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昆虫的排泄
整理版
7
整理版
8
(一)马氏管的结构和功能
1.马氏管
马氏管是着生于中后肠交界处、基段与后 肠相通的、端段游离或插入直肠的细长盲管。
2.马氏管的起源
起源于内胚层。
整理版
9
3.马氏管的类型
➢ 直翅目型:端段游离,端段和基段的内容物 相似,为清水状;
➢ 鞘翅目型:端段插入直肠,端段和基段的内容 物相似,为清水状;
发光器官
整理版
21
(1)形成原尿是其主要功能;
(2)分泌泡沫和粘液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Malpighian Tubules, and Related Behaviors in Juvenile Cicadas: Evidence of Homology with Spittlebugs (Hemiptera: Cicadoidea & Cercopoidea) Author: Rakitov R.A.1 Source: Zoologischer Anzeiger,May 2002, vol. 241, no. 2, pp. 117-130(14)
整理版
4
一、概述
1.昆虫的主要排泄器官
马氏管——后肠系统
2.其他排泄器官
体壁及其特殊结构(蚊幼虫的肛乳突、 鳃、表 皮腺体)。
气管系统:排出二氧化碳
脂肪体
消化道等 下唇肾 围心细胞、绛色细胞、含菌体。
大囊泡体 :蜚蠊
整理版
5
3.昆虫的排泄物
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少量的NH3。 液体:H2O 固体:胆素和无机盐结晶,主要有尿酸、尿 囊素、尿囊酸、尿素、氨等。
第六章 昆虫排泄生理
Malpighian tubules
整理版
1
➢ 目的要求
➢ 了解昆虫排泄器官的种类; ➢ 掌握昆虫主要排泄器官的结构及排泄机能; ➢ 昆虫其他排泄器官及排泄类型; ➢ 昆虫的含氮代谢物及氮素平衡; ➢ 昆虫的水分和盐分的平衡调节;生活在不同
的环境下的昆虫水盐平衡的特点。
整理版
2
整理版
22
(3)分泌丝
草蛉幼虫在2龄以后,马氏管前端形态发生 变化,管内充满着粘稠的分泌液,化蛹前自 肛门拉出,形成圆形的白色小茧。
(4)分泌石灰质
竹节虫的马氏管内收集的石灰质可被血液 再吸收,用作形成卵壳的原料。
天牛幼虫马氏管的石灰质排入中肠,经口 吐出,用作筑隧道的覆盖盖物。
(5)发光器官
整理版
讲授内容
➢ 昆虫主要排泄器官的结构及机能; ➢ 昆虫其他排泄器官及排泄类型; ➢ 昆虫的含氮代谢物及氮素平衡; ➢ 昆虫的水分和盐分的平衡调节;生活在不同的
环境下的昆虫水盐平衡的特点; ➢ 杀虫剂对排泄器官的影响。
整理版
3
昆虫的排泄系统主要由马氏管和后肠组 成。
其主要功能是移除代谢废物,以调节体内水 分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血液一定的渗透压和 化学成分,保证各内脏器官和组织进行正常的 生理活动。
整理版
15
以吸收为主的基段,管壁细胞顶膜的微绒毛, 一般比较粗短、稀疏,其中线粒体也较少,基 膜内褶较少,简单,线粒体少,呈非浓缩态。
微绒毛排列整齐的端段称为蜂窝边,微绒 毛排列稀疏的基段称为刷状边。
整理版
16
整理版
17
② 管壁细胞的种类
管壁细胞有几种不同的类型
最主要的是主细胞(principal cell) ,它是 分泌原尿的细胞。
鞘翅目4-6根
膜翅目蚊科6根
注意:蚜虫无马氏管整理版
12
马氏管虽然数目变异很大,但并不影响其 排泄功能,数量多的,马氏管一般比较短而细; 数量少的则马氏管比较长而粗。
连接肠道的一段称为基段,游离的为端段, 两端之间为中段。
整理版
13
5.马氏管的结构(外→内)
1)围膜 组成:一层含有很多微气管和交织成网的
整理版
6
二 排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马氏管是由意大利昆虫解剖学家Malpighi 于1669年首先在家蚕体内发现。1892年 Meckel以Malpighi为管的名称以示纪念。 1889年俄国柯伐列夫斯基作了证实。
并不是所有昆虫都具有马氏管,弹尾目昆虫、 部分缨尾目以及蚜虫无马氏管,它们主要利用下 唇肾、消化道或脂肪体作为排泄器官。
A a=基膜,b=基膜内褶,c=内质网;f=固体颗粒;g=刷状边
上的微绒毛,有线粒体插入微绒毛内。
B 刷状边的放大。
整理版
19
第二种细胞是星细胞,主要与氯离子的分 泌有关;
第三种细胞是粘细胞,可以分泌粘多糖; 第四种细胞是薄膈细胞,位于隐肾结构的部 位。
整理版
20
6.马氏管的功能
马氏管
形成原尿 分泌泡沫和粘液 分泌丝 分泌石灰质
管壁细胞的内缘的微绒毛称为条纹边
端段的主细胞,条纹边排列不紧密,间 隔15~20nm,线粒体多,可以上下移动,基 膜内褶多,甚至可以伸达顶膜,对原尿的分 泌有利——刷状边。
基段的主细胞条纹边粗短、稀疏,线粒
体少,基膜内褶少,简单,主要以吸收为 主——蜂窝边。
整理版
18
吸血蝽的马氏管有微绒毛组成的刷状边。
气管端细胞组成; 功能:固联马氏管;有利于运动。
2)肌肉层 组成:由斜行横纹肌纤维组成。
功能:便于马氏管伸缩和扭动。
整理版
14
3)管壁细胞 最基本的是主细胞,分泌原尿。
端段的主细胞,面向肠腔为顶膜,排列有 不很紧密的微绒毛,微绒毛末端充满线粒体, 当分泌作用增强时,线粒体进入微绒毛;分泌 作用减弱时,线粒体离开微绒毛。基膜内有内 褶形成的通道,成网络状,十分发达,内褶内 往往有线粒体,基膜外缘呈不连续状态。
于顶膜内褶和侧膜堆内。膜大量折叠形成通道, 可从直肠腔中吸收水和溶质,穿过基膜进入血 淋巴。
➢ 鳞翅目型:端段插入直肠,基段内容物是尿酸 盐结晶;
➢ 半翅目型:端段游离,端段和基段内容物不相 似,基段的内容物为尿酸盐结晶。
整理版
1数目
原始的马氏管可能是6根,现代昆虫中变 异很大,多以偶数出现。
介壳虫2根
半翅目4根
直翅目20-100根以上
毛翅目、长翅目、鳞翅目6根
23
整理版
24
新西兰罗吐鲁阿怀托摩萤火虫洞(Waitomo Caves )
整理版
25
整理版
26
(二)直肠的结构
直肠是排泄过程中对一些物质进行选择性 重吸收的第二个系统,其肠壁细胞高度特化, 可主动吸收和分泌。
昆虫的多数种类具有各种各样的直肠垫或直 肠乳突。
整理版
27
1.美洲大蠊的直肠垫
主细胞的顶膜高度折叠,线粒体接近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