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领导方法与艺术
(2)副职
实践感悟:
★英明会干的“一把手”: 掌权不揽权,放手不撒手,大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糊涂。依靠科 学决策与管理创新带动所在单位部门的发展。 ★高明能干的“二把手”: 善协调,能“补漏”,出力不越位。通过人格魅力 赢得组织信任与群众威望。 ★精明实干的“三把手”: 带头不出风头,实干不求名,安于副手位。凭借 专业特长带动学科建设支撑单位脊梁。
◆合理授权 ◆利益保证 ◆情感沟通 ◆成长空间 ◆制度公正
扬长避短,不拘一格 “天下事误于奸慝者,十有三四,误于 不通事故之君子者,十有六七。” 清· 刘鹗《老残游记》
副职当配角要掌握五大技巧:
① 求同存异,善于让步:非原则问题,支持一把手 维护其权威性,保持一致性。(尊重为本) ② 隐其锋芒,甘当配角:时刻注意自己是配角,在 公开场合要维护一把手威信。(功高盖主) ③ 避实就虚,缓兵待机:一把手马失前蹄既要尊重 照办,又不实质进展。(坦诚告知) ④ 引火烧身,李代桃僵:一把手不慎犯了众怒,主 动解围,不可幸灾乐祸。(不可袖手旁观) ⑤ 拾遗补缺,巧于善后:一把手出现偏差,及时去 修正和完善 做好善后。(主动补台)
“领导”一词曾一度意味着权力在握,可以发号施令; 而在今天,它指的却是团结协作,与人和睦相处。” —— 甘地
有效途径
◆模糊授权:管理者明确规定下属应达到的
目标,但不规定实现目标的手段,被授权者 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有较大的空间和余地。 ◆惰性授权:事务性工作简单繁琐,管理者 不愿意或不必去做,而交给下属。
现 代 领 导 方 法
目的性 • 规范性 • 权变性
(2) 领导方法类别
功能 上分
思想方法: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 工作方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方式 理论联系实际
内容 上分
密切联系群众 批评与自我批评 民主集中 科学发展观 „„
2. 领导用人方法(与艺术)
良主无弃士,良匠无弃木!(识人) 使平凡的人做不平凡的业绩!(用人)
结论:所谓“领导”,即“带领和引导”
领导者的职责,归结起来,主要地是“出 主意”和“用干部”两件事。 —— 毛泽东
2.
领导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多种矛盾和利益的交合点;风云 突变的转折点。
2、现代领导的柔性化趋势
从领导权的结构要素上更加注重权限 从领导的本质上更加强调服务 既要当好“学生”又要当好“先生” 更加注重非权力影响力
更加注意沟通、协调、激励
更加注重个性化指导和集体领导结合
“野牛领导”范式——“雁群领导”范
式
做品位领导
品位领导就是品质领导 品位领导就是品味领导
品位领导就是品行领导
二
1.领导方法是什么
(1)基本涵义
◇“方法”:源于希腊语,意为“沿着正确 道 路运动”。 ◇“领导方法”: 领导者为实现某个目的而采取的思想和行为 方式、途径、手段、措施、程序、步骤的总称。
特点:创造性、科学性、经验性、灵活性
2、领导者决策的艺术
决策重在选择 选择重在打开空间 先策后决,多策少决 下策上决,重点在决
3.领导的用权艺术
(1)学会授权 领导者要集中精力去做更重要的工作。 根据下属的能力和工作需要授权;根据自己 管理的幅度授权;授权的时候要同时赋予下 属责任,责权要相称;授权要逐级进行,不 能越级授权;授权以后不是完全放任不管,
近因效应——是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
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一贯表现和他将来
可能的表现。
马 太 效 应
“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
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效应的表征: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给予
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 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其价值。
戴 维 现 象
戴维现象:化学家戴维对法拉第成名的态度
和做法上的表现。在用人上,人们把由识别和 培养人才,转而处处限制和妨碍人才发展和发 挥作用的现象称之为戴维现象。
罗兰夫人错觉
罗兰夫人错觉是指领导者认为,自己的下 属都是碌碌无为之辈,难成大器,从而产生 无人才可用的错觉。 另一种“罗兰夫人错觉”是外来的和尚会念 经,认为身边的内部的不是人才,外面才是人 才,舍近求远。
承认、尊重、支持、帮助
★ 正确定位,避免“突出”
尊重“邻舍”职权,主动联系 承担相应责任,不揽功劳 发现“邻舍”有难,“雪中送 炭”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与下级关系
支持帮助
五要五不要: 要平等相待, 不要摆谱耍派; 要调查研究, 不要下车伊始; 要支持指导, 不要只追责任; 要体恤宽容, 不要一味批评。 要心平气和, 不要雷霆之怒。
◆柔性授权:复杂多变事情,管理者不做具 体工作的指派,仅指示大纲或轮廓,被授权 者有较大的余地动用有限资源做事。
