接“是指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或交换信息。

分类方法与具体分类:1.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1)广域网WAN;(2)城域网MAN;(3)局域网LAN;(4)个人区域网PAN;2.从网络的使用者进行分类:(1)公用网络;(2)专用网络;LAN与WAN在技术本质上的区别: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

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广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也称远程网。

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城市或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本质区别:物理跨度、覆盖面6、网络带宽为什么不是用Hz、而用b/s来衡量?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往返时延的概念是什么?因为在计算机网络中,宽带是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它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的某一点和另外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Hz是模拟信号的频率单位。

7、什么是通信协议?通信协议三要素是什么?计算机数据通信模型为什么要划分层次?通信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通信协议三要素:语义,语法,同步计算机数据通信模型划分层次的原因:因为分层可以带来很多好处,1,各层之间是独立的,2,灵活性好3,结构上可以分割4.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8、“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有哪七个层次?在进行理论分析时,简化哪为五个层次?试简述五层模型中每一层的主要功能。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的七个层次: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会话层6.表示层7应用层在进行理论分析时,简化为五个层次:1物理层2数据链路层3网络层4运输层5应用层功能:1物理层功能:物理层所处理的数据单位是比特。

物理层向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链路,实现透明比特流传输服务,向下与物理媒体相连,要确定连接物理媒体的网络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等方面的特性2数据链路层负责在单个的链路的节点间传送以帧为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数据,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层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主要功能包括: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链路的访问控制,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数据链路层要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3网络层传送的PDU称为分组或包。

网络层在物理网络间传送分组,负责将源端的主机的报文通过中间节点传送到目的主机。

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为主机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服务方式。

主要负责分组转发和路由选择,根据路由表把分组逐跳的有源站传送到目的站并能适应网络的负载及拓扑结构的变化,动态的更新路由表。

4运输层面向连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和网络质量的选择5应用层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应用,为用户提供对各种网络资源的方便的访问服务。

9、解释名词:Entity、Protocol、PDU、SAP。

Entity表示任何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Protocol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PDU是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SAP是指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换的地方,叫服务访问点。

10、在网络通信模型中,对等层如何进行虚通信?上、下层之间如何提供服务?协议与服务有什么关系?表现在网络模型上有什么几何特点?对等层虚通信:将数据(即数据单元加上控制信息)通过水平虚线传递给对方。

上下层提供服务:在协议的控制下,通过SAP协议来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关系: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

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表现在网络模型上的集合特点:相互交换11、什么是面向连接的服务?面向无连接的服务?将两者列表对比其优、缺点?12、T CP/IP模型有哪几个层次,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试比较OSI模型与TCP/IP模型的主要服务方式与实用性,初步探讨其不一致的原因。

TCP/IP模型的层次及其功能:1网际接口层2 网际层(互联网层)3运输层4,应用层TCP/IP模型的主要服务功能,1网际接口层负责将网络层IP数据报通过物理网络发送,或从物理网络接收数据帧,抽出IP数据帧上交网际层,2 网际层(互联网层)提供一种无连接,不可靠的但尽力而为的数据报传输服务,3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不涉及中间节点)的传输服务。

4应用层提供面向用户的网络服务。

13、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串行/并行”传输的区别是什么?“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传输的区别是什么?物理层的主要任务:尽可能的屏蔽掉物理设备,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不同,上层的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这些差异的存在,而专注完成本层的协议与服务,给其服务用户(数据链路层)在一条物理的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的比特流。

物理层应解决的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的问题。

在两个相邻系统之间唯一的标识数据电路。

“串行/并行”传输的区别:区别是并行所传输的数据按一定的位数组合同时发送,而串行数据的各比特在通信线路上按先后次序依次传送。

“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传输的区别: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

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14、认识双绞线“UTP5 100BASE-T”的使用参数;“单模/多模”光纤的主要差别,“模拟/数字”信号及传输上的区别。

双绞线“UTP5 100BASE-T”的使用参数:UTP 是无屏蔽BASE-T中的“100”表示信号在电缆上的传输速率为100MB/s,“BASE”表示电缆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星形网,但100BASE-T的通信距离稍短,每个站到集线器的距离不超过100m。

“单模/多模”光纤的主要差别:单模是成本高,远距离传输,而多模适合近距离。

“模拟/数字”信号及传输上的区别:模拟信号一般可以通过PCM脉码调制方法量化为数字信号。

它们必须转化成相应的信号才能传输。

15、什么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

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通信是由光来运载信号进行传输的方式。

在光通信领域,人们习惯按波长而不是按频率来命名。

因此,所谓的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其本质上也是频分复用而已。

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主要和各种多址技术结合产生了各种接入技术,包括无线和有线接入。

16、解释“EIA RS 232”串行通信电缆中2、3、7(或5)信号线的功能,理解三线制串行通信原理与实践应用。

17、物理链路接通与数据链路接通的区别是什么?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什么是“0 bit”插入法?数据链路与物理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是如何解决的:通过帧定界,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以及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0 bit”插入法:在发送端,先扫描整个信息段,只要发现5个1就插入一个0,18、以太网的传输协议是什么?CSMA/CD它是如何竞争占用信道、检测冲突、实现退避的?争用期如何确定,传统以太网的争用期是多少?51.2微秒最短帧长为多少?64字节是如何确定出来的?通过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最长帧长是多少?1518字节100M以太网的上述参数各是多少?19、根据以太网信道利用率公式,理解为什么帧长越长,其信道利用率越高。

帧长越长,T。

越大a越小20、以太网MAC地址是如何产生的?长度多少?如何保证唯一性?21、以太网V2 MAC帧的有效长度在什么范围?对出错如何处理?以太网V2 MAC帧的有效长度:64~1518字节出错处理:一、帧的长度不是整数个字节;二,用收到的帧检验序列FCS查出有差错;三,收到的帧的MAC客户数据段的长度不在46~1500字节之间,检查出无效的帧就简单地丢弃,22、转发器与集线器什么关系?网桥与交换机什么关系?16口、10M带宽的集线器,每对通信平均获得带宽为多少?24口、端口速率为10/100M自适应交换机,最大背板带宽为多少?转发器与集线器关系:集线器为物理层设备,模拟了总线这一共享媒介共争用,成为局域网通信容量的瓶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