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均明确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法律地位。
•
25
1996-2001年全国鉴定机构变动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6495
5533
图
6878
6916
6734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
26
1996-2001年考评员人数变动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教育法》,确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地位。
•
21
4.转轨阶段(1993-97)
颁布《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在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长达四 十年之久的工人考核制度开始向国家职 业技能鉴定制度转轨。
•
22
4.转轨阶段(1993-97)
调整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证书制度
中国政府提出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 两种证书制度,为国家教育培训事业和 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 方向。
0
37859
49708
图
70466
73068
•
7965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7
1996-2001年鉴定考核人数变动图
4000000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2685695
3159302
•
5
●职业教育是反映培养劳动者具备某 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教 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劳动活动密切相 联,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熟悉企业职 业需求、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
•
6
●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是按照国家职 业标准,通过政府认定的教育机构, 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技能水平和从 业资格进行培养的制度。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 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
17
2.恢复阶段(1979-85)
1985年国务院通过关于教育体制改 革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先培训、 后就业”和“持证上岗”的指导原 则,并要求制度化。
•
18
3.调整充实阶段(1986-92)
1988-1992年第三次全面修订技术等 级标准
建立技师和高级技师评聘制度 1990年颁布《工人考核条例》
中国
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制度概述
1
第一部分:背景
•
2
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跨入信息时代
●世界经济一体化 ●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是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
3
促进劳动者就业的需要
●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职业资格证书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
4
实行学业文凭和职业 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 重的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
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两大体系相互衔接与沟通
•
14
第二部分 职业教育制度的发展
•
15
1.初创阶段(1956-66)
从1956年开始,建立与工资 制度相适应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逐步推行考工85)
1979年再次组织开展了全面修订 技术等级标准(第二次修标) 1983年劳动人事部颁布《工人技 术等级考核暂行条例》
•
19
4.转轨阶段(1993-97)
1994年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总目标,劳动力市场正式形成 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开始向国家职 业资格证书制度过渡
•
20
4.转轨阶段(1993-97)
❖ 颁布《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 调整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证书制度。 ❖ 1995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职业资格
职业性教育 学科性教育
高级 中级 初级
职前|职后
职前|职后
基础性教育
•
高级 中级 初级
13
国家学历文凭制度 (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管理)
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以劳动部门为主导管理)
学科分类和学科教育标准
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
普通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学校教育和成人培训
学历文凭考试
职业技能鉴定
学历文凭证书
•
23
4.转轨阶段(1993-97)
调整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和证书制度
劳动部发布劳动体制改革总体设想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发表署名文章 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布《职业资格证
书规定》(劳部发[94]98号文)
•
24
4.转轨阶段(1993-97)
确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地位
1995年《劳动法》颁布并实施; 1996年《职业教育法》颁布并实施;
获证人员等级分布
( 2001年)
五级-初级:43.55% 四级-中级:46.93%
高级 8.58%
技师 0.87%
三级-高级:8.58%
二级-技师:0.87%
一级-高级技师:0.06% 中级
46.93%
•
高级技师 0.06% 初级 43.55%
30
执行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 制度
重要意义
•
31
1.为人才培养开辟广阔道路
•
32
2.促进劳动力市场建设发展
•
33
3.加强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
•
34
4.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
•
35
5.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和地位
•
36
6.促进职业安全和保护工作
•
37
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
主要特征
•
38
1.指导思想
❖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 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
3191852
•
3382069
3658971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8
1996-2001年鉴定通过率变动图
92%
90%
89.60%
88%
88.40%
87.60%
86%
86.50%
84%
82%
80%
79.90%
78%
76%
74%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
29
•
10
后果
第三,企业竞争力下降
企业生产操作水平下降,技术 技能人才断档,生产能力受到损害, 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受到不良影响。
•
11
我们面临的矛盾,是教育培训 事业不适应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的 矛盾;是教育培训事业长期脱离经 济、脱离生产、自我循环、自我服 务的矛盾。
•
12
●人力资源开发两大支柱
学历文凭
•
7
●职业教育培训面临的困难
等级制度特征的传统社会 科举制度背影的传统教育
鄙薄职业教育培训 鄙薄技术技能人才
•
8
后果
第一,劳动者总体素质下降
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削弱,不 利于我国职前、职后教育的发展,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以及向学习 型社会的转型。
•
9
后果
第二,市场就业质量下降
劳动力总体素质的下降,将导 致市场就业质量下降,加剧结构性 失业困难,使已经很严重的失业问 题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