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简介
21
②炭化 从窑顶排孔燃着的木炭,确保窑内棒材能被很好地点燃。 炭化过程中根据烟的颜色来判断炭化程度,通过打开的关闭
窑基的空气孔来控制进程。
烟气的变化与反应过程:
白色烟汽
透明的蓝色
无色透明
成型棒料中水分蒸发
发生热解反应
炭化完成
• 不同炭化阶段的控制措施: • 点燃后不久,从烟囱冒出白色的烟,表明木材中水分蒸 发,碳化面积正在增加,此时要通过空气进口控制空气 供应量,依靠烟囱把炭化的气体排出。 • 注意:排烟口不能有火焰出现。 • 当烟色变为透明的蓝色,必须把所有的空气进口关闭。 这一阶段称为煅烧。 • 当烟气变得无色透明时,就要把烟囱也关闭,碳化过程 结束。 • 注意:烟囱不应过早关闭,以避免炭化不完全的情况发 生。
生成的果壳炭落入冷却段自然冷却后,定期由炉底部的装料装置卸出。
果壳炭化炉的炭化工艺
• 炭化工艺流程:
果壳(椰壳、杏核、桃核)经风选,除去沙石、土块后,用
提升机送至炉顶的加料槽,果壳借重力进入炭化槽,分别通 过预热段、炭化段、冷却段从卸料器出料。 • 通常,每8h加料一次,每1 h出料一次,物料在炉内停留时间 4-5 h,炭化连续进行。 炉内炭化区域温度通过调节进风口吸气量的多少进行控制。
木炭、木焦油、木醋液、可燃气体
• 干馏过程是生物质的热分解过程,是根据不同的受热温度分阶段进行 的。 热分解温度不同,则产物成分也不同。
成型燃料
装釜
干馏
冷却 副产品
木炭
外热式干馏炭化釜炭化的工艺过程
将成型燃料竖直摆放在炭化釜内,锁紧法兰,釜底点火加热, 产生的水蒸汽及烟由排烟孔排出。 当釜内温度升高到一定时,成型燃料热分解产生的可燃气体由 排气孔排出并在釜底点燃,给炭化釜继续加热炭化,直到气体 基本耗尽,冷却后即得木炭。
点火通风架
炭化炉
温度传感器
封闭盖 烟道 上炉体 炉栅
风孔
下炉体
• (二)炭化操作 • ①装料:成型燃料棒竖直排列于炉内,装满后盖好炉盖, 炉体各连接处封严。
• ②点火:从点火口投入火种,并不断添加燃料。当烟道 口温度达到60℃以上时,封闭点火口。
• ③干燥:点火口关闭后,烟道冒出浓浓的白烟,进入原 料的干燥阶段。经3~4h后,干燥阶段结束,烟道气由 白色转为黄色,此时要逐渐关闭通风口。 • ④炭化:通风口关闭后再过6~8h,烟道口会出现火焰, 烟气颜色也转为青色,即为炭化终点。此时炉内温度上 部可达600℃,下部温度450~470℃。 • ⑤闷烧:封闭通风管口,再经过0.5h后,封闭排烟管口, 进行封闭闷烧。 • ⑥冷却出炭:过10h左右,炉内温度冷却到50~60℃,即 可出炭。 27
23
• ③冷却
• 将窑全部用砂浆粉刷几层,以把所有的开口、漏洞和裂 缝全部封死。 • 目的:使空气不能继续渗透入窑,窑内迅速熄火。
• ④卸窑 • 为避免自燃现象发生,应在窑彻底冷却后再打开窑门, 将木炭卸出。 一般此时温度降至60~70℃。
24
大型窑的注意事项:
(一)炭化釜结构
测温孔
旋转支架
上盖
一般由12~14mm的钢板焊
出气孔 法兰 排烟孔
接而成,
外形尺寸为Φ1200~
1800mm,
支撑 釜体
容量1200kg。
外热式干馏炭化釜
干馏快速炭化窑
(二)干馏工艺过程及其产物
• 干馏: 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通过加热使生物质发生热分解的过程。
• 干馏产物:
• ①装置在室外且风力较大时,干燥阶段要将迎风侧的风 管适当关闭,防止炉内燃烧过快。
• ②炭化阶段,出口处和烟道中会深沉一定量焦油,会妨 碍废气排出,应及时清除。 • ③当烟道出烟几乎透明时,炭化完成,此时炉表面温度 约150~200℃,该阶段必须反碳化炉完全密封。
29
3.3 外热式干馏炭化釜
外热式干馏炭化炉 较大
长 12~18 80以上 1.5~3.0 1.0~3.0 均匀黑色,断面有光泽 31 30 均匀 能 很小
3.4 连续式炭化炉
(1)果壳炭化炉
果壳炭化炉是适用果壳之类粒度较小的原料炭化需要而专门设
计出来的一种炉型。 果壳、果核(核桃壳、杏核、橄榄核、桃核、李核等)尤其是 椰壳是生产颗粒活性炭的良好原料。
• 移动式简易炭化炉特点: • 结构紧凑、操作容易、移动方便;
• 出炭率高(25%~30%)、炭质较好;
• 能源利率高,环境污染小。 炭化过程中烟道口排出的可燃烟气可引回烧炭炉作燃料, 在管道中间用冷却法可回收木焦油和木醋液。
28
• 炭化炉操作注意事项: • 铁窑保温性能很差,炭化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重要。
5
