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第一章 概述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连通性与共享性。

(P1)2、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称为主机(host )(P3)3、网络(network )由若干结点(node )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 )组合。

(P2)4、简述Internet 和internet 的区别(P4)(1) internet (互联网或互连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在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即通信规则)可以是任意的。

(2)Internet (因特网):是一个专用名词,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

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

5、因特网服务提供者是什么?(P4)ISP ,Internet Servvice Provider ,是一个进行商业活动的公司,又通常译为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6、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P8)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和对等方式(P2P 方式)7、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P10)8、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P12)9、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制的计算机的集合[TANE03]?(P17)10、速率即数据率(data rate )或比特率(bit rate ),是计算机网络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速率的单位为b/s(比特每秒)或bit/s ,有时也写为bps 等。

(P18)11、计算机网络中“带宽”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的同义语,单位是“ 比特/秒”(P19)12、掌握传输(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公式:(P19~20))发送速率(比特数据块长度(比特)发送时延s / 13、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划的集合。

(P30)14、协议是“水平的”,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

(P30)15、服务是“垂直的”,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间接提供的。

(P30)16、同一系统的相邻两层的实体进行交互的地方,称为服务访问点(Service Access Point )(P30)第二章 物理层1.单工,半双工,全双工通信的区别。

P38(1)单工:单向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

(2)半双工:双向交替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就不能同时接收)。

(3)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时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

2. 最基本的二元制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P38(1)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2)调频(FM):载波的频率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3)调相(PM) :载波的初始相位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3.香农公式表明信道的带宽或信道中的信噪比越大,则信息的极限传输速率就越高。

P404.导向传输媒体有哪些。

P40(1)双绞线:①屏蔽双绞线STP (Shielded Twisted Pair)②无屏蔽双绞线UTP (Unshielded Twisted Pair)(2)同轴电缆:①50 Ω同轴电缆②75 Ω同轴电缆(3)光缆5.非导向传输媒体有哪些。

P45(1)无线传输所使用的频段很广。

(2)短波通信主要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但短波信道的通信质量较差。

(3)微波在空间主要是直线传播。

(4)地面微波接力通信。

(5)卫星通信。

6.常用的几种复用技术。

P47(1)频分复用(最基本的)、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2)波分复用(3)码分复用7. 宽带接入技术。

P56(1)xDSL:xDSL 技术就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模拟电话用户线进行改造,使它能够承载宽带业务。

①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线②HDSL (High speed DSL):高速数字用户线③SDSL (Single-line DSL):1 对线的数字用户线④VDSL (Very high speed DSL):甚高速数字用户线⑤DSL :ISDN 用户线。

⑥RADSL (Rate-Adaptive DSL):速率自适应DSL,是ADSL 的一个子集,可自动调节线路速率)。

(2)HFC:HFC 网是在目前覆盖面很广的有线电视网CATV 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居民宽带接入网。

HFC 网除可传送CATV 外,还提供电话、数据和其他宽带交互型业务。

(3)FTTx:FTTx(光纤到……)也是一种实现宽带居民接入网的方案。

这里字母x 可代表不同意思。

①光纤到家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纤一直铺设到用户家庭可能是居民接入网最后的解决方法。

②光纤到大楼FTTB (Fiber To The Building):光纤进入大楼后就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用电缆或双绞线分配到各用户。

③光纤到路边FTTC(Fiber To The Curb):从路边到各用户可使用星形结构双绞线作为传输媒体。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1)点对点信道(2)广播信道。

P632. 网卡一般的适配器都包括了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功能。

P643.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使用广播信道。

P764.局域网的拓扑方式:(1)星形网(2)总线网(3)环形网(4)树形网。

P765.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p78(1)逻辑链路控制LLC (Logical Link Control)子层(2)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子层6. 以太网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交付,即尽最大努力的交付。

P807. 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CSMA/CD了解。

P80(1)CSMA/CD 表示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2)“多点接入”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3)“载波监听”是指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先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如果有,则暂时不要发送数据,以免发生碰撞。

(4)总线上并没有什么“载波”。

因此,“载波监听”就是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发送的数据信号。

8. 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MAC 地址。

P869. 扩展局域网的方法,从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举例。

P91-92(1)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主机使用光纤和一对光纤调制解调器连接到集线器,用多个集线器可连成更大的局域网(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使用网桥10. 使用网桥带来的好处。

P93(1)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

(2)扩大了物理范围,因而也增加了整个以太网上工作站的最大数目。

(3)提高了可靠性。

(4)可互连不同物理层、不同MAC 子层和不同速率(如10 Mb/s 和100 Mb/s 以太网)的局域网。

11.虚拟局域网vlan。

P98(1)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

①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

②每一个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

(2)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第四章网络层1. 网络层向上只提供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

P1092. 网际协议IP 是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与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四个协议:p110(1)地址解析协议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2)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3)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4)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3. 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

P111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

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

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物:桥路器(brouter)。

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

4. 互联网都是指用路由器进行互连的网络。

P1115.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32 位的标识符。

P1136. IP 地址的编址方法分类的IP 地址。

子网的划分。

构成超网。

p1137. 掌握分类的IP 地址。

P113IP 地址::= { < 网络号>, < 主机号>}8. A,B,C类地址P1139. 点分十进制记法将10000000000010110000001100011111 用点分十进制记法表示。

128.11.3.31 p11410.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IP 地址。

P11611.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net-id 。

p11612. 网络层及以上使用IP 地址,链路层及以下使用硬件地址。

P11713. 地址解析协议ARP 工作过程。

P119-120(1)不管网络层使用的是什么协议,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上传送数据帧时,最终还是必须使用硬件地址。

(2)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 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3)当主机 A 欲向本局域网上的某个主机 B 发送IP 数据报时,就先在其ARP 高速缓存中查看有无主机B 的IP 地址。

如有,就可查出其对应的硬件地址,再将此硬件地址写入MAC 帧,然后通过局域网将该MAC 帧发往此硬件地址。

14. ARP 高速缓存的作用。

P121(1)为了减少网络上的通信量,主机A 在发送其ARP 请求分组时,就将自己的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写入ARP 请求分组。

(2)当主机B 收到A 的ARP 请求分组时,就将主机 A 的这一地址映射写入主机B 自己的ARP 高速缓存中。

这对主机B 以后向 A 发送数据报时就更方便了。

15. 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使用硬件地址进行通信?P 122(1)由于全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它们使用不同的硬件地址。

要使这些异构网络能够互相通信就必须进行非常复杂的硬件地址转换工作,因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2)连接到因特网的主机都拥有统一的IP 地址,它们之间的通信就像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那样简单方便,因为调用ARP 来寻找某个路由器或主机的硬件地址都是由计算机软件自动进行的,对用户来说是看不见这种调用过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