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冠脉综合征》PPT课件

《急性冠脉综合征》PPT课件

GPIIb/IIIa拮抗剂在肌钙蛋白水平升高的高危患者 中良好的疗效,部分是因其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中、高危患者的早期,在阿司匹林及肝素基础上 加用依替巴肽(PURSUIT)或替罗非班 (PRISM,PRISM-PLUS)
不准备作PCI者,不建议使用阿昔单抗(CUSTOACS)
.
33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Medical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
15
诊断和危险分层
对患者的危险评价是动态过程,应结合当时 的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12导联ECG应在首诊10分钟内完成,V3R、 V4R和V7-9也应被记录,症状再次发作时、 发病6小时、24小时以及出院前应再次记 录ECG
依据
阿司匹林降低UA患者的死亡率和心肌梗死 的发生率
荟萃分析:事件发生率降低46%,75-100mg/d 与更高剂量同样有效
.
30
环氧化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
建议 即刻160-325mg口服,随后75-100mg/d长期治疗
CABG术前不应停药,CABG术后应尽快(24小时 内)开始阿司匹林(75-300mg)
.
6
病理生理学
易感人群 吸烟 高胆固醇血症 纤维蛋白原的升高
内皮舒张功能障碍 5-HT、TXA2、凝血酶 冠脉痉挛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
7
病理生理学
次要因素 增加心肌氧耗的因素:发热、心动过速、 高血压、激动等 减少心肌供氧的因素:贫血、低氧血症等
心肌梗死
.
8
诊断和危险分层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ECG、心肌标记物、 危险评分结果综合分析
score for unstable angina/non-ST elevation MI: a method for prognostication and
therapeutic decision making. JAMA.. 2000;284:835-842. Copyright © 2000, American
少心脏性事件及AMI发生率 从小剂量开始24~48h调整一次剂量,HR50~60bpm 注意用药禁忌症:严重AVB、支哮、HF
.
25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作用: 抑制L-Ca2+通道,是血管扩张剂,扩张CA
,增加心肌氧供 对AV传导,HR有明显作用 抑制心肌收缩力
.
26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依 据:
2000;284:835-842. Copyright © 2000, American Me. dical Associ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14
The TIMI Risk Score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Ischemic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ST Elevation
NSTEMI Unstable Angina
NQMI
QwMI
Myocardial Infarction
.
3
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复杂的、不可逆的、冠脉管腔的逐渐狭窄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血栓形成,血管痉挛 动态的、可逆的、冠脉突然部分或完全阻塞
ACS
.
4
病理生理学
易损斑块
NSTE-ACS
Death, MI, or Urgent Revascularization (%)
50 40 30 20 10 4.7 0
0/1
40.9
26.2 19.9 13.2 8.3
2
3
4
5
6/7
Number of Risk Factors
Reproduced with permission from Antman EM, Cohen M, Bernink PJ, et al. The TIMI risk
率影响无差异
.
23
ß受体阻滞剂治疗
制剂: 选择性:
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康可,博苏)醋丁洛尔 非选择性:
普茶洛尔、纳多洛尔 吲哚洛尔、氧烯洛尔 -β-阻滞剂: 卡维地洛(达利全、洛德、金洛)
.
24
ß受体阻滞剂治疗
建议/注意事项: ACS并HR↑/HBP者效果好 脂溶性β-A(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可减
hsCRP
影像检查
低EF、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
.
12
CRACE RISK SCORE
Non STE-ACS: In-hospital Mortality
Risk Category
GRACE
Probability of Death
(tertiles )
Risk Score
In-hospital (%)
应立即检测cTnI或cTnT,60分钟内得到结 果,若为阴性,6-12小时后再次检测
.
16

诊断和危险分层
对患者的危险评价是动态过程,应结合当时 的临床情况进行判断
若患者没有反复胸痛的发生,ECG正常, cTnI阴性,出院前应行负荷试验发现有无 可诱发的心肌缺血
.
1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治流程
Low
1-108
<1
Intermediate
109-140
1-3
High
141-372
>3
Non STE-ACS: 6 Month Post-discharge Mortality
Risk Category
GRACE
Probability of Death
(tertiles )
Risk Score
病史和临床表现 持续时间较长的静息心绞痛 稳定心绞痛恶化 梗死后心绞痛
年龄、心率、血压、Killip分级、糖尿病、既 往CAD/MI病史
.
9
诊断和危险分层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ECG、心肌标记物、 危险评分结果综合分析
ECG、心电图监测、负荷试验 ST压低,压低程度, 合并一过性ST段抬高、一过性束支传导阻 滞
(首剂300mg负荷剂量,随后75mg每日一次), 并维持12个月 考虑PCI的患者, 600mg负荷剂量可达到快速抑制血 小板的目的 提前应用氯吡格雷而又欲进行CABG的患者,若情况 许可手术应推迟到停药5天后进行
.
32
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在常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GPIIb/IIIa拮抗剂的获益不确定,而出血并发症可 能增加
急性冠脉综合征
.
1
定义
急性冠脉综合征: 由于心肌急性缺血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
表现,它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 高性心肌梗死(STEMI)
心电图 STE ACS NSTE ACS
.
2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o ST Elevation
Post-discharge to6 Months (%)
Low
1-88
<3
Intermediate
89-118
3-8
High
119-263
>8
.
13
TIMI Risk Score
Age >65 years >3 CAD Risk Factors Prior Coronary Stenosis >50 % ST deviation >2 Anginal events <24 hours ASA in last 7 days Elevated Cardiac Markers (CK-MB or
地尔硫卓(硫氮卓酮、恬尔心、合心爽)
.
27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
建议/注意事项: 具有减慢心率的Ca-A对ACS是安全有效的,但与β-
A合用需谨慎 短效双氢吡啶反射引起HR↑儿茶酚胺↑ ;血压波动
大,加重心肌缺血, ↑ MI或死亡率风险,不主张 单用于治疗ACS 顽固性UA,变异型AP可联合用长效Ca+2-A 注意禁忌症:明显LVHF,AVB等
.
28
抗缺血治疗
若无禁忌,建议使用ß受体阻滞剂,尤其对于高 血压和心动过速患者
心绞痛发作急性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 症状
已接受ß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的患者 使用钙接抗剂可进一步缓解症状
硝苯地平和ß受体阻滞剂合用
.
29
环氧化酶-1抑制剂:阿司匹林
作用
不可逆抑制血小板内COX-1,抑制血栓素A2 形成
.
21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
建议: ACS者无禁忌,静脉给硝酸酯、剂量逐渐上
调至症状减轻/出现副反应;可加入极化液 多采用短期持续滴注(24~48h) 症状控制后改口服,或间隔或同类药物 注意耐药现象
.
22
ß受体阻滞剂治疗
作用: 抑制β受体,减低心肌氧耗 对AMI/MI后者降低死亡率 证据: 3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β-A治疗UA 荟萃分析:使AMI危险性↓13%,对UA死亡
.
10
诊断和危险分层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ECG、心肌标记物、 危险评分结果综合分析
心肌标记物
血清标记物
心肌肌钙蛋白
肌红蛋白 -------------------- CK—MB MB同功酶
cTnI cTnT
分子量(KD) 17
23 33
86
86
首先出现(h) 1~2
2~4
3~4
2~4
100%敏感(h) 4~8
抗凝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改善预后 抗血小板治疗 调脂治疗 ACEI ß受体阻滞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