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都江堰李冰中学

绿色建筑案例分析——都江堰李冰中学


主要绿色技术和措施的应用
(5)室内环境质量 都江堰市气候特征为空气潮湿,天气多阴室外天然光照度
较小。校园在整体规划设计上经过采光及日照计算分析,使 校园内所有建筑均能满足采光和日照要求,并采取构造措施 降低眩光的影响,提高采光的均匀度;围护结构按照国家节 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均进行了隔热保温设计;建筑设置了外遮 阳,并实现走廊和遮阳的一体化设计;夏季教室促进自然通 风的主要方式为提高窗户的可开启面积,体育馆则充分利用 屋顶无动力涡轮通风换气装置和上下百叶窗进行强化热压通 风。
校园建筑采用高效节能灯具,照明功率均低于《建筑照明设计标 准》目标值。走廊灯采用热释电红外感应进行智能控制,使得公共 空间照明能耗降低效果明显。
校园内均未设置中央空调系统。夏季主要采用自然通风降温辅之 以室内吊扇,提高室内风速带走室内热量以达到提高人体舒适度的 目的;冬季由于校园内多为室内热扰较大的建筑,采用调节亮子开 启面积和角度、关闭下部窗扇的方式降低室内风速,同时满足室内 空气质量的要求。
李冰中学为地震灾后重建的中学校园建筑项目,位于都江堰幸福 镇永寿村,校园用地面积为 53394.21 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为 24231.66平方米。都江堰市李冰中学项目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9年度第二批“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星级”项目,是我国第一 所申报并获得绿色建筑标识的学校,也是地震灾区第一个获得绿色 建筑建设部认证的项目。
绿色建筑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理案例分析
四川都江堰李冰中学
班级:建筑131 姓名:杨倩
学号:201312706136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工程概况 主要绿色技术和措施的应用
六类指标评价结果解析 结语
1、工程概况
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特大地震中,都江堰市李冰中学和幸 福中学校舍遭到了严重破坏。此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捐资 4500万元人民币用于两所学校合并后的李冰中学重建工作。2009年 10月14日,新李冰中学正式启用。
整个中学由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风雨操场组成, 校内建筑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部分为框架结 构(校门),开发与建设周期为一年。教学楼、行政楼、学生宿舍 各4层,图书馆、阶梯教室、食堂各2层,所有建筑均无地下室。建 筑防火类别属于小于24米的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 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容积率0.45;建筑密度15%, 绿地率38%。教室多采用外走廊式,可以满足双面采光要求。
主要绿色技术和措施的应用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方面,校园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 括: 1)造型简约,无过多装饰性构件; 2)设计中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3)土建装饰一体化施工,施工完成后,无单纯的装饰环节; 4)建筑均不设置女儿墙; 5)多层建筑未采用常用的框架结构,而采用了框架剪力墙 结构,充分利用剪力墙抵抗水平力,可以有效减少柱子断面 和配筋,进而减少材料用量。
图3为某外窗的布局方案对教室内采光系数的计算模拟结果。经过 模拟分析采光质量,包括亮度和采光的均匀度,并与建筑设计进行 交互优化调整。仅仅采光模拟可以优化采光均匀度又可以与照明专 业分析灯具的开启时间和使用习惯.以及照明的智能控制策略.进 而实现整体节能。
图4为教室内采用两个某型号吊扇时室内风场和换气效果模拟图。
2、主要绿色技术和措施的应用
该项目中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按“四节二环保”进行分类):
(1)节地与室外环境 设计从选址.规划和方案开始,图1所示,首先是安全和建筑功 能的要求.然后注重空间布局和朝向对建筑热、声、光、风场等的 影响的分析优化,如果先天不足,是难以实现绿色建筑的要求。图 2为李冰中学规划对校园室外风环境的CFD模拟结果。从模拟结果可 以看出室外的风环境,进而对校园规划进行调整,然后与CFD模拟 进行交互反复,获得一个建筑规划和室外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 校园操场和广场采用透水地面,减少城市及住区气温逐渐升高和 气候干燥状况,降低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 水涵养,改善生态环境及强化天然降水的地下渗透能力,补充地下 水量,减少因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面下陷;减轻排水系统负荷, 以及减少雨水的尖峰径流量,改善排水状况; 景观绿化采用适宜 土壤条件和当地气候的乡土植物,由于校园均为低层建筑,并且地 下水水位较高,从经济角度考虑,未考虑地下空间利用; 校园建设不对周围社区产生光污染。室外风速和室外噪声满足标 准要求,出入口在次要道路,距离主要干道在200米以内。到达主 要干道的距离在500米以内。
图7采用反光遮阳板后采光深度图8.配合窗边采光利用将 回路与窗户平行设置教室照明灯具选用高效率的T5荧光灯和 电子式镇流器.灯具选用高反射率材料的照明器具.推荐采 用深抛物面型荧光灯灯具.较普通标准型荧光灯灯具光输出 效率提高25%.采用格栅或保护角24度以上以防止学生直接 看到裸露灯管,形成眩光而使学生视力受到伤害。教室的眩 光系数不应大于19。.教室照明回路配线设计平行窗户以配 合窗边利用天然采光,当窗边采光的自然光线较好时,可将 靠窗灯具关闭,减少一排灯具的耗电。
主要绿色技术和措施的应用
(2)节能与能源利用 建筑平面布局设计有利于夏季自然通风、冬季获得充足的日照,
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防止冷风渗透,建筑外窗开启面积大于30%, 便于通风调节。大部分外窗达到四级气密性等级。教学楼、行政楼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进行设计;宿舍按照《夏热冬 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外墙保温采用30mm EPS薄抹 灰系统,窗户采用5+6+5中空玻璃塑钢窗,屋面采用XPS保温板。
主要绿色技术和措施的应用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校园的节水措施包括卫生间使用自动冲水马桶,并能够通
过热红外感应进行控制。 校园广场铺设渗水砖,使雨水充分回渗,为了保证雨水深
入地下蓄积层,校园绿化率超过38%的。灾后重建相关管理 部门负责将正式用水及施工用水接入用地范围内的指定位置, 接入管直径为DN150,水压为0.46MPa,水质、水量均按照满 足各校园的生活用水要求进行设计。设总水表计量,并形成 校内环状管网;为确保安全供水,在室内消火栓上引入管上 设倒流防止器。充分利用所接水源管网的压力,由其直接供 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