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gistic 模型的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赵树宽 郝陶群 李金津(吉林大学,长春 130012)〔摘 要〕 本文引入生态学的理论及方法,定义了企业生态系统,探讨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概括出企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分析了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条件和动因,运用生物种群演化的logistic 模型描述了企业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并据此提出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策略。
〔关键词〕 企业生态系统 logistic 增长模型 演化策略〔中图分类号〕F2701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8—07—15 生态系统一词最早由英国生态学家A 1G 1T ansley 于1935年在他的“植被概念与术语的使用”一文中提出。
他指出“我们不能把生物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分开,生物与环境形成了一个自然系统。
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具有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位,这就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该整体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结构,各成员借助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形成具有自组织和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企业与生物界的生物个体相似,没有一个企业可以脱离其他经济共同体而单独长期生存。
企业在其特定的环境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和价值的交换,构成一个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整体。
这个共同体就是企业生态系统。
可以说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要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生态学的自然规律。
因此,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及思维方法分析和研究企业中的问题,即企业仿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生态和企业外部生态。
企业内部生态指的是企业作为一个生物个体其有机体内的共生单元和生命系统,主要包括企业家、企业员工、资产状况、企业文化、技术水平、信息系统等。
企业外部生态又可以分为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是指由不同物种所形成的生物群落,包括同质企业、消费者、供应商、市场中介、和投资者。
非生物成分则又分为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是指企业所处地域的自然资源和地缘地貌和气候等因素;而社会生态反映的是社会发展水平,即包括有物质形态的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文化背景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科技水平因素等。
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生态系统构成 企业个体及同质企业所形成的群体(Σa 1)是生物成分的主要物种之一。
此外,消费者(Σb 1)、供应商(Σc 1)、市场中介(Σd 1)和投资者(Σe 1)等也均可视为企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物种。
企业生态系统的非生物成分有自然因素(ΣA 1)、经济因素(ΣB 1)、政治因素(ΣC 1)、法律因素(ΣD 1)、文化背景因素(ΣE 1)、人力资源因素(ΣF 1)与科技水平因素(ΣG 1),由此可以抽象出一个企业生态系统各相关成分间相互依赖关系的函数式:企业生态系统=F (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F (Σa 1、Σb 1、Σc 1、Σd 1、Σe 1…,ΣA 1、ΣB 1、ΣC 1、ΣD 1、ΣE 1、ΣF 1、ΣG 1…)企业生态系统还包括了政府部门和立法者、分别代表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协会以及制定标准的机构,他们是一些特殊的成分,既可能是消费者、投资者,又对系统非生物环境起决定性作用,他们隐含在上述关系中。
2 企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既具有相似性,又具有其独特性。
总的来说,企业生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11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系统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个体的生存都有赖于—07—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也在这一活动中得以实现。
伴随着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也不断地改变其存在状态。
例如每个企业个体在出生、成长、死亡之间交替。
因此,企业生态系统不是一个静止的功能单位,而是一个不断运转的循环系统。
212 企业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企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各项作用都具有相当的和谐度和稳定性,而且,因为有不同的企业生物群在共同担负某一部分的系统生态责任,所以当企业生态系统受到外来的一定范围内的干扰时,可以通过内部的调节作用使之恢复原有的稳定状态。
而这些作用包括企业群内的密度和个体数量以及改变企业与环境间的适应关系等。
213 企业生态系统的边界难以确定,往往不受地域和行业的限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专业化分工取代了垂直一体化模式。
这就决定了某一企业可以利用其某一专业化优势跨行业发展,或结合其他行业企业的优势,共同拓展新的经营领域,以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因此,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可在常规行业界限内进行,也可打破常规界限跨若干行业来完成。
例如,韩国三星公司利用其在液晶显示器的技术优势,成功地涉足了家电、计算机和手机等行业。
再比如,在资源的利用上企业生态系统又可打破地域的限制。
众所周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使得很多发达国家纷纷到发展中国家建厂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214 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经济———人———社会———自然的复合系统 在这个复合系统中,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但其所有的经济行为都有赖于人的意识,并且要通过人的活动得以实现。
与此同时,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要受到社会和自然的共同影响。
