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跨境货物包装与流通加工业务
第三章 跨境货物包装与流通加工业务
LOREM IPSUM DOLOR
第一节 跨境货物的包装业务
▲
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包装是说明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装条件是买卖合同中的一项主要条件。按照某些国 家的法律规定,如果卖方交付的货物未按约定的条件 包装,或者货物的包装与行业习惯不符,买方有权拒 收货物。如果货物虽按约定的方式包装,但与其他货 物混杂在一起,买方即可以拒收违反规定包装的那部 分货物,甚至可以拒收整批货物。由此可见,搞好包 装工作和按约定的条件包装,具有重要意义。
▲
▲
▲ ▲
(二)运输包装的标志标准、清晰 1、运输标志
▲
▲
2、指示性标志
3、警告性标志
运输标志(又称唛头) 目的地的名称或代号
收货人、发货人的代号
件号、批号
此外,有的运输标志还包括原产地、合同号、许可证号 和体积与重量等内容。
指示性标志 这种标志是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 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都是以简单醒目 的图形和文字在包装上标出,故称之为注意标 志。 在运输包装上标哪种标志,应根据商品性 质正确选用。在文字使用上,最好采用出口国 和进口国文字,单一般使用英文的居多。
商业包装功能
定量功能
按单位定量,形成基本单位或与此目 的相适应的单件 容易识别
标识功能
创造
便利功能
具有广告效应,唤起购买欲望
促销功能
设计和制作商业包装的要求 便于陈列展示
便于识别商品
便于携带及使用 要有艺术吸引力
这里应注意的是,在有些情况下运输包装 同时又是商业包装,例如装水果的纸箱属于运 输包装,连同箱子出售时,也是可以认为是商 业包装。为使运输包装更加合理并能够促进销 售,在有些情况下,也可采用商业包装的办法 来做运输。如有些家电用品就是兼有商业包装 性质的运输包装。
内部包装 内部包装是指将逐个包装的物品归并为一个或两 个以上的较大单位并放进中间容器里的状态和技术, 其中也包括为保护里边的物品,在容器里放入其他材 料的状态和技术。
外部包装 外包装是指从运输作业的角度考虑,为了对物品加 以保护并为方便搬运,将物品放入箱子、袋子等容器 里的状态和技术。包括缓冲、固定、防湿、防水等措 施。
▲ ▲
一、包装的含义及其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与作用 包装( packaging )是在物流过程中为保护产品、方便 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 辅助等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封标志的工作的总称。 简而言之,包装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
▲ ▲ ▲
(一)包装与其他功能要素的关系 一方面,国际物流系统的功能构成要素大都与包装有关。 1 、包装与运输的关系:如用手工搬运,即应按人工可以胜 任的重量单位进行包装。如果装运过程中全部使用叉车,就 无须包装成小单位,只要在交易上允许,则可尽量包装成大 的单位,可以以吨为单位运输,如柔性集装箱容器; 2 、包装与储存保管的关系:货物在仓库保管时,如果码放 得高,则最下面货物的包装就应能承受压在其上的货物的总 重量。以重量为 20 千克的货箱为例,如果货物码放 8 层,最 下边箱子的最低承重应为 140千克; 另一方面,跨境物流系统其他功能要素受包装的制约。如果 用只想包装运输 , 则必须用集装箱运输,如设计智能承受码 放 8 层的包装,就是仓库再高也智能码放 8 层货物,这样就 可能无法有效地利用仓库空间。
警告性标志 警告性标志又称危险品标志。在运输包装 内装有爆炸品、易燃物品、有毒物品、腐蚀物 品、氧化剂和放射性物质的危险货物时,都必 须在运输包装上标打用于各种危险品的标志, 以示警告,使装卸、运输和保管人员按货物特 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保护物资和人身的 安全。
▲
(三)从跨境物流总体角度出发,用科学方法确定最 优包装 产品从出厂到最终销售目的地所经过的流通环境条件, 如装卸条件、运输条件、储存条件、气候条件、机械 条件、化学和生物条件等都对包装提出了要求。从现 代物流的观点看,包装合理化不单是包装本身合理与 否的问题,而是整个物流合理化前提的包装合理化。 例如,不同装卸方法决定着不同的包装;在确定包装 时,应根据不同的保管条件和方式而采用与之相适合 的包装强度;远洋运输、国际铁路运输、国际航空运 输、国际多式联运等不同的运输方式对包装都有着不 同的要求和影响。
▲ ▲
(一)满足国际贸易对运输包装的要求 国际贸易对商品运输包装的要求比国内贸易更高,它 必须适用商品的特性,适应不同运输方式的要求,考 虑有关国家的法律规定和客户的要求。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以及文化擦差异 的存在,对商品的包装材料、结构、图案及文字标识 等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美国规定,为防止植物病 虫害的传播,禁止使用稻草作为包装材料,如被海关 发现使用稻草作为包装材料,不许当场销毁,并支付 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加拿大政府规定进口商品的标 签必须英法文对照。
▲
▲ ▲
(四)包装的科学化 1、防止包装不足和包装过剩;
▲
▲ ▲ ▲
