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十三五”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畜禽产品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主要蛋白质食品来源,为进一步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卫生安全,推进畜禽屠宰加工行业的健康发展,明确未来几年全市畜禽屠宰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有效的政策和保障措施,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漳州市“十三五”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一、现状(一)主要成效.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生猪定点屠宰体系。
漳州市自年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以来,逐步建成了市、县、乡三级生猪定点屠宰梯次配置体系。
年全市共有生猪定点屠宰厂(点)家,其中规模以上屠宰厂家,年屠宰能力生猪万头,牛万头,能够满足万人的畜禽产品消费需要,乡镇屠宰厂(点)家,年屠宰能力生猪万头,能够满足万人的畜禽产品消费需要。
按肉品流通区域划分,市、县级屠宰厂家,芗城区、龙文区及其他县(市)级城区定点屠宰推行面达到。
.建立了肉品质量安全体系。
严格落实养殖环节生猪产地检疫制度,运进屠宰厂(点)的生猪必须凭有效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佩戴畜禽标识,出厂肉品附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动物检疫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和肉品品质检验验讫印章;加大检疫检验力度,屠宰环节严格实施生猪进厂验收、宰前宰后检疫、肉品品质检验、肉品销售台帐登记管理、病害猪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以及场地、个人卫生消毒等制度;流通和销售环节建立和完善了索证索票、购销台帐等制度。
.建成屠宰行业监管体系。
年月原属市经信委的畜禽屠宰监管职责移交市农业局,各县(市、区)先后完成职责调整并设立了定点屠宰办(站),开展行业指导、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
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高,私屠滥宰及制售病害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基本得到遏制,肉类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年县城以上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以上,全市的生猪定点屠宰厂(点)产地检疫病害猪头,检出病害猪肉产品万公斤,全部无害化处理,抽检生猪“瘦肉精”尿样万份,未检出阳性样品,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二)主要问题.生猪定点屠宰覆盖面不高。
龙文区、华安县、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未设立生猪定点屠宰厂,上市鲜肉未实行定点屠宰制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实行定点屠宰的县(市)也仅覆盖县级政府所在乡镇,大多数乡镇没有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制度。
.定点屠宰企业规模小,设施老化,工艺落后。
全市家生猪2 / 9定点屠宰企业中年屠宰量万头以上规模屠宰企业仅有家,多数企业仍为半机械化或手工屠宰,定点屠宰肉品品质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未形成品牌,冷鲜占比低。
大多屠宰企业实行代宰制,上市鲜肉由肉品批发商批发经营,未形成自主品牌,且上市鲜肉以当天屠宰的热鲜肉为主,经冷却排酸加工的冷鲜肉上市极少,市场份额占比低。
.监管能力薄弱。
各县(市、区)农业部门的屠宰监管机构大多有编无人,全市在岗屠宰监管人员人,执法人员人,队伍能力素质、装备条件与面临的监管任务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面对我市屠宰行业短板,满足人民群众对畜禽产品卫生和质量安全的要求,编制《漳州市“十三五”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市畜禽屠宰行业资源配置的指导性意见,全面提升我市畜禽屠宰行业现代化水平,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规划范围和期限规划范围为漳州市行政管辖区域,包括个城区(芗城区、龙文区)、个市(龙海市)、个县(漳浦县、云霄县、诏安县、东山县、平和县、南靖县、长泰县、华安县),个开发区(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规划期限为—年。
三、发展规划(一)基本原则3 / 9按照“合理布局、适当集中、有利流通、方便群众”的原则,以扶大限小、减数控量、提质增效为目标,结合城市规划,综合考虑畜禽养殖规模、屠宰能力、屠宰方式、市场消费能力和居民消费习惯、交通运输条件以及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合理地进行畜禽屠宰厂(点)的规划和布局。
坚持技术进步、发展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
鼓励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跨区域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为主导,以满足县级城区基本需求的机械化屠宰加工企业为骨干,以保障偏远、散居、交通不便乡村食肉需求的规范化小型屠宰点为补充,梯次配置,有序流通的产业布局。
(二)目标任务.逐步扩大现有定点屠宰厂覆盖面,县级政府所在地全面实行定点屠宰。
到年底前,全市所有县级城区范围全部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华安县、台商投资区生猪定点屠宰厂建成并投入使用,龙文区、高新区生猪产品由漳州祥泰食品有限公司配送,漳州开发区、常山开发区按就近原则由邻近屠宰企业配送。
按照定点屠宰厂周边公里范围内均可以实行生猪产品配送原则,各县(市、区)根据实际制定县城所在地周边乡镇的定点屠宰厂生猪产品配送方案,不断扩大生猪定点屠宰覆盖面。
.改造升级,推进规模经营。
加快漳州祥泰食品有限公司年屠宰万头生猪迁建扩容项目建设进度和华安县、台商投资区年屠宰万头生猪屠宰厂项目建设进度,加快生猪定点屠宰厂(点)技4 / 9术改造步伐,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屠宰技术水平和屠宰能力。
到年,全市手工和半机械化等落后的生猪屠宰产能淘汰,到年淘汰,到规划期末,全市机械化屠宰率达到。
.打造品牌,推行冷鲜肉上市。
改变生猪屠宰经营模式,从市区到县(市)级城区逐步取消“代宰制”经营模式,逐步推行屠宰企业自营屠宰、肉品检验、冷鲜配送服务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市级屠宰企业建设冷链生产、仓储及配送设施,县城屠宰厂配备与流通范围相适应的运输工具,鼓励超市(商场)实现肉品冷链销售,市区农贸市场逐步推行肉品冷链销售。
积极发展产销直挂、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畜产品运销体系。
.统筹做好牛羊、家禽集中定点屠宰设置规划。
要进一步规范牛羊、家禽集中定点屠宰工作,鼓励支持专设牛、羊、家禽定点屠宰厂,有条件的屠宰企业可以在生猪定点屠宰厂内设置牛羊屠宰区域、完善屠宰配送设施,实行牛羊定点屠宰。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级城区先行先试,建立家禽集中屠宰,推行家禽“集中屠宰,冷鲜上市”。
