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二、 通货紧缩 的成因
• 紧缩的宏观政策 • 生产能力过剩 • 有效需求不足 • 社会保障缺失 • 利率缺乏弹性 • 金融效率过低 • 金融市场落后 • 价格缺乏弹性
四、通货紧缩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 1. 实际利率提高 2. 投资支出减少 3. 经济衰退
通货紧缩对银行业的影响 1. 银行信贷风险增加 2. 银行流动性风险加大 3. 信贷供给和需求萎缩
3、供给政策
供给政策
降低税率 减少消耗 改善经济结构 降低成本
发展生产 增加供给
主要针对混合 型和结构型通 货膨胀。
模块二
通货紧缩及治理
新课导入:
材料导读
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 要时期,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体制 转变时期。2019年以后,中国的一些重要经济 指标呈下落态势,GDP增长率从2019年的10.5% 下落至2019年的7.1%,物价上涨率从2019年的 14.8%下落至2019年11月的-2.8%,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率从2019年的17.5%下落至2019年11月的 6.8%,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增长率从2019年的 26.8%下落至2019年11月的6.7%,企业经营状况 和效益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产生根源
根源不是在于需 求过度,而是在 于产品成本(包 括工资、租金、 利润、利息等) 上升。
3、混合型通货膨胀
经济现象
是指由需求因素 和供给因素共同 作用而产生的长 期性的通货膨胀 过程。
产生根源
产生的实质是: “成本推进” 加“需求拉 上” 。
4、结构型通货膨胀
经济现象
是指由于落后的、 不合理的经济结 构不适应经济发 展的需要,尤其 是农业、外贸和 政府部门的制度 刚性,使物价水 平随着经济的发 展一起上涨。
三、通货膨胀的程度
适度通货膨胀: 年通胀率2%-5%
一般认为:零通货 膨胀为下界,通货 膨胀率达到8%时为 上界。
•高通货膨胀: 年通胀率5%-10%
•严重通货膨胀: 年通胀率10%以上
阅读材料:马克贬值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需对外进行巨额 赔款,国内经济则因战争而陷入困境,物资匮乏,市场 混乱,结果导致货币流通失常。1913年,德国马克流通 量是29亿。到1923年,马克流通量达到49600万万亿,增 加了17000亿倍。如果以1913年德国的物价指数为100, 1923年德国的物价指数达到11222亿。马克已经丧失了货 币的计价功能,几乎成了废纸。很多德国人拒绝使用马 克,有人还拿马克做糊墙纸。此时德国的货币制度已无 法维持了,只能进行币制改革发行新马克,规定1新马克 =1万亿旧马克。
我国尚未公开发布批发物价指数资料。由于统 计范围狭窄,所以许多国家没有将批发物价指 数列为测定通货膨胀的代表性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GNP Deflator)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民 生产总值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
优G点N :平 包P括减 商品指 、按 按 劳数 务基 现 、消期 行 费资价 价 料、格 格 G G 生产N N计 计 资P P 1料0算 算 价% 0格的 的 , 能较全面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的趋势。 缺点:资料难收集,公布次数少,不能迅速、及时 反映通货膨胀状况,存在信息滞后问题。
优点:对商业周期反应敏感; 缺点:不包括劳务产品价格,只计算商品的
生产和批发价格变动,没有包括销售价格变 动,其波动幅度往往小于零售物价的波动幅 度,可能会出现信号失真。
美国劳工统计局编制的批发物价指数包括2400 多种商品批发价格变动状况,其中有机器、金 属、木材、皮革、纸张、轮胎、燃料、服装、 化学制品和农产品等。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
理论依据: 1. 有效需求不足。
政策措施: 1. 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2. 其他政策
1、积极的宏观政策
积极的 货币政策
积极的 财政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降低再贴现率 降低法定准备金 增加货币供给 降低利率水平
增加政府支出和 转移支付 减少税收
刺激 投资需求
增加 消费需求
2、其他政策
二、通货膨胀的衡量
消费物价指数 (CPI)
批发物价指数 (WPI)
国民生产总值平减指数 (GNP Deflator)
•消费物价指数:是由各国政府根据各自国 家若干种主要食品、衣服等日用消费品的零 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等服 务费用而编制计算出来的。
•我国通常是用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来测度 通货膨胀率,官方文件中对通货膨胀率的分 析,均以此指数为准。
产生根源
根源在于二元经 济结构,这种类 型的通货膨胀主 要发生在发展中 国家。
类型
需求转移型 瓶颈制约型 部门差异型 小国开放型
依据下图分析不 同商品物价上涨 的原因?