“拜人民为师”
毛泽东同志认为“群众就是孔明”,党 的干部“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 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 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 做不好的。”
孔繁森
正确地运筹时间的方法
如把日常事务按照重要性和紧迫性分 重要 重要不 成ABC三类,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最重要 紧急 紧急 的A类事务,兼顾比较重要的B类事物,而 对不太重要的C类事物则交给别人去办。要 善于把零星时间集中起来使用;要集中一 不重要 不重要 段时间不间断地去处理主要的领导事务; 紧急 不紧急 要善于用电话、电子邮件、上网等方式来 处理公务,节约时间。
还要进行必要的督导和控制。
(2)刚柔相济,以柔为主的方法
硬权力与软权力搭配使用 尽量多用软权力,少用硬权力
如在一些执法机关,行政领导者可以多用一点职务权, 少用一点影响权。在一些知识型员工比较集中的机关, 则可以少用一点职务权,多用一点影响权。但现代社会 的趋势是,不管在什么部门什么机关工作,职务权的使 用越来越谨慎,而个人影响权的使用则越来越普遍。
三
1、什么是领导艺术
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职权、 知识、才能、胆略、技巧、个性,巧妙地利用
现 代 领 导 艺 术
领导环境、领导条件,巧妙地利用领导规律和 领导方法,针对领导对象采取合适的方略和技 巧;是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魅力和影响力的综 合体现;是领导者在一定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随 机灵活处理问题的一种技能和本领。
避免用人上的几种心理误区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也叫哈啰效应(halo effect)。 首先把人分成“好的”和“不好的”两部 分:
当一个人被列为“好的”部分时,一切 好的品性便加在他的身上 如果一个人被归于“不好的”部分时, 一切不好的品性又容易加到他的头上
避免用人上的几种心理误区 嫉 妒 心 理
用人重在激励
给她鲜花给她梦 激励要先激后励 激励要少激多励 先激励心后激励志 激励的重点在励
老子把领导者分为四种境界:
(1)“侮之恨之”的领导 (2)“惧之敬之”的领导
(3)“亲而誉之”的领导
(4)“不知有之”的领导 “无为而治”正是治理的根本,是领导艺 术的最高境界。
对上级的关系
4.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毛泽东
• 知人善任:激励的艺术
• 扬长避短:使用个性魅力的艺术
邓小平的“举重若轻”
与
周恩来的“举轻若重”
正确使用个人的爱好,有所为,有所不为
请批评 指正!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 “把事做正确” —— 德鲁克
管理者
领导者
循规蹈矩 注重组织结构 计划、组织、控制 鞭策--在群众后面
嫉妒心理:是指人们相互关系(地位、能力、
作用表现)上产生出的一种心理倾向,是一个人 对自己在组织中的境遇失衡的心理体验和感受。
嫉妒心理可以发生于领导者之间、上下级之间;
造成武大郎开店,容不得高人!
首因、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第
一印象,并对人评价具有持续指导作用的心理 定势。
现代领导方法 与艺术
2012.9.
导言
现代领导工作,显为注目地引
入了民主法治、公共服务、以人为
本、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网络技 术等崭新理念。这就需要在领导观 念、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上不断变 革、调整和创新。
一
1、领导是什么
1.
树 立 现 代 的 领 导 观
词义学
“领”原指脖项,引申为率领、首领 “导”原指疏通,引申为导向、启发
慧眼识人、量才使用
人
才——处于合适的位臵上,做适合
的事情
庸
才——不合适的人出现在不适合的
位臵上,做了不适合的事
三国时,诸葛亮创立一套观察识人法
用人不疑与“ 用人适疑”相结 合 用人不疑,可以使下属感到领导者对自己 的信任,从而激发出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但用 人不疑也应有个限度。换言之,用人必须“有 疑”。所谓“有疑”是指,缺乏法律的、行政 的、舆论的和群众的监督,下属就可能消极怠 工,甚至可能滥用权力导致腐败。所以必须用 严明的法纪和制度规则来约束人。掌握好“不 疑”和“有疑”的度正是领导艺术的魅力所在。
尊重为本
•
• •
要忠实执行, 不要阳奉阴违;
要阶段请示, 不要事事汇报; 要维护威信, 不要阿谀奉承;
•
要不近不远, 不要交往过密。
尊重上级是一种 天职 尊重同事是一种 本分 尊重下级是一种 美德 尊重客人是一种 常识 尊重对手是一种 风度 尊重所有人是一 种教养
同级之间的关系
★分析“左邻右舍”心理活动:
任长霞
沈浩
湖北宜城市代 市长周森锋下 乡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