固定碳 放入白金坩埚内,900℃喷灯火焰下煅烧5min, 或在电炉内加热2.5h将温度升高到900℃来测定其 固定碳的含量,由于热裂解方法和炭化最终温度不 同,生物炭中可能含有70%~86%的固定碳。随着 煅烧温度的升高,生物炭中固定碳的含量将会增加。
• 水分 • 生物炭与水接触时的吸水能力取决于其结构特性 和表面浸润的情况,能吸收超过它自身质量的水分。长 时间储存在空气中,即使不淋雨雪,其含水量可能超过 50%,此时生物炭很容易破碎,而且不能用于冶炼。
不同炭化炉性能比较
项目 投资
寿命 挥发分含量/% 固定碳/% 含水率/%回收 污染情况
砖窑 小
较长 12~20 75~80 1.5~3.0 1.5~4.0 黑色 29 25 不均匀 不能 比较大
移动式简易炭化炉 较小
较短 12~20 75~80 1.5~3.0 1.5~4.0 黑色 29 25 不均匀 很少 比较大
• •
12
• 比利时兰姆比奥特公司利用立式干馏釜进行连续生产, 由于这种大规模生产投资强度大,所以限制了在发展中 国家的应用。
13
(2)窑烧法
• 程序:烘窑、缺氧闷烧、闷窑。
•
• 出炭率:黑炭15%~20%,白炭比黑炭少 • • • 现状:发展中国家许多地方使用最简易的烘窑,用土覆盖木 1/4~1/3。
《生物质能工程》
生物炭及生物质炭化
1.生物炭的基本概念
定义:
生物炭( biochar) 是由生物残体在缺氧 的情况下,经高温慢热解( 通常< 700 ℃,目标产物木炭) 产生的一类难熔的、 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的、富含碳素的固 态物质 。
生物质炭化(Carbonization Charring)也被称为慢速热解,在隔 绝空气或限制空气(氧气)的条件下, 将生物质燃料在400-600℃条件下 进行热分解,目标产物是木炭,同时 得到木醋液和木煤气等副产物的过程。
炭化段的料槽用具横向条状倾斜栅孔的耐热混凝土预制件砌成。 其外侧的烟道用隔板分隔成多层,控制烟气的流向以利传热。 烟道外侧炉墙上设进风口供吸入空气助燃。 炭化段的温度达400~ 500℃,果壳炭化后生产的蒸汽气体混合物通 过炭化槽上的栅孔渗入烟道,与吸入的空气接触燃烧。 生成高温烟道气在烟道内曲折流动加热炭化槽后,被烟囱抽吸排出
•
•
结构:由炉盖、炭化室、燃烧室、火山墙、迎风
墙、烟囱、炉门等组成。
•
程序:装料、缺氧闷烧、闭炉和出炭。
(3)可移出式烧炭炉
• 结构紧凑、操作容易、移动方便、出炭率高、炭
质较好、劳动强度和受季节影响小。
•
•
•
结构:上炉体、下炉体、烟道、风孔、炉
盖、点火架、炉栅。
•
• 出炭率:25~30%。
3.常用炭化炉的构造与操作
对于大型窑,要在窑内选择几点安装上热电偶,监测窑内
的冷点、热点及冷却过程;
并通过关闭窑上的进气孔调节和控制窑内温度的平衡,从
而保证木炭的产量及质量。
3.2 移动式简易炭化炉
(一)构造 底部设有炉栅,距地面200mm;炉体中央竖立一个点火通 风架,顶盖上设点火口,可用盖子封闭。 炉体用钢板焊接而成,有效容积一般为2~3m3,可装成型 棒料1.5~2.5t。 点火口
•
•
柴或将木柴放入地坑内。这种窑不仅炭化过程慢而且
效果和质量都很差。
•
•
用窑烧法烧制木炭,其木炭的质量和产量与操作 水平关系甚大。如果控制不好,火候太过,产炭量减少; 若火候不足,会烧出夹生炭。
16
(3)节柴炭烧炉
• 节柴炭烧炉由砖砌成,烧炭同时,可利用产生的热
量取暖或烧水。
半橙形窑
• (二)操作 装窑→炭化 →冷却→卸窑 • ①装窑 薪炭材或机制燃料棒在窑中要垂直放置,高度达1.2m后, 上方的水平摆放; 柱形拱顶窑为到达拱顶层后,上方的水平摆放,直到窑 完全装满。
• 窑基上的空气进口不能关闭,窑顶部的孔下方堆放一些 易燃的碎棒或树枝,使窑易于点燃。 • 装窑结束后两扇门必须密封好。
7
灰分
• 生物炭中的灰分含量及其组成与炭化最终温度、
原料种类和组成等因素有关。炭化最终温度越高,灰分
含量越大。
2.炭化工艺技术类型
• 生物炭制取的主要方法:
• 堆烧法(欧美国家常用方法)窑烧法(我国常用方法)
• 炉烧法。
生物炭制造工艺
生物质炭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
炭化温度/℃ <150℃ 220℃~270℃ 270℃~360℃ 360℃~400℃ 反应与现象 生物有机质分解速度非常缓 慢,主要是水分蒸发 半纤维素开始分解 半纤维素纤维素分解 发生剧烈的热分解,生产大 量的气体 热解产物 化学组分几乎不发生变化 CO2、CO等气体 开始生成醋酸、焦油 CO2和CO逐渐减少,CH4、H2等开始增 多,冷凝液体产物中含有大量的醋 酸、甲醇、焦油等物质 排出其中的大部分挥发组分,此时 生成的液体产物已经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