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注射模设计(1-2-3-4节)

第四章注射模设计(1-2-3-4节)


感性认识 (四)
模具零件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感性认识 (五)
组装过程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感性认识 (六)
剖面示意图
4.1
安装在注射机上的注射模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感性认识 (七)
辅助零件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感性认识 (八) 导柱
4.1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1.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无关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开模行程
பைடு நூலகம்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开模行程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开模行程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示。
mmax
m公
1 f 2 2 f1
f1:实际使用塑料的体积压缩比,由实验测定;
f2:聚苯乙烯的压缩比,一般取2。
2.注射量的校核
nV塑 V浇 0.8V公
nm塑 m浇 0.8m公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2 注射压力的校核
p公 p0
表4-1 部分塑料所需的注射压力 p0 /MPa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1 分型面的形式
平面、曲面、阶梯、斜面、哈夫、组合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1 分型面的形式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1 分型面的形式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1 分型面的形式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1 分型面的形式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1 分型面的形式
浇口套
导柱 支撑板 推杆固定板 推板 动模座板
4.1
单分型面模具三维结构
4.1
2. 双分型面注射模
4.1
2. 双分型面注射模
4.1
2. 双分型面注射模
4.1
2. 双分型面注射模
4.1
双分型面模具的模架
流道板
4.1
双分型面注射模
4.1
双分型面注射模
双分型面注射模视频
4.1
3. 带活动镶件的注射模
③有运动件时,行程须满足脱模要求,有多个运动件时, 要注意相互之间不能产生干涉; 3)充分考虑螺钉、冷却水及推出装置为了使模具能达到较 好的冷却效果。 4)模具长宽比例是否协调
4.4 型腔数目的确定与排列形式
②按大塑件靠近主流道,小塑件远离主流道的方式排位。
4.4 型腔数目的确定与排列形式
4.4.2 多型腔的排列
5)型腔压力平衡。
4.4 型腔数目的确定与排列形式
4.4.2 多型腔的排列
(2)从模具结构角度需考虑以下几点 1)满足封胶要求排位应保证流道、浇口套距定模型腔边缘 有一定的距离,以满足封胶要求。 2)满足模具结构空间要求排位时应满足模具结构件,如楔 紧块、滑块、斜推杆等的空间要求。同时应保证以下几点: ①模具结构件有足够强度; ②与其它模架零件无干涉;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1 分型面的形式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1) 符合塑件脱模的基本要求,分型面位置应设在塑件脱模 方向最大的投影边缘部位;
(2) 分型线不影响塑件外观; (3) 确保塑件留在动模一侧; (4) 确保塑件质量; (5) 分型面选择应尽量避免形成侧孔、侧凹; (6) 满足模具的锁紧要求; (7) 合理安排浇注系统,特别是浇口位置; (8) 有利于模具加工。
(2)对双分型面注射模,可按下式进行校核:
Sk H m H1 H2 a (5~10)
Sk H m H1 H 2 (5~10)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3.
H侧 H1 H2
Smax H侧 (5~10)mm
H侧 H1 H2 Smax H1 H 2 (5~10)mm
(1)对单分型面注射模
Smax H1 H 2 (5~10)mm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2)对双分型面注射模
Smax H1 H 2 a (5~10)mm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6 开模行程校核
2. (1)对单分型面注射模:
Sk H m H1 H 2 (5~10) Sk Hm H1 H2 a (5~10)
塑件特点


(Mpa)
容易成型塑件
PE、PP、PS等薄厚均匀的日用品、容器类
25
一般塑件
在模温较高下,成型壁薄容器类
30
中等黏度塑料及有精度要求的塑件 ABS、POM等有精度要求的零件,如壳体等
35
高黏度塑料及高精度、难充型塑料
高精度的机械零件,如齿轮、凸轮等
40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4 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塑料
厚壁件(易流动)
注射条件 中等壁厚件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ABS 聚甲醛 聚酰胺 聚碳酸酯 有机玻璃
70~100 100~120 80~100 80~110 85~100 90~101 100~120 100~120
100~120 120~150 100~120 100~130 100~120 101~140 120~150 110~150
(1)模板规格与拉杆间距的关系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2)定位圈与注射机固定板的关系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3)注射机的喷嘴与模具的浇口套(主流道衬套)关系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3)注射机的喷嘴与模具的浇口套(主流道衬套)关系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3)注射机的喷嘴与模具的浇口套(主流道衬套)关系
难流动的薄壁窄浇口件
120~150 >150
120~150 130~150 120~150
>140 >150 >150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3 锁模力的校核
4.2 注射模与注射机的关系
4.2.3 锁模力的校核
F锁 F胀 P腔 A分
表4-2 常用塑料注射时型腔的平均压力 MPa
一般用于小型注射机上模具的分型面的宽度为10mm; 中型注射机上模具的分型面的宽度为为25mm; 大型注射机上模具的分型面的宽度为50~75mm。
4.4 型腔数目的确定与排列形式
4.4.1 型腔数目的确定
1. (1)根据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确定型腔数目
(nA1 A2 )Pm F
n F pm A2 pm A1
(2)根据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确定型腔数目
n (0.8G W2 ) W1
(3)根据制品精度确定型腔数目
L s (n 1)L s 4%
n 25 24
s L
4.4 型腔数目的确定与排列形式
4.4.1 型腔数目的确定
2.根据经济性确定型腔数目
模具费用为: X M nC1 C0
4.1
4.1.3 注射模的分类
1.单分型面注射模
4.1
单分型面注射模动作模拟(平面)
4.1
单分型面注射模动作模拟(平面)
4.1
单分型面模具工作过程
4.1
单分型面模具实物外形
4.1
单分型面模具实物外形
4.1
单分型面模具实物外形
4.1
单分型面注射模标准模架的组成
定座模板 定模板 动模板 复位杆 垫块
第4章 注射模具设计概论
4.1 4.2 4.3 4.4 塑料模具的标准化及标准模架的选用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感性认识 (一)
一模一腔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感性认识 (二)
一模一腔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感性认识 (三) 模架
4.1
4.1.1 注射模的结构组成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选择示例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选择示例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选择示例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分型面选择示例
4.3 分型面的选择
4.3.2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注射成型费用为:
yt
XS

N( ) 60n
总成型加工费用为: X X M X S
X

N
(
yt 60n
)

nC1
C0
dX / dn 0
N ( yt )( 60
1 n2
)
C1

0
Nyt n
60C1
4.4 型腔数目的确定与排列形式
4.4.2
1.多型腔排列一般原则 (1)从注射工艺角度需考虑以下几点: 1)流动长度 2)流道废料 3)浇口位置 4)进料平衡 ①按平衡式排位
4.1
4 .带有侧向抽芯的注射模
带侧向抽芯的注射模.swf
4.1
5. 自动脱螺纹的注射模
4.1
6 . 推出机构设在定模一侧的注射模
4.1
7 . 热流道凝料注射模
4.1
7 .热流道凝料注射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