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春秋争霸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春秋争霸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春秋争霸练习题及答案第3课《春秋争霸》典型练习夯实基础典型题 1、“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2、孔子根据鲁国的历史编写了《春秋》后就以春秋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春秋开始于()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476年 C.公元前771年 D.公元前770年 3、河南洛阳是著名的古都,下列朝代曾以它做为都城的是() A.夏朝 B.西周 C.春秋 D.西汉 4、春秋时期,第一位君主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5、春秋时期,第一个当上霸主的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秦穆公 6、齐桓公即位以后,不计较个人恩怨,用以为相的是他的宿敌() A.伊尹 B.姜尚 C.管仲D.鲍叔牙 7、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 A.改革币制 B.改革内政 C.发展和平 D.改革军制 8、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争是() A. 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平之战 9、城濮之战中交战的双方是() A.齐楚 B.晋楚 C.吴越 D.吴楚 10、楚庄王向东周大臣探问王宫里的九鼎有多重,表现了() A.他比较喜欢九鼎 B.他想按照王宫的九鼎进行仿做 C.九鼎是诸侯能够争霸的必需品 D.他想夺取周王权力 11、成语“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显示了下更哪一个诸侯王的野心() A.齐桓公 B. 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12、春秋末期,吴王阖闾改革内政,使吴国实力大大增强,他任用著名的军事家是() A. 管仲 B.孙武 C.孙膑 D. 伍子胥 13、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是()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阖闾 D.勾践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 14、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分裂趋势加强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15 、下列关于春秋时期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春秋是东周王朝的一个分期 B.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结束于公元前476年C.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 D.春秋时期“霸主”取代了周天子 16、关于春秋争霸战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B.争霸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C.争霸的实质是为了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D.争霸的结果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也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17、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周天子都派人参加,这说明了() A.这两个诸侯国得到了小诸侯国的拥护 B.周天子非常尊敬这两个诸侯国的国君 C.这两个诸侯国有很大的地位 D.他们的霸主地位得到了周天子的确认 18、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B.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管仲的改革壮大了力量创新题 19、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

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国 B.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C.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的义务 20、“中兴之主、五霸之首”应指的是下列春秋时期的哪位霸主()[来源:] A.齐桓公 B. 楚庄王 C.晋文公 D. 宋襄公 21、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苦思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这位国君是() A.吴王夫差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

军吏曰:“以君避臣,辱也。

且楚师老矣,何故退?”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无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

” 材料二: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4年继位。

登位三年,不发号令,终日郊游围猎,沉缅声色,并下命:“有敢谏者,死无赦!”大夫伍参冒死进谏,逢庄王左抱郑姬,右抱越女,坐钟鼓之间。

伍参请猜谜语“有鸟止于阜,三年不飞不鸣,是何鸟也?”庄王答:“三年不飞,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请回答:(1)两则材料反映了春秋时哪两位霸主的争霸情况?(2)请你指出两则材料中所包含的成语典故。

并试着解释出成语的含义来。

(3)这两位霸主的争霸战争都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战役,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战役的地点来。

(4)有关这两位霸主,试着通过网络或相关资料再写出一些成语典故。

(至少两个)[来源:学*科*网Z*X*X*K] 拓展探究典型题综合题 23、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①楚庄王饮马黄河②城濮之战③勾践灭吴④葵丘会盟A.③①②④B.④②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① 24、春秋时期,齐、晋两国能够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是()①政治上,改革内政②经济上,发展生产③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④用人上,都有贤相辅佐,如管仲、伍子胥⑤都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号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③④⑤ 25、下列春秋时期的成语与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退避三舍――晋文公B.楚庄王――一鸣惊人 C.吴王夫差――问鼎中原D.勾践――卧薪尝胆26、阅读下列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指诸侯)。

请回答:(1)“平王立,东迁于洛邑”是在哪一年,标志着哪一时期的开始?(2)材料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情况?(3)“政由方伯(指诸侯)”,请你举出五个具体的例子。

(4)请你试着分析一下“诸侯强并弱”所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功也。

――孔子请回答:(1)“管仲相桓公”发生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为什么能出现“霸诸侯,一匡天下”的现象?(2)材料一中的“管仲相桓公”是如何“相”桓公的?(3)材料二中“桓公九合诸侯”指的是什么事?“不以兵车”应得益于管仲的什么策略?请结合实例说明。

(4)通过齐桓公称霸的事件,从中你能提到哪些启示?探究题 28、《史记》记载:在春秋时期的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被扣留在吴国多年,后来才返回越国。

他忍辱负重,总结教训,下决心要让越国振兴起来。

勾践亲自到田里耕作,吃简单的饭食,穿粗麻布衣服。

相传,他还在座位帝县挂一只苦胆,经常尝尝胆的苦味,并问自己:“勾践,你忘记战败的耻辱了吗?”他动员全国百姓加紧生产,重新组织和训练军队,任用贤才协助他治理国家。

经过十年多的磨砺之后,他抓住一个好的时机,大举进攻吴国的都城。

越国终于灭掉了吴国,吴王夫差自杀。

请回答:(1)此材料及图片,介绍了哪一个成语典故?(2)你认为“卧薪尝胆”这个成语同历史真实有没有出入?(3)根据材料总结出越王勾践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治理国家?(4)他抓住一个好的时机指的是什么?(5)越王勾践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来源:Z。

xx。

][来源:Z§xx§]聚焦中考典型题 29、(2005年咸宁市)春秋时期,各国争霸,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种种灾难②小国被灭,出现了一些大国,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③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④争霸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30、(2004年浙江省)《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新兴地主武装夺权,奴隶制崩溃D.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 31、(2004年青岛市)我们可爱的家乡青岛,在春秋时期属齐国管辖。

齐国在齐桓公统治时期国力强盛,主要是因为重用了一位贤相,他就是()A、管仲 B、李斯 C、魏征 D、寇准 32、(2004年山东模拟)春秋时期,与齐桓公称霸中原有密切关系的政治策略是() A.退避三舍B.尊王攘夷C.卧薪尝胆D.围魏救赵开放研究典型题 33、历代英明的统治者都很重视选官用人,懂得“致安之本,惟在得人”的道理。

请阅读下面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

襄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国。

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

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

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小白射去。

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

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即发令要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办罪。

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

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请你结合管仲与齐桓公称霸的关系谈一谈对你的启示。

34、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春秋时期群雄并起的年代,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你将会效仿哪一位霸主,在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成就自己的霸业呢?参考答案夯实基础典型题 1、D 2、D 3、C 4、D 5、A 6、C 7、A 8、A 9、B 10、D 11、B 12、B 13、D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 14、B 15、D 16、B 17、D 18、D 创新题 1 9、A 20、A 21、D 22、(1)晋文公和楚庄王。

(2)退避三舍和一鸣惊人。

退避三舍,意思是后退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不敢与争。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3)城濮和�(4)老马识途和问鼎中原[来源:学科网ZXXK] 综合题 23、B 24、B 25、C 26、(1)公元前770年,春秋的开始。

(2)反映了当时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3)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4)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加快统一的步伐,促进了民族融合。

27、(1)春秋时期。

因为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要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2)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

(3)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派人送去礼物表示慰问,齐桓公成为霸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