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上坐收腿,姑且静坐一堂试试看。
现在没有说参话头啊作什么啊都没有讲,大家先把七支坐法先练习。
静坐就是静,静就是静。
想一个办法守窍,或者参话头做什么功夫,任何一个办法加进去已经不静了,这是个大原则。
静就是静。
试个一二十分钟试试看。
姿势没有坐好的,自然会有同学们来帮忙你,到你前面会告诉你……(三声引磬后)在禅堂里坐久了,到此时此刻世界上最可爱的是什么?是引磬的声音。
一听我的妈,总算下来了。
此时,这个声音是最亲切最可爱的。
刚才我们大家试着静坐,只有三十分钟。
在我的经验,我在二十分钟就想给你们打最亲爱的声音。
但是我们这位老同学(手指旁边一位法师)一直给我摇手,慢一点慢一点,我跟他讨价还价好几次,二十八分钟我又想敲了,还有两分钟,是他对你们特别优待。
希望你们赶快成道的意思。
世界上腿是自己的,坐着本来很舒服,平常如果叫你多劳动还巴不得有人给你这样一坐,等到你真正要你腿盘起坐着了,反是不愿意了,很痛苦。
你看,我们人生的矛盾,腿是自己的,本来想静下来,等到自己两个腿盘起来,静不下来了,而且下意识反抗,还讨厌。
那你去跑步吧,去忙去吧,在外面真正忙啊又不甘愿。
人就是这样,一辈子都在矛盾里头过日子。
这个是静坐的姿势,还不叫做禅定。
真正的禅定,大原则讲四个字,行住坐卧。
走路的时候也在静。
住,古代的站在那里。
坐,坐就很多了,包括刚才打坐、端容正坐。
我们中国的儒家孔孟之道的人不盘腿,就在椅子上端容正坐,目不斜视,也是一种姿态。
卧,睡倒也是一种姿态。
你说坐不住给你睡好不好,你们诸位可惜了,自己看不见没有去研究,一个人睡在床上,不会到一个钟头都不动的,睡不到半个钟头这里动两下,蹬两下,都在动。
假使睡到完全不动,定了。
所以,我在乡下当年,我的父亲当年告诉我,有个出家的和尚,他诗作的好。
后来我就偷偷抄了一首诗,我还很小给我父亲看。
父亲说你也会做诗啊,我说会啊。
你抄那个和尚本子上来的,就一下给他抓住了,揭穿了。
他就讲,一个大字不认识,出家了。
出家也不念经也不打坐,就拜佛。
天天拜了两三年,不拜了。
跑去睡觉了。
这睡觉是右脅而卧(左手摆在左髋骨下大腿根位置,右手贴右侧面颊枕于枕头上),一睡睡了三年,三年一个姿势没有动过。
他那个师弟啊跑来找师父说,有个师兄死掉了。
你不要管你不要管,不要乱讲,你倒一杯水放在他屁股上看,你过三天去看看。
过了三天那杯水一点也没漏出,可见没有动摇过,这是身定。
后来他这样睡了三年起来就会作诗,没有读过书的,诗、文什么都会。
所以生命的自性里头一切智慧都具备,所以六祖开悟了以后,“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真正开悟了,你自性里头具备了一切,充满一切。
譬如大家读书,好象老师、学校给你的学问,没有啊!老师、学校不过帮你把你家里那个脑子里头心里头那个仓库打开了,你真的学问是你自己里头本有具备的啊。
所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注意啊,你们都看<<六祖坛经>>,我讲了几十年这几句话,五句话,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不假修证,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你们都看过<<六祖坛经>>对不对?拜托啊,答复一下,都看过吧?看过哦。
好,我也几十年给大家讲,最近一个月,我才发现严重。
何期两个字怎解释啊?哪位同学代表答复一下。
我还在一个多月前才发现,有个同学讲何期--不晓得哪个时期啊?我说这样啊,你全错了,那是唐代的土话,何期是哪里知道!不是哪一个时期。
你看,这就是读书,中国文字。
何期自性--哪里知道,闽南话(那唉栽样),不知道自己的本性什么都具备的有。
所以你真打开了,静到极点,智慧之门一打开了以后,我告诉你,你看我那些老同学老朋友都在这里,你们大家都恭维我,他学问好,记性好,书读得多,我常常告诉大家,世界上是我最懒惰最不肯看书的,是真的哦。
