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摘要物联网促进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对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的管理、加工和应用都有新的需求。
交通运输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物流最关键的作业环节,本文主要对物联网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情况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交通运输展望
正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以及城市化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的推动作用下,新时期的交通运输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物联网作为全球技术的新发展方向,与交通运输行业的融合是其必然发展趋势与选择。
我们需要清醒的认识到:物联网的产业化发展势必将大力推动智能交通运输行业的优化整合,其所创造出的巨大应用空间与市场价值是我们不可小觑的。
一、物联网的基本概述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二、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运用
1、公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
公路运输是现代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公路货物运输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也是构成陆上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
由于公路运输具有“门到门”的直达运输的优势,同时它也是车站、港口、机场集散货物的重要手段。
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的公路货运系统和物流配送体系,不仅成为地区和国家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决定地区和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在公路运输管理中,RFID技术有很多具体应用,车辆运行安全管理系统,运用RFID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实时定位跟踪查询、车速监测、事故处理、历史数据查询打印、数据统计、系统设置和联网等功能。
在货运车辆定位追踪管理中,GPS技术有很多应用,通过采用GPS对车辆进行定位,在任何时候,调度中心都可以知道车辆所在为主、离目的地的距离,这样就提高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
在高速公路监控系统中,GIS技术也有很多应用,主要通过外场设备对现场交通状态实时采集,针对高速公路范围内给各种交通状态、交通事件和气象状况,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相关计算,生成相应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通过控制人员的确认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案,达到报板、可视信息等途径反馈给驾驶人员,诱导交通流运行在管理者期望的状态,达到安全、高效的目的。
2、铁路运输系统物联网技术应用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是现代化运输业的主要运输方式之一,
中国铁路信息化发展很快,高铁火车运行调度与管理信息系统、铁路集装箱运输系统等均应用了很多物联网技术。
例如,采用RFID技术来实现集装箱的跟踪管理,包括:验货、装箱、移箱、装车等操作,进行实时监控;铁路大型养路车在线监控系统设计融合了GPS卫星导航全球定位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以及GPRS 移动通信技术,未来“数字铁路”将全面采用物联网等技术改造铁路系统,在基于运输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及空间数据库信息化技术基础上,大力推进铁路信息化。
3、航空运输中物联网技术
航空运输,即使用飞机、直升机及其他航空器运送人员、货物、邮件的一种运输方式。
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主要适合运载的货物有两类,一类是价值高、运费承担能力很强的货物,如贵重设备的零部件、高档产品等;另一类是紧急需要的物资,如救灾抢险物资等。
RFID技术在航空货运管理上的应用可以为用户带来从货物代理收货到机场货站、安检、打板以及低服交接等环节效率的提高和差错率的降低,并可监控货物的实施位置,GPS等技术在飞机空地指挥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4、水路运输物联网技术应用
在水路运输中物联网技术应用开发较早,尤其在港口信息化领域,很多港口都采用RFID技术和GPS技术建立智能港口。
许多航道航运港口部门已经或正在利用GIS技术建立网路型基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港口、航道、水域的信息共享。
此外,将GIS与GPS、GSM(移动通信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船舶动态监控,利用GIS数据采集手段建立矢量电子地图和水下地形图,系统处理和分析通过GPS接收的卫星信号,为船舶入港的正确行使提供必要信息也有较多应用。
三、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
1、货物跟踪
物联网借助互联网、RFID等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实现了单个商品的识别与跟踪。
基于这些特性,将其应用到物流的各个环节,保证商品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及消费全过程的安全和时效,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比如,对于制造商来说,原材料供应管理和产品销售管理是其管理的核心,物联网的应用使得产品的动态跟踪运送和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召回,降低产品退货率,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赖度。
2、降低运输风险
对运输商而言,电子产品代码EPC可以自动获取数据,进行货物分类、降低取货、送货成本。
并且,EPC电子标签中编码的唯一性和仿造的难度可以用来鉴别货物真伪。
由于其读取范围广,则可实现自动通关和运输路线的追踪,从而保证了产品在运输途中的安全。
即使在运输途中出现问题,也可以准确地定位,做出及时地补救,使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
这就大大提高了运输商送货的可靠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了服务质量。
3、降低成本
运输商通过EPC可以提高新信息增值服务,从而提高收益率,维护其资产安全。
不仅如此,利用RFID技术对高速移动物体识别的特点,可以对运输工具进行快速有效地定位与统计,方便对车辆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对运输过程的实时控制,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为运输商避免很多不必要成本的发生。
四、物联网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展望
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随着交通运输领域对智能交通、数字铁路、智慧港口
建设的发展,预计在未来几年,物联网技术将在交通领域获得更大的发展。
首先,关于交通安全,国家越来越重视,在长途客运领域已经强制要求必须加装视频监控系统,并要求自动的智能联网,以便于实时监控行车安全,这必将促进未来几年物联网智能监控技术的大发展;智能交通大发展,促进了全国各省市智能道路建设,通过RFID、道路感知系统及联网调度系统,可实时监控道路交通状况,实时引导车辆行驶路径,指示道路拥堵点;高速公路ETC不停车收费系统各地建设的很多,今后将逐步全国联网,也将大大加快物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
再次,车联网将获得较大发展,车与路,车与车,车与周边环境将逐步联网,促进物联网全面发展。
尤其在货运领域,基于RFID和GPS的智能定位追踪系统将与智慧物流结合,实现返程智能配货,物品智能追踪,物品状态实时感知等综合应用;智慧港口将大发展,上海港机等成功的经验将推动智慧港口的建设,从而促进港口物联网的大发展;
第三,铁路系统的物联网技术将进一步升级,尤其是高铁的自动化与信息化系统,随着民众对高铁安全的关注,高铁智能调度系统、信号感知系统、防碰撞与追尾系统、智能铁路货运系统等都讲获得很大发展,数字铁路将全面取得进展。
第四,在航空系统,数字航空、智慧航空是未来航空运输的发展方向,在这一领域,物联网技术也将有很大发展空间
五、结束语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交通运输行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需求。
物联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典型代表,在交通运输行业中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对交通运输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本文对物联网在交通运输行业领域中的应用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并分析了物联网在未来的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明.物联网在交通运输物流中的推广应用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33.
[2]谢辉,董德存,欧冬秀,等.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智能交通[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1,13.
[3]张开典.物联网环境下我国交通信息化发展研究[J].硅谷,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