由于人的因素,使得企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个体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效果更强。
3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条件和动因311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条件企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化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结构、状态、特征、行为、功能等会发生变化。
企业生态系统存在开放性、远离平衡性、非线性与随机涨落等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企业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是企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条件。
首先,企业生态系统是个开放的系统,企业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始终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与价值的交换;其次,企业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关系,是不可逆的;再次,企业生态系统内部各企业在规模、实力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使系统具有远离平衡态性质;最后,企业生态系统受外界随机涨落的干扰,当涨落不断放大就会自组织的推动企业生态系统演化。
312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动因企业作为独立的个体追求的是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这时同质企业间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
当企业进入企业生态系统,企业同生态系统内其他生态成分,即同质企业群、供应商、市场中介(包括代理商、销售渠道、销售补充产品及其提供服务的企业)、投资者及消费者构成了一种相互联系的企业生态价值链(如图2),企业同生态价值链其他成分将形成一种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
图2 企业生态价值链这种共生关系促使企业生态系统追求系统整体生态价值的提升,在系统内部产生一种1+1>2协同效应。
在这里将生态价值定义为企业生态系统内各同质企业与其相互关联的各个生物成分发生的非线性作用关系而创造的系统经济效益总和。
因此,真正推动企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的是系统各企业以追求生态价值为目标所进行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行为,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行为具有自催化功能,系统自组织演化导致整体协同效应的产生以及系统生态价值的提高,即系统演化与生态价值提高互相强化,对企业之间合作行为产生内生激励,推动企业生态系统自组织演化。
4 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企业生态系统具备了自组织演化的条件,同时由于各企业追求生态价值的驱动而发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能够推动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如果系统演化主要由内在的增值潜力驱动,系统一般呈指数形式增长。
但是作为生态系统,它的演化又受到资源与环境承载量的制约,在推动力与制约因素并存条件下,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将呈现怎样的轨迹?下文将采用生物种群演化的logistic模型对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进行分析。
411 Logistic模型Logistic模型是由比利时人Verhulst提出,后被Pearl -Reed发现,因此称Verhulst-Pearl模型。
Logistic模型是一个经典的生态学模型,指出了有限空间种群增长的基本规律,已广泛应用于种群生态学研究领域,描述生物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关系。
经典的logistic模型如下: dNdt=rNK-NK(1)其中,状态变量N为系统发展的综合指标。
由于系统发展的意义在于系统发展综合指标的增大,因而dN> 0;r为系统状态变量N的增长率(又称为内禀增长率),它表示系统在没有任何外部限制条件下的最大发展速率; K为环境承载量,即外部环境决定的系统发展的最高程—17—度。
K-NK称为Logistic 系数,从上式可以看出,Logis 2tic 系数对种群密度变化起着一种制动作用,使种群密度总是趋向于环境负荷量。
412 企业生态系统的logistic 增长模型根据种群生态学理论,logistic 增长是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一种简单的增长形式。
与生物种群演化类似,企业生态系统所在空间是有限的,它的发展不可能无限增长,因此企业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演化是有限资源环境下的logistic 增长。
本文用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的提高来动态描述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为此对模型做如下假设:(1)设N (t )表示t 时刻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N (t )由企业生态系统内企业数量、资源、企业间关联强度等因素决定;(2)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域空间里,假定各种要素禀赋(包括技术、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和市场规模等)一定,那么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存在一个极限记为K;(3)r 表示企业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内禀增长率,表示系统不受外界条件限制下的最大增长速率。
(4)企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增长饱和度对企业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的增长率有阻滞作用,增长率随着生态价值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并趋于零。
则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符合logistic 增长模型:dNdt =rN K-NK(1)模型的曲线如图3所示:图3 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logistic 曲线由图3可知,当N =K 时,企业生态系统的生态价值达到极限,因此N =K 是一个稳定平衡点。
413 影响企业生态系统演化的因素分析由公式(1)与图3可知,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由参数K 与r 共同决定。
在其他条件一定情况下,K 值越大,曲线顶端越高,企业生态系统演化所能达到的生态价值极限越大;r 值越大,曲线越陡,企业生态系统演化达到生态价值极限的速度越快。
因此,企业生态系统的演化因素可以通过讨论K 与r 的影响因素来决定。
41311 生态价值极限K 的影响在给定一段时间内,某一区域空间内的企业生态系统所能创造的最大生态价值取决于这个企业生态系统的资源容量,包括企业运营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技术、资本、人力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