你们比我用功的多。
这个差别在哪里?这个地方就是个话头,你参进去了。
所以你打开了这个门,自性本自具足了,本自有的。
你强求来的东西都是假的。
现在我们试验静坐一下。
为什么要静呢?刚才上午我还有个老朋友出一个题目考我的,禅,你赶快报告出来。
禅,是梵文的翻音。
梵文原来叫禅那,禅那的意思是寂静,很静,寂灭的寂。
那么中国怎么样?佛法进入中国怎么变成“禅定”呢?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思想到了中国以后,与中国本土固有文化儒家、道家思想混合了。
我们孔子的得意弟子,得法的弟子叫曾子--曾参,曾参著了一本书叫<<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到了十八岁,中国的古代的传统文化,周朝开始六岁入小学,先要开始认字学作人。
学扫地,洗碗拉,这个什么劳动的动作学会,所谓学洒扫应对,清洁卫生、做人做事。
认识字这是六岁。
十八岁入大学,长大了,学做人。
所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句话我暂时不解释,那很多了。
什么叫佛?你们都学过佛的,佛的意思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对不对?考试我的考卷答对了没有?你们也不点头也不摇头奇怪了,都入定了。
答对了没有?大学也一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自觉,在亲民--觉他,在止于至善--觉行圆满。
那怎么做得到呢?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所以要止、定、静、安、虑、得一套功夫下来,同讲修养佛学是一样的。
所以后来中国的翻译把禅,同大学“定”字连在一起,就称为禅定了。
禅定的功夫真有静的功夫,刚才讲过行住坐卧都要定。
你说比丘戒,假使受了戒,为什么出来化缘啊?走路都很端正,那么威严呢?不是的。
他真在定中走路,做人做事自然严肃起来了,不是故意的,故意勉强做不到的。
所以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个叫定。
那么这样的定,所以合起来叫禅定。
禅定这两个字翻过来到了唐朝,我们那位老学长玄奘法师,到印度留学二十年回来,他重新翻译经典,不满意。
禅定,所以他老兄翻的经典呢,叫做静虑,禅定就叫做静虑。
他干脆把意义明白地翻出来,实际上还是用了大学里头的。
古代的翻译用了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虑这个定,玄奘法师不满意古代的翻译,新的翻译--静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还不是一样?换汤不换药。
这个叫禅定我们再作解释。
现在我们回转来。
大家刚才都坐了一堂,坐的蛮好。
虽然三十分钟勉勉强强及格,真的打七明天假使连着这样八堂给你坐下来,你不回去叫妈妈那才奇怪。
不要看一下下是很好,连到下去就不同了,那是真修持了。
正式练习还早呢。
现在是外形。
内容呢?干什么?大家坐得好好的,在禅堂里半个钟头真不错哦。
你看这个禅堂不多不少也有一两百个人吧?一两百个人半个钟头以内没有吵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也没有一个人敢动一下扭一下,是不是你们功夫到了?不是啦。
因为那么多人看到你,这里都一个一个过来看住彆住的。
你也晓得明知道不能定,格老子也只好定他一下子。
这也是定,什么定?假假定。
作假也可以定住了嘛。
这是外形。
里面的思想怎么静下来?外形没有什么了不起,里面的心境怎么样定下来?刚才有两位同学,好像温州来的,我们的老乡,来问我,女的是不是不能守丹田?我说你啊,最好提问题当众出来问。
