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99、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有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B)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D)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200、以下陈述中正确的是( AB )。
(A)精神障碍患者的一心理活动并不一定都是异常的(B)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必须要接受系统治疗(C)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活动一定都是偏离常态的(D)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异常颁通过一心理咨询矫正201、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BC ).(A)变态心理的定义(B)变态心理的种类(C)异常心理的特点(D)异常心理的转归202、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 )。
(A)明确提出了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科学判断(B)是东方科学发展的产物(C)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有关(D)始于公元前400年203、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 AD )。
(A)把一心理异常现象扣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B)变态心理只能使用神经科学进行解释(c)变态心理学渐渐融入精神病学(D)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204、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 ABCD )。
,(A)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渡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B)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发展“固著”(c)性心理的“退化”或“目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D)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发展受到挫折205、巴甫洛夫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的基本概念包括( BD ),(A)消退(B)兴备(c)分化(D) 抑制206、正常心理活动能保证我们( ACD )。
(A)顺利适应环境(B)维持生理机能(c)进行人际交往(D)认识客观世界207、正常心埋与异常心理的标准化区分原则包括( AB ).(A)内省经验标准(B)社会适应标准(c)人格的稳定性(1))主客观相统一208、根据区分心理活动正常与异常的社会适应标准,正常人的行为一般应该(ABC )。
(A)符合社会准则(B)能按照社会认可的方式行事(c遵守道德规范(D)能完成社会要求的各种活动209、按“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 ABD )(A)主一客观世界统一原则(B)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C)情感与理智协调原则(D)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210、“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是指( ABD )。
(A)自我意识对身体状态的反映(B)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c)对“自我概念”的扭曲(D)“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211、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ABD )。
(A)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征状基本消失以后(B)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C)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D)必须密切地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212、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
(A)感知综合障碍(B)感觉障碍(c)躯体障碍(D)知觉障碍213、关于“感觉障碍”的类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感觉过敏(B)内感性不适(c)外感性过激(D)感觉减退214、根据幻觉涉及的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类型包括( ABC )。
(A)幻听、幻视(B)幻嗅、女昧(C)幻触(D)内脏性幻觉215、根据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幻觉可以分为( BC )。
(A)内脏幻觉(B)真性幻觉(c)假性幻觉(D)躯体幻觉216、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 ABD )。
(A)心因性幻觉(B)功能性幻觉( c)假性幻觉(D)思维鸣响217、关于思维鸣响,正确的说法包括(AD)(A)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幻觉(B)认为别人能知道自己没表达的思想(c)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妄想。
(D)能听到自己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内容218、下列描述中符合“感知综合障碍”的含义的是( ACD )。
(A)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走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B)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c)感觉周围的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D)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219、思维形式障碍包括( BD ):(A)强迫观念(B)思维插入(c)思维鸣响(I))思维贫乏220、下列表现中符合“思维奔逸”的主要表现的是( ABCD )(A) 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B)思维活动量增加(c)思维联想速度加快(D)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221、“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 BD )(A)思想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B)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c)对问题的思考吃力,反应迟钝(D)给人感觉惠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222、强制性思维的主要特点是( AD )。
(A)思潮丈量涌现并不受意愿支配(B)某种观念反复出现而无法摆脱(c)思维的内容与环境保持联系(D)思潮的内容往往杂乱多变223、妄想是( ABC )。
(A)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表现为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B) 一种具有自我卷入性,以自己为参照系的病性思维(c) 一种建立在毫无根据的设想的基础上并违背逻辑的思雏(D) 一种表现为用普通概念来表示某些特殊含义的思维224、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它的主要特点有( AC )。
(A)对荒唐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讲道理、进行教育以及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结论(B)与人交谈中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丁当地回答问题,在谈话中夹杂了不必要的细节(C)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D)以一些普通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不经自己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225、“原发性妄想”的主要特点有(ABCD )。
(A)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B)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c)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D)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226、原发性妄想的形式包括( BC )。
(A)妄想感觉(B)妄想知觉(c)妄想心境(D)妄想焦虑227、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CD )。
(A)强迫性穷思竭虑属于强制思维(B)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C)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D)强迫性对立观念属于强迫观念228强迫观念的主要表现是( AC )。
(A)某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出现在脑海中(B)不受意愿支配的思潮涌现在脑海中(c)知道没有必要并努力摆脱,但无法摆脱(D)内容与周围环境无任何联系且杂乱、多变229、关于“超价观念”,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CD )。
(A)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B)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C)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D)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230、关于“注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CD )。
(A)注意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B)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有重要意叉(c)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池(D)智能活动也需要注意的参与231、下列情况中,符合“瘸呆”的特点的是( BC )(A)先天大脑发育不良(B)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下降或丧失(c)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f))意识常常不能保持清醒232、“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具有( ABD )的特点。
(A)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B)主动地叙述自己的病情(c)可观察的行为变化(D)主动地要求治疗233、“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理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 ACD )(A)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B)判断是否与心理应激相关(c)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D)判断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234、情绪的表现包括( ABD ) .(A)自我评价过低(B)自信心不足(c)内心体验缺乏(D)愉快感缺失235、德国精神病学家bebsattel说过,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耍的,所以一定程度的焦虑是有用的和可取的,这是因为( ABCD )(A)焦虑是对生活持冷漠态度的对抗剂(B)焦虑是自我满足而停滞不前的预防针(c)焦虑促进个人的社会化和对文化的认同(D)焦虑推动着人格的发展236、弗洛伊德将焦虑分为(ABD )等类型。
(A)道德性焦虑(B)客体性焦虑(c)心因性焦虑(D)神经性焦虑237 、A Lewis (1967)基于文献复习和临睐实践,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 ABCD )的特点。
(A)焦虑情绪指向未来(B)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C)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快的和痛苦的体验(D)躯体不适感、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238、我们把焦虑情绪稍加归并和简化后,焦虑症状主要包括(BCD )。
(A)明显的人格障碍(B)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的情绪体验(C)精神运动性不安( D)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239、病理性焦虑的主要表现包括( ABD )。
(A)无名焦虑(B)精神运动性不定(c)抑郁情绪(D)自主神经系统症状240、意志缺乏者的临床症状包括( CD ):(A)精神活动不协调(B)自知力不完整(C)缺乏应有的主动性(D)生活极端懒散241、精神运动性兴奋常K分为( AB )。
(A)协调性(B)不协调性(c)先天性(…后天性242、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的表现包括( ACD )。
(A)行为增多(B)意志减退(c)行为可理解(D)动作有目的243、刻板动作的特点是(AC )。
(A)反复地重复某一动作(B)动作违背个人意愿(c)常伴随有刻板的言语(D)能体验到内,心痛苦244、关于紧张症性综合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CD )。
(A)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B)紧张性木僵可单独出现(c)紧张性兴奋可单独出现(D)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245关于“强迫动作”,下列表述中止确的是( ABC )、(Al患者感到痛苦,但又无法摆脱(B)多见于强迫症(c)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D)多见于精神分裂症246、“强迫动作”包括(BC )。
(A强迫性意向(B)强迫检查(c)强迫性洗涤(D)强迫性穷恩竭虑247关于“精神分裂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 )。
,(A)是一组器质性障碍症候群(B)患病期的患者基本丧失自知力(c)患者的情绪、情感以及行为极其脱离现实(D)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一致248、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 AC )。
(A)自如力受到破坏(B)智能低下(c)精神活动不协调(D)意识障碍249、抑郁发作的特点是( AC )。
(A)情绪低落(B)思维混乱(c)动作减少(D)感觉过敏250、根据神经症的定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