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绪论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
2、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普通话,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
3、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方言。
4、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通用的语言,方言是通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
5、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过程中,北京话有着特殊的地位。
6、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7、现代汉语的特点在语音方面有(1)没有复辅音(2)元音占优势(3)有声调。
8、日本语、朝鲜语、越南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语,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9、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
10、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促进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
11、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
二、单项选择题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C)方言的基础上产生的。
A、所有B、北京C、北方D、东北2、现代汉语构成新词所广泛运用的方法是(D)A、轻声、儿化B、简缩C、附加词D、词根复合法3、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D)A、形态B、虚词C、词序D、虚词和词序4、现代汉语汇中占绝大多数的是(B)A、单音节词B、双音节词C、三音节词D、多音节词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用“×”表示正确或不正确)1、普通话就是过去所说的“白话”或“官话”。
(×)2、口语和书面语在表达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3、粤方言并不等于广东话。
(√)4、民族共同语既然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就应该排斥其他方言中的成分。
(√)5、推广普通话意味着人为地消灭方言。
(×)6、普通话语音规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因此北京话中的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7、普通话词汇规范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并不排除其他方言中有用词汇进入普通话。
(√)8、普通话的语法规范是指典范的白话文作品中的所有用例。
(×)第二章语音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语音具有生理、物理、社会三方面性质,其中社会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ba shou(把手)与ba shou(罢手)的区别决定于声调。
3、各个方言区的人们运用普通话可以自由交流,没有任何障碍,这种现象决定于语音的社会属性。
4、按照汉语传统分析方法,一个音节可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
5、《汉语拼音方案》于1985年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它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等五部分。
方案的主要用途是给汉字注音,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6、语音是由人的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的意义的声音。
7、声调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普通话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8、普通话的声调有四类,它们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通常说成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统称四声。
这种声调的分类称调类。
9、普通话中又轻又短的调子叫轻声,这是一种音变现象。
10、声调同声母,韵母一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轻声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11、普通话音节结构齐全的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如,“jiǎng 讲”;不齐全的至少包括韵母和声调两个部分,如“ài 爱.”12、在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变调有上声的变调、去声的变调、“一、七、八、不”的变调。
13、“一”的本调是阴平(55),在去声前变阳平(35),在非去声前变去声(51)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14、“不”单念或在词句末尾时念去声(51),在非去声前仍读去声(51),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第三章文字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形音义的结合体,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2、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
距今有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了。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音文字,一类是表意文字,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语素文字。
4、现行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如果按照构成汉字偏旁的作用来划分,现行汉字可以称为意音文字。