因为我答复你一个,别人也可以听到。
这是无私。
换句话我讲话跟你一个人讲半个钟头,我给一百一千人讲,我实在划得来。
你一个人听了你也划不来,你再去讲给人家听,又讲了话又变了。
守丹田,道家的方法叫守窍,最好不要用。
那要跟你讲道家守窍的道理,不能守的道理多的很。
你守这里(南师手指自己天目穴)干什么?这里有道啊?还是肚脐下面有道?还是哪里有道?为什么要守它呢?那个是道家里头的偏差的道,叫做旁门左道。
守了半天你修一万年,不过修成这样(南师拿出一具人体骷髅)吧?有用吗?这个道理要搞清楚。
讲逻辑告诉你,能守者是心,所守者是窍。
譬如念佛,为什么禅宗到了后世要参一句话头念佛是谁?这是明、宋、南宋以后的禅宗了,已经变得一塌糊涂了。
喜欢用参话头。
到了明朝、清朝,就参一个话头--念佛是谁?我当年就不喜欢参。
这个话头啊分好几种。
一种是有义语,有意义的话,一种是无义语,没有意义的话。
譬如念佛是谁,这是一句。
什么叫话头?现在话就是问题。
什么问题啊?念佛是谁。
因为我们学佛的,南无阿弥陀佛,这个是所念的佛号。
能够使你动起念的那个是什么东西?所以说念佛是谁?你可以讲念佛是我啊。
我是谁?问题来了。
我是这个肉体吗?还是什么东西?一路追下去。
这个还不是参念佛是谁的方法,不过是一路追话头追下去。
那么这个守窍同念佛同什么一样道理。
你那个意识守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所守的是这个现象,能守的那个东西找到了,那个才是道,才是佛,你不要在这个肉体上搞了。
你要问我女的为什么不能守丹田,女性跟男性是不同嘛,这个用不着解释。
你生理要我给你解释,可惜了我如果是医学院上课,你要是学医的,那我痛痛快快画图给你解释清楚了。
因为在这里是很严肃的宗教场所,男女的形象身体就不同嘛。
什么叫守不得?譬如你练武功,练这个膀子,你天天看到它这里练,练了半年以后,这个手特别粗,这是讲守。
所以你守丹田,注意打起坐来守这里,充血在这里,一充血,这个堤防一崩就不得了。
就是这个道理那么简单,懂了没有?所以假设守上窍,年级大了,一守这里,好,血压高了。
最后,血压一高了,一看红光满面,哎呀,真的有道啊。
一脸红光就是血压上升,到某一个时候真得道了,无疾而终--血压上来,脑充血,一下子就没有了(死了),当然得道了。
所以守上窍也不能。
所以不能守窍。
现在这个顺便也答复了你。
讲到静下来思想怎么停住的方法多的很,佛告诉你有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个方法,你看我们选定哪个方法?现在我们一般的先不讲禅宗怎么参话头,一般讲念佛。
千万注意,念佛,我现在是非常赞成大家念佛的。
很多人误解,哎呀,南老师最讨厌净土宗,我说没有这个话,我绝对崇拜净土宗,提倡净土宗,但是我不常讲净土宗。
净土宗是很了不起,净土宗是大密宗,秘密;净土宗也是大禅宗;净土宗也是大止观的方法。
不过,大家不能随便念,要怎么念佛?南无阿弥陀佛,第一要注意,不能念成南无窝弥陀佛,不可以。
南无阿(音啊)弥陀佛,不是窝。
阿跟窝有什么差别呢?这要学过梵文华严经的字母,阿……开口音,嘴巴张开,这个舌头是平正的。
心平气和这个声音发出去。
世界上的一切东西,生、发,出生、发展,只有这个声音。
你看任何一个小孩生下来,第一次开口学讲话,阿,阿,阿。
窝是下堕的,向下沉的。
当然大家晓得,南无(namo),你照广东话读就对了。
为什么用南无这两个字啊?后来密宗不用南无,那个南用另外一个南,无就是一个囊字一样的,有时侯用谟。
为什么呢?我们中国唐朝的国语就是广东的客家话。
后来唐朝亡了以后,政权转移了向南方走,因此南方的人叫这些人是客人,所以变成客家了。
广东话、客家话包括闽南话是宋朝的国语,那个无字读“谟”。
厦门的话,有啊无啊的无,就读成“谟”,就是这个谟。
所以唐代的叫白话翻译梵文,皈依两个字,并没有翻它的意义,不叫皈依,就翻音“南无”,南无两个字就是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