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差异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净利润、净资产以及同差异相关的具体会计项目上。根据目前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如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披露按境内、境外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应当遵循“孰低原则”,即以境内、境外会计准则下较低的净利润,以及相应的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作为利润分配的基数,以防止上市公司利润“超额分配”。这体现了利润分配方面的“稳健原则”,有利于保护股东的长远利益。因此,中国准则和国际准则差异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将直接影响到公司利润分配和股东权益。
国内外专门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准则之间比较的系统研究还是较少。2000年12月,国际五一会计师事务所发布了一份关于2000年度的公认会计准则研究报告(GAAP2000),该报告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公认会计准则(包括有关会计的法律、法则、制度、规定、惯例等)与62个有关国际会计准则主要问题的调查比较,揭示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最新差异情况,这其中也涉及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的问题;香港德勒国际会计公司技术部主管paul pecter和高级经理Joseph(2001)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研究》比较了现金流量表、投资、无形资产等12项原则,但每一项比较都较概括。
2.2国内文献综述
在中国从1988年起开始了建立财务会计准则的尝试,从1997年发布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到目前总共发布16项具体会计准则。在此制定、发布、执行的过程中,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方方面面的问题,其中不乏卓有建树的成果,但具体到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的比较问题上,多数是比较某项准则,进行较全面、系统研究的为数不多。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王培明(1994)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比较观》分总体比较和细致比较两部分别比较了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在细致部分比较了会计政策、折旧处理、所得税等方面;刘桂平(1994)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比较研究》从准则制定的出发点和目的、准则制定的主体、准则的结构体系等比较两者的异同;刘威(1999)的《国际会计准则可比性研究》讨论了会计国际会计准则可比性的问题,并且对商誉会计和外币折算进行了案例分析。徐化芳(2006)《分部报告的中外比较》,比较了我国分部报告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指出差异形成的主(2006)《国际会计准则与财务报告准则研究与比较》分总体和细致比较两部分比较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报告准则。刘霞(2006)《国内外有关生物资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了我国生物资产准则与国外主要国家生物资产准则的差异,并指出我国生物资产准则差异形成的原因。
所以,本文选择国际会计准则与中国会计准则进行比较研究,探究二者之间的形式差异和实质差异,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可行性路径提出自己的建议。在2001年3月8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正式的重组国际会计准则,并改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同时对于现行的准则进行了一个变革。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对于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最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与谁协调?如何协调?影响协调的因素是什么?存在哪些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和解决会计差异导致的会计报表的差异?为了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将会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以此作为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切入点。
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主要矛盾是如何与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内的协调结果—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协调,而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恰是应该做的基础工作。在总结两者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两者差异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促进协调的建议,可以说是研究会计准则国际协调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思路;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有助于拓宽思路,对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构建、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借鉴国际惯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我国会计体系准则与国际体系准则有助于在实务中明确认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我国规定在沪市和深市发行B股的公司必须遵守国际会计准则,发行H股的可以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准则。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异同着手进行分析,是了解国际会计惯例的较好途径,对于在实务中理解和调整按不同准则所编制会计报表的差异也有一定作用;就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差异问题,国内外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研究,但这些研究结论有的因为我国会计准则近年来的发展而显得有些过时,有的是因为只涉及某个或某几个项目二显得不够全面。因此,系统地研究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差异显得非常必要。
从上市公司实际情况看,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异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大,且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
根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1家公司披露的分别按照境内外会计准则编制的2002年度财务报告的统计结果,其中除了中新药业(新加坡上市)采用新加坡会计准则外,其余80家公司均采用香港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从统计结果看,81家公司会计准则差异总额为20.20亿元,占按中国准则计算的净利润的7.42%。而中国石化一家公司的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达19.59亿元,如扣除中国石化的影响,则其余公司会计准则差异占按中国准则计算的净利润的0.46%。可见,总体上2002年会计准则差异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不大。此外,2001年的会计准则差异占按中国准则计算净利润的9.42%,与之相比,2002年会计准则差异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有下降趋势。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让我们越来越关注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
题目
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1.选题的背景
当前,全球资本的流动日趋顺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会计作为一种通用的商用语言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使得我国必须考虑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因为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正影响着中国的企业,影响到企业的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