5、汉字对邻国的文字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朝鲜、韩国、越南、日本等国过去都借用过汉字记录自己的民族语言,至今,日本、韩国等国家还在使用汉字。
6、联合国把我国的规范汉字作为工作用的六种文字之一,汉字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主要倾向是符号性越来越强,逐渐定型化、逐渐简化、表音化。
8、甲骨文是指殷商时代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金文主要指西周时代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9、现行汉字的结构可以从结构单位、书写顺序、造字法三方面进行研究。
汉字结构的构造单位有两级:笔画和部件。
10、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相离、相接、相交。
11、部首又称偏旁,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首字。
12、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积极制定了稳定地进行文字改革的方针,确定了简化汉字、推广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为当时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
13、汉字的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简化笔画,它按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一个是精简字数,它主要是废除异体字。
14、解放后我国在整理和简化汉字方面制订过《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简化字总表》、《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等几个表,初步建立了现代汉语用字的字形规范。
15、异体字是音同义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具有几种不同的读音,同音字则是几个字共有同一种读音。
16、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第四章词汇习题与答案一、填空题1、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语素;按音节划分,它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如山、水;双音节语素,如踌躇、琵琶;多音节语素,如哈尔滨、歇斯底里;按构词位置可分为不定位语素,如民、机;定位语素,如阿、初。
2、“蜘蛛”是单纯词中的双声联绵词,“蝙蝠”是非双声叠韵关系的联绵词,“从容”是叠韵联绵词。
3、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做单纯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4、单纯词的特点是:不管它有多少音节,都是只有1语素。
5、双音节单纯词主要包括联绵词、叠音词、音译词三种。
6、合成词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由词根加词根组成的合成词有复合式和重叠式两种形式。
二、判断题1、“中国要在2008年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句话里包括了18个语素。
(×)2、“学问”和“答问”都是短语。
(×)3、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词的形式相同,都是双音节词占优势。
(×)4、合成词都是由两个语素构成的。
(×)5、孩子的“子“和第一的“第”都是不定位语素。
(×)6、“爸爸”、“偏偏”、“星星”都是重叠式合成词。
(√)7、“老张”、“儿子”、“船头”中的“老”、“子”、“头”都是词缀。
(×)8、词义除包括概念意义之外,还包括语法意义、色彩意义。
(√)三、单项选择题1、语素是(C )。
A最小的语音单位B最小的意义单位C最小的语音语意结合单位D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意义单位2、沙发和沙子两个词( C )。
A都是单纯词B都是合成词C前者是单纯词,后者合成词D前者合成词,后者合成词3、“自来水管”、“管理”、“管你叫队长行吗”中三个“管”代表(C )。
A一个词B两个词C三个词D只代表音节,不代表词4、下列各组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是( A )。
A崎岖、吩咐、阑干、苗条、B悄悄、蟋蟀、枇杷、卢布、拮据C犹豫、乌托邦、详细、伶俐、朦胧D叮当、叮咛、摩托、喽罗、吩咐5、“忐忑”一词是(B )。
A叠加词B双声词C音译词D非双声叠韵词6、“鸳鸯”是( A )。
A联绵词一个语素B双声词一个语素C偏正式合成词两个语素D联合式合成词两个语素7、“西方国家”和“西双版纳”中的“西”( C )。
A都是语素B都不是语素C前者是语素后者不是语素D前者不是语素后者是语素四、多项选择题1.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以下每组中两词组成结构相同的是(ACD )。
A冰凉漆黑B人民秋收C春耕苦瓜D锋利年轻F花生瓜分2.下列五组成语,每组组成结构相同的是(AE )。
A叶公好龙愚公移山B赴汤蹈火包罗万象C老骥伏枥打草惊蛇D狼子野心扶摇直上E过河拆桥开天辟地3、下列加点的字属于词缀的是(AD )。
A零头B烟头C星仔D桌子E幼儿4、下列各词属于单纯词的是(BE )。
A基本B悄悄C驼绒 D 暖和 E 哈达5、下列的词属于单纯词的是(AC )。
A垃圾B紫外线C呼哧呼哧D卑豺狼6、从下面五组合成词中选出每组结构相同的三组(ACD )。
A理事起草B知音提高C打倒纠正D车辆枪支E马匹窗户五、改错题㈠、改正下列句子中用得不妥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
1、我今天下午要去买一包洋火。
2、小薛昨天用木条、硬纸做了一架十分灵巧的飞机模型,同学们看了啧啧赞叹,纷纷效尤。
3、忽听外面一声刺声的喇叭尖叫。
4、张主任在大会上讲话说:“我希望大家多多协帮我”。
5、我的小弟十分调皮,总被老师批评,爸爸和妈妈也不戴见他。
6、他是个拘泥的人,不喜欢随便与人交谈。
㈡、改正下列各句中用得不恰当的成语。
1、张老师对于今年的高考政策理解得很透彻,所以他居高临下地给我们全校的同学做了一场高考形式分析报告。
2、唱戏的一行三个人又到我们村子里来了。
晚上打开大队院子里的灯泡,灯火辉煌,一片通明。
3、他显得一蹶不振,我们都估计他又熬了一个通宵,因为我们看到他两眼布满了血丝,呵欠一个接着一个。
4、马厂长在会上结合形式作了重点发言之后,徐书记又作了重要的补充,他们两人一唱一和,把问题讲得十分透彻。
5、红军顺利通过横跨在深谷上的木桥之后,上级命令立即拆除木桥,来了个过河拆桥,把尾随的敌人挡在了对岸。
第五章语法习题与答案填空题1.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
2.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
3.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