2、采用单元货载尺寸和运输包装系列尺寸;
3、注重包装的大型化; 4、注重包装的机械化; 5、推崇绿色包装。
第二节 跨境物流流通加工业务
▲
包装在物流过程中更多的是增加成本要素,而流通加 工过程中形成物流增值效应的功能要素。目前,日益 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促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转向小批量、多频次的趋势发展,为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产品在消费者购买之前往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处 理,即进行流通加工。
流通加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流通、方便
加工内容不同
加工目的不同
运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和 物资充分利用;而生产加工的目的在于创 造物资的使用价值,使它们能成为人们所 需要的商品。
所处领域不同
流通加工处在流通领域,由流通企业完成; 而生产加工处在生产领域,由生产企业完 成。
▲ ▲
(二)内容 1、食物的流通加工
▲ ▲
一、流通加工的概念、内容、类型 流通加工可以提高物流水平,促进现代化物流发展, 是物流的重要利润来源,也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加工 形式。
▲ ▲
(一)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的定义, 流通加工是物品在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 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 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它是为了方便流通、方便运 输、方便储存、方便销售、方便用户以及物资的充分 利用和综合利用而进行的加工活动。
▲ ▲
(二)按功能对包装进行分类 1、运输包装
▲
2、商业包装
运输包装 运输包装是以运输、保管为主要目的的包装, 也就是从物流需要出发的包装,称为工业包装; 我国国家标准对运输包装的定义:“以运输储 存为主要目的的包装。它具有保证产品安全, 方便储运装卸,加速交接,点验等作业。” 运输包装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功能、定量(单位 化)功能、便利功能和效率功能。
▲
流通加工和一般生产加工相比较,在加工方法、加工 组织、生产管理方面无显著区别,但在加工对象、加 工内容、加工目的及所处领域几个方面差别较大。其 差别主要表现在:
流通加工与一般加工的差别
不同之处 具体阐述
加工对象不同
流通加工的对象是进入流通过程的商品, 具有商品属性;而生产加工对象不是最终 产品,而是原材料、零配件及半成品。 流通加工大多是简单加工,主要是解包分 包、裁剪分割、组配集合、废物再生利用 等;而生产加工一般是复杂加工。
▲ ▲
为了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 有许多产品在生产领域的加工只能到一定程度,这是 由于存在许多限制因素,限制了生产领域不能完全实 现终极的加工,例如钢铁厂的大规模生产只能按标准 规定的规格生产,以使产品有较强的通用性,使生产 能有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木材如果在产地完成成材制 成木材品的话,就会造成运输的极大困难,所以原生 产领域只能加工到原木、板方材这个程度,进一步下 料、切裁、处理等加工则由流通加工完成。这种流通 加工实际是生产的延续,是生产加工的深化,对弥补 生产领域加工不足有重要意义。
▲ ▲
(三)按在贸易中有无特殊要求进行分类 1、一般包装
▲
▲
2、中性包装
3、定牌包装
▲ ▲
三、跨境物流包装作业的合理化 尽管包装的分类有多种,但与国际物流关系最紧密的 还是国际货物运输包装。关于包装的合理化,国内外 都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例如,美国提出了 “ 包装五部研 制方法 ” :( 1 )确定环境;( 2 )确定产品特性;( 3 ) 选用适当的缓冲垫;( 4 )设计及创造原型包装;( 5 ) 试验原型包装。而我们认为,跨境货物运输包装合理 化的要点主要有以下四个。
单件运输包装 它是指在国际物流过程中作为一个基件单位的包 装。常见的有:箱、袋、包、篓、筐、罐、捆、玻璃 瓶、陶缸、瓷坛等。
集合运输包装(又称成组化运输包装) 它是指将若干单件运输包装,组成一件大包装。常 见的有:集装袋或集装包;托盘;集装箱等。
商业包装 也称零售包装和消费包装,主要是根据零售业的 需要,作为商品的一部分或为方便携带所作的包装, 亦即所谓的逐个包装。
▲
▲
▲ ▲
(二)包装在跨境物流中的作用 1、保护商品
▲
▲
2、保障国际运输安全
3 、有利于打破国外的有关壁垒和限制,促进产品的出 口 4、促进商品的销售
▲
▲ ▲
二、跨境物流包装的分类 (一)按形态对包装进行分类
▲
▲ ▲
1、逐个包装
2、内部包装 3、外部包装
逐个包装 所谓逐个包装是指交到使用者手里的最小包装, 把物品全部或一部分装进袋子里或其他容器里并予以 密封的状态和技术。
▲ ▲
3、生产资料的流通加工 具有代表性的生产资料加工是钢铁的加工。如钢板的 切割。使用矫直机将薄板卷材展平、纵向切割薄板卷、 使之成为窄幅(钢管用卷材)、用汽割厚板、切割成 型钢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