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讲 流通加工与包装管理(一)

第十讲 流通加工与包装管理(一)



3、流通加工作业排序方法

(3)综合规则
将上述两种规则综合使用的方法。 步骤:A.先根据最早预定交货期规则, 安排一个最大延期量为最小的方案。 J4 --- J2----J3---J6--- J1---J5
B.计算完成所有任务总时间。34(d) C.查出初始方案中预定交货期大于等于 总时间的加工任务,按最短加工时间规 则,把加工时间最长的排在最后。J5 D.暂舍去已排定的J5,剩下J4--J2--J3--J6-J1回到第B.步。 E.最后排定的顺序为:J4--J3--J6--J2-J1--J5

单体速冻机
五、流通加工的作业排序与任务分配
(一)流通加工的作业排序 1、流通加工作业排序的定义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分配给各个加工单位 的生产任务,根据加工工艺和负荷的可 能性,确定各加工单位流通加工作业开 始的时间、作业结束时间,并进行作业 顺序编号。

2、评价流通加工作业排序的主要指标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
根据顾客的需要,在流通过程中对产品 实施的简单加工作业活动(如包装、分 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 装等)的总称。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和特点


2、特点
(1)流通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更好的满足用户 的多样化需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质量 和效率。 (2)流通加工的对象,主要是进入流通领域的 商品,包括各种原材料和成品。 (3)流通加工一般是简单的加工和作业,是为 了更好地满足需求而对生产加工的一种补充。 (4)流通加工,是由从事物流活动并能密切结 合流通需要的物流经营者组织的加工活动。

三、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1、主要作用
(1)流通加工有利于生产者提高生产效率、 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2)流通加工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 (3)流通加工可以提高加工设备利用率和劳 动生产率。 (4)流通加工可以提高各种运输手段的运用 效率。 (5)流通加工可以完善商品功能,提高经济 效益。



采用集中下料,则可考虑采用合理套裁,经分 析每根规格棒材可有下面7种裁法,如表所示。 为了得到各100根材料,需混合使用各种裁法。 假设集中下料需7种裁法的原材料分别为:X1、 X2、X3、X4、X5、X6、X7。 目标函数:minS=0.1X2 + 0.2X3 +0.3X4 +0.8X5 +1.1X6 +1.4X7 约束条件: X1+2X2+X4=100 2X3+2X4+X5+3X6=100 3X1+X2+2X3+3X5+4 X7=100




三、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和形式


2、形式
(1)以保存产品为主要目的的加工; (2)为适应多样化需要的流通加工; (3)除去杂质的加工 ; (4)为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损失的流通 加工; (5)为提高产品利用率的加工; (6)生产延伸的加工; (7)为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更加合理 的流通加工; (8)为实现配送的流通加工。

任务编号 所需加工 时间ti 计划完成 时间Fi 预定交货 期di 交货延期 量Di
J4 7 7 8 0
J3 2 9
J6 3 12
J2 8 20 22 0
J1 5 25 26 0
J5 9 34 34 0
合计 — 107 —
备注 —
F=17.8
D=0
23 24 0 0
0
4、两个工作地的流水型排序问题

各项加工任务的加工工时表
任务编号 A工作地tiA B工作地tiB J1 6 9 J2 8 12 J3 12 5 J4 3 4 J5 6 4
4、两个工作地的流水型排序问题
按照约翰逊—贝尔曼规则的排序步骤:

(1)检查tiA、与tiB 各数值,找出其中最小值(若有几个 最小值,可以根据第2步骤选择先后顺序。) (2)找出的最小值若属于tiA行的一项任务,则该任务应排 为先加工,否则,排为后加工。 (3)将已排定的任务暂取掉,再重复(1)(2)步骤,直 至全部加工任务排定为止。 本案例任务最终排序结果为:J4 — J1 — J2 — J3 — J5

n
i 1
3、流通加工作业排序方法
(1)最短加工时间规则:按加工任务所需 加工时间长短,从短到长按顺序排列, 数值最小者排在最前面加工,最大者排 在最后面加工。

案例1:设某班组利用某一大型设备进行 6项流通加工任务,所需时间及预定交货 期如下表所示:

各项任务的加工时间及预定交货期
单位:(d)
(二)流通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 (3)再逐列缩减矩阵。现在的矩阵每一 行都有0,但每一列不全有0。第三列中 各元素均减去最小元素2得到如下矩阵: 0 7 1 4 10 0 7 4 3 4 0 0 0 11 7 5