四、主要措施(一)严格清理整顿,优化行业布局各县(市、区)政府要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抓紧修订“十三五”畜禽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并报上一级政府及农业主管部门备案。
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年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审核清理结果,会同环保、规划等部门进一步开展5 / 9清理工作。
年底前,关闭所有未取得定点屠宰证书及定点屠宰标志牌的生猪屠宰企业;年底前,关闭所有不合格的小型生猪定点屠宰点;年底前,关闭所有不合格的生猪定点屠宰厂。
到年,全市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总量控制在家以内,基本实现标准化规模屠宰。
合理规划定点屠宰厂(点)数量,对相距公里以内且交通便利的乡镇之间的屠宰厂(点)进行整合,实行总量控制,原则上只减不增。
到年实现市级城区定点屠宰厂不超过家,县(市)级城区不超过家。
(二)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行业转型升级制定中小型定点屠宰企业改造计划,加快淘汰手工和半机械化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积极引导定点屠宰厂(点)转型升级,推动其在屠宰加工、肉品品质检验、冷链设施、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鼓励支持屠宰加工企业以多种方式兼并重组,通过合资入股等多种方式,加大县级以上城区屠宰企业的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工厂化屠宰、品牌化经营、冷链化流通、冷鲜化上市、一体化管理,提高畜禽屠宰行业现代化水平,形成以现代加工企业跨区域流通和本地企业供应并重、流通有序的产业布局。
(三)培育自主品牌,促进肉品自主流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完善“批发、零售、配送、直供”四种肉品流通渠道,鼓励畜禽定点屠宰厂(点)建立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和产品可追溯体系,通过建设养殖基地,或者采用“厂场挂钩”、6 / 9订单生产等经营模式,扩大自养或协议养殖规模;支持“信华”“好亦鲜”“趴趴跑”“金丰润”等屠宰加工企业、肉类配送企业发展低温仓储和冷链配送、建设肉品分割配送中心、创建鲜肉品牌、扩张品牌肉连锁销售网络,逐步推进电商与实体结合、互联网与产业结合、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等新物态,促进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四)强化行业监管,打击私屠滥宰行为各地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屠宰行业监管机构和监管机制,完善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互通、隐患互排、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的协调联动机制。
要强化屠宰执法队伍建设,逐步配足屠宰监管队伍人员,提高执法装备水平。
(五)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落实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
畜禽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屠宰、采购、加工、销售的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负责,畜禽屠宰企业要建立畜禽进场索证、检查、登记、产品检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要严格按照屠宰质量卫生要求落实屠宰工艺;畜禽产品加工企业要建立采购进货索证索票和查验制度,不得购入、加工和销售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畜禽产品原料;经营畜禽产品的单位或个人也要落实索证索票和查验制度,建立购销台账。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按照“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为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各级各职能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密切配合,各司其责,采取有效措施7 / 9共同维护畜禽产品安全。
农业部门负责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屠宰行业监管,督促屠宰企业落实肉品品质检验、违禁药物检测、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引导屠宰行业改造升级,提高肉品品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扎实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督屠宰企业按规定无害化处理病害猪及其检疫不合格产品,加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监督抽检。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加强畜禽产品市场准入管理,要督促畜禽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原料肉进厂查验、出厂检验、台账记录等制度,督促畜禽产品经营者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以及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集体伙食单位等畜禽产品采购索证制度,加强畜禽产品质量监督抽检。
公安部门负责私屠滥宰及屠宰、经营、加工病死猪等行政部门移送的够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侦办。
环保部门负责查处屠宰企业或私宰点排污违法案件。
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病害猪及病害猪产品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配套及屠宰企业改造升级补助。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取缔私宰窝点,依法拆除用于私宰的违章违规建筑。
(六)强化舆论宣传,倡导畜禽产品安全消费积极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屠宰企业升级改造、引进先进屠宰设备工艺、开展检疫检验及违禁药物检测8 / 9等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正面信息,宣传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冷鲜经营等自主品牌及企业质量安全承诺。
集中曝光一批私屠滥宰、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经营未经检疫检验及屠宰、经营、加工病死猪违法犯罪行为,逐步增强人民群众在消费畜禽产品时查验检疫检验合格证明能力,引导群众畜禽产品安全品牌消费习惯,倡导安全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