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差异表现论文
摘要:南北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南北双方应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才能共同发展。
巴克尔说: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
由于我国南北方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南北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显著差异。
南柔北刚。
南方人和北方人在性格和文艺上存在差异,性格上的差别反映在很多生活习惯上,北方人豪爽,豪爽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喜欢喝酒,从古至今,历来如此。
李白《客中行》最后两句话是“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喜欢喝酒至把家乡都忘掉了,可见豪爽的程度。
这种差异还表现在文化方面,“杏花春雨江南,南曲如抽丝,古进西风冀北,北曲如抡枪。
”豪爽,豪迈。
北方唱戏热闹喧天,有些剧种干脆是“吼”出来的,如秦腔。
南方唱戏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
北剧讲究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历史剧。
南剧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
乐器也是一个重要的表现方面:南方人喜欢吹箫,吹箫的时候低头眯眼,余声绕梁,安静,这是吹箫的风格。
北方人则爱吹唢呐,扬头锐眼,高亢激昂,动作幅度非常大,可见南北方人的性格差异。
南婉北直。
北方气候寒冷,生活条件恶劣,人们的心思会被尽量
用于和自然斗争,和生存斗争。
因此他们的思想比较单一,质朴,直率,思维善于走直线,不爱拐弯抹角。
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于是北方人习惯于简单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他们身材高大,粗犷彪悍,性躁好斗,思想上比较保守,进步虽迟然得寸守寸,败之不易。
南方生活条件良好,人们的心思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会有大量剩余,于是他们会对自身和自然进行冥思,于是艺术,文学,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南方得到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养成了曲线思维的习惯,做事含蓄委婉。
南米北面。
南方人喜食米饭,北方人喜爱面食。
这种差异与南北方的气候和农业地域类型不同有关。
南方高温多雨、多水田,适合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生长,同时南方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也便于小农经营的水稻种植。
而我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多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
在此基础上,北方还形成了独特的面食文化,“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在山西,一般家庭妇女都能以面粉为原料加工数种面食。
南矮北高。
据统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这种差异与南北方气候及饮食习惯有关。
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
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
另外,北方食物生长周期长,积累的有机物丰富,有利于身高生长。
南方食物生长周期短,积累的有机物有限,相对来说,不利于身高生长。
南繁北齐。
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
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
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以北京话(满语)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强。
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
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一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二则我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
南经北政。
从总体来看,南方经济发达,北方政治活动活跃。
“北方出当官的,南方出经商的”,这两句话较好地反映了南北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心态。
从历史角度来看,秦、汉、唐定都长安(今西安),元、明、清定都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又被定为首都,因此,北方历来是我国政治中心。
南方受西方科学文化影响早,促进南方经济飞跃发展,使南方在经济文化上的优势不断加强。
“十年中国看深圳,千年中国看西安”也渗透着这样的道理。
南轻北重。
我国北方以重工业为主,南方轻工业相对比较发达。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北方煤炭、石油、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因而发展采矿、冶金、机械制造等重工业。
而东南沿海地区资源和能源贫乏,但交通便捷、资金技术力量雄厚,经济发达,所以便扬长避短,发展原料、燃料消耗少的轻工业。
南水北陆。
南方水上交通发达,北方主要靠陆上交通,原因是南
方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表河网密布,适合水上运输,长江、珠江航运便利。
而北方多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地表大江大河少,第二大河黄河也因泥沙含量大使航运价值大大降低,但北方地势相对平坦,适合公路、铁路等陆上交通方式。
南尖北平。
南方屋顶高而尖,北方屋顶矮而平,原因是南方的气候炎热,降水量大,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
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又保暖,同时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
总之,南北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造成的原因也很复杂,其中,地理因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南北双方应正视这种差异的存在,实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才能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Robert.J.Mecalla,1992,与港口相关的自由区的地理扩散,地理译报,(J):6-65,52.
[2] 林汉川等.大开放:中国走向世界[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3,16-18.
[3] 陈永忠、卿涛.财经科学[J].1996(2):36-38.
[4] 何兴刚.上海浦东开发战略问题初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1,7(l):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