续:
(4)检查是否可以分配。采用0元素最 小覆盖线的检验法,当覆盖线的维数等 于矩阵的阶数时,则最优方案已经找到。 此时只有三条覆盖线,尚未找到最优方 案。 (5)为增加0元素进行变换。找出没有 覆盖线的行与列中的最小元素。本例是1, 将不在覆盖线上的元素都减去1,而在有 两条覆盖线的交点上的每一个元素都加 上1,其余元素不变。

(二)流通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 采用匈牙利的步骤如下: (1)列出矩阵 3 10 14 4 13 14 4 15

6 13 12 13
7 8 10 9
(二)流通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



(2)逐行缩减矩阵。在每一行中选择一个最 小元素,然后将每一行中的各元素均减去这个 最小元素。本例中各行最小元素分别是:3、4、 10、4。 0 7 3 4 10 0 9 4 3 4 2 0 0 11 9 5
二、流通加工产生的原因
1、流通加工弥补了生产加工的不足 –(1)生产的集中化形成产需之间的隔离, 需要流通加工衔接产需环节; –(2)生产追求的标准化与消费追求的个性 化之间的矛盾,可以采用流通加工方法得以 解决。 2、流通加工方便了用户。 3、流通加工为流通部门增加了收益。 4、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总成本也是流通 加工形式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案例:



假设生产现场甲、乙、丙三个部门分别需要2.9 米、2.1米、1.5米的棒材各100根。已知供应商 提供的棒材规格为7.4米。现在比较分散下料与 集中下料所需的原材料数量。 分散下料: 甲:7.4÷2.9≈2,100÷2=50(根) 乙:7.4÷2.1≈3,100÷3=34(根) 丙:7.4÷1.5≈4,100÷4=25(根) 合计:50+34+25=109(根)

(二)流通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
0 10 4 0
7 0 5 11
0 6 0 6
3 3 0 4
(二)流通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 (6)重新检查覆盖线。重复(4)的做 法,经检查已可以分配。 (7)确定最优方案。按0元素所占位置 进行分配,可得最优流通加工任务分配 方案,即完成任务用的总工时最小的分 配方案。
表 棒材的七种裁法
(1) (2) (3) (4) (5) (6) (7)
2.9米 2.1米 1.5米 3 1 1 2 2 2 1 2 1 3 3 4
合计 料头
7.4 0
7.3 0.1
7.2 0.2
7.1 0.3
6.6 0.86.3 1.16.0 1.4




利用单纯型法,得到的结果是: X1=30 X5=0 X2=10 X6=0 X3=0 X7=0 X4=50 原材料最少需要根数为30+10+50=90(根) 经计算集中下料比分散下料可节省原材料 17.4%,由此说明了流通加工产生的经济效果。

(1)最大流程:在某工作地完成加工的 各项任务所需流程之和;
Fmax min

(2)平均流程:在某工作地完成加工的 各项任务平均所需经过的时间;
1 n F Fi n i 1
min
2、评价流通加工作业排序的主要指标
(3)最大延期量:指如果任务的完成时 刻Ci已超过交货时刻di,则形成交货延期 Di=Ci- di ,最大延期量 Dmax=max {Di}. Dmax min 1 n (4)平均延期量: D Di
(二)流通加工任务分配方法--匈牙利方法
案例3 有4项流通加工任务分给4个小组去完成,各小组 完成不同任务需用不同的加工时间。 各小组完成不同加工任务的工时表

任务(1) 任务(2) 任务(3) 任务(4)
A B C
D
3
10
6
7
14 13
4
4 14
15
13 12
13
8 10
9
步骤:
(1)列出矩阵。 (2)逐行缩减矩阵。 (3)再逐列缩减矩阵。 (4)检查是否可以分配。 (5)为增加“0”元素进行变换。 (6)重新检查覆盖线。 (7)确定最优方案。
F =15.5
D =2
加工排序的方案是:J3—J6— J1— J4— J2— J5 最大加工流程时间:Fmax=93(d) 平均加工流程时间:=15.5(d) 最大交货延期量:Dmax=9(d) 平均交货延期量:=2(d) 优点:节约流动资金占用,减少厂房、仓 库及加工作业面积和节约保管费用。 缺点:可能存在着交货延期问题。
两个工作地有多种流通加工任务,存在着工艺顺序 问题。 对于n项任务在两个工作地加工,且加工工 艺顺序相同,即为流水型排序问题。对于此类问题 可以用约翰逊—贝尔曼规则求解。 案例2:设有Ji(i=1,2,3……,5)为5项流通加 工任务,均需先在A工作地,而后再在B工作地,各 项加工任务在A、B工作地加工的工时列在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