物价上涨的原因分析
混合型通货膨胀
1. 粮价上涨是粮食产量下降造成的,是供给出了问 题,属于成本推动。
2. 能源、钢材等价格上涨是投资需求膨胀导致的, 属于需求拉动;但这些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带动 下游产品价格上涨时,属于成本推动。
3. 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需求膨胀带动国内价格上升, 属于需求拉动;原油及其他国际初级产品通过进 口带动国内价格上涨,则属于成本推动。
通货膨胀的治理
采用的政策
宏观紧 缩政策
价格 政策
收入 政策
供给 政策
1、宏观紧缩政策
紧缩性 货币政策
紧缩性 财政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提高再贴现率 提高法定准备金
削减政府支出 控制财政赤字 增加税收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主要针对需求 拉上型和混合 型通货膨胀。
2019央行公开市场操作 —定向央行票据
2019年央行发行定向央票情况
发行 日期 2019-08-17
央行 票据 第90期
发行量 (亿元)
1010
期限 3
票面 利率 3.69%
加息 8月22日
央行举措 加息
2019-07-13 第74期 1010 2019-05-11 第46期 1010 2019-03-09 第21期 1010
四、通货膨胀的成因
直接原因
货币供应量过多
深层原因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投资和消费)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生产要素成本过高 结构型通货膨胀--资本短缺,产业结构不当 混合型通货膨胀--需求过旺,有效供给不足等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经济现象
是指商品和 劳务的总需 求量超过其 总供给量, 导致过剩需 求拉动物价 的普遍上升。
任务活动一:
观看有关经济新闻视频,并思考和回答以 下的有关问题: 新闻涉及的经济概念? 新闻涉及的经济问题? 现阶段的经济状况? 国家应对措施?
第十一章 通货膨胀和 通货紧缩
模块一 通货膨胀及治理 模块二 通货紧缩及治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主要了解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 义、类型及其测量标准。 重点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 紧缩的成因及治理的对策。
消费物价指数CPI的构成
•优点:资料容易收集,公布次数频繁,能 够迅速、直接地反映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的价 格变化趋势,及消费品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关 系。
•缺点:只包括居民消费品价格,不包括公 共部门的消费品、生产资料及进出口商品价 格,不足以说明全面情况。
批发物价指数(WPI)
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制成品和原材料的批发 价格编制的指数。
3 3.60% 7月21日
加息
降利息税
3 3.22% 6月15日
加息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扩大汇率浮动幅度
3 3.07% 3月18日
加息
2、价格政策和收入政策
价格政策 收入政策
商品价格管制 工资管制
调节所得税 收入指数化
抑制成本 上涨
主要针对成 本推进型通 货膨胀。
材料分析:
随着今年以来各种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各地物价 部门出于保护老百姓利益的需要,纷纷加大了价 格调控的力度,而公布商品成本价也成了价格调 控的一个主要尝试手段。日前,地处陕西省南部 的汉中市物价局就在当地名小吃“汉中面皮” 涨 价后公布了其成本价,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关注。 有意思的是,成本价公布之后,当地面皮价格马 上出现了普遍回落。
案例导读:
李先生是一位普通的公司职员,其工资收入为 3000元/月。2019年8月,央行公布本季度的通货 膨胀率是5%,请问: (1)如果李先生所在的公司没有给其涨工资, 李先生的利益是否受到了损害?为什么? (2)如果李先生所在的公司在政府公布了通货 膨胀率之后作出反应,将李先生的工资提高到 3100元/月,李先生是从通货膨胀中获益了还是 损失了呢?
产生根源
根源是社会 总需求增长 超过总供给 的增长, 过 多的货币追 求较少的商 品。
实际因素
产生的实际 因素是投资 需求增加; 货币因素为 货币需求减 少或货币供 给增加过快。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经济现象
是指在总需求不 变的情况下,由 于生产要素价格 上涨,致使生产 成本上升,从而 导致物价总水平 持续上涨的现象。
一、通货紧缩的涵义
经济学者普遍认为, 当消费者物价指数连 跌两季,即表示已出 现为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恰好相反,它是指在现行价 格下,一般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超过需求,货币数 量比商品和劳务少,市场银根趋紧,货币流通速 度减慢,物价水平持续与普遍地下跌。
通货紧缩通常由货币供给量的减少所致。通货紧 缩从本质上上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同时也是一种 实体经济现象。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 实经济增长率持续地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则 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
改善供给结构,增加有效供给。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推动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