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要工作者演讲稿:忠于职守,在平凡中铸就辉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很荣幸在这里和大家相聚,我叫,是xx局的一名新兵。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忠于职守,在平凡中铸就辉煌》。
说起机要,也许你马上会联想起《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那个头戴耳机,手敲键盘的主人公李侠,不错,那就是机要人员的身影和雏形。
80年风雨兼程,80年岁月如歌。
曾几何时,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我们的先烈在浴血奋战中艰难的跋涉,在自己的岗位上忠于职守。
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
为保守机密,不畏严刑、坚贞不屈。
有多少机要前辈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中央,挽救了中国革命,他们甘愿为党的机密、党的利益、全国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
往事虽然已随着岁月的涤荡而淡去,但机要工作者的革命精神永世相传。
也许,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在闪耀的历史舞台上,您很难看到机要工作者的身影。
但机要工作者忠于职守、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在当今和平建设时期,在祖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时。
在当今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华夏儿女安居乐业时,我们机要工作者做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我想只有我们自己能够知道。
多少年来,机要工作在“机房重地,外人免进”牌子的陪伴下,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原来我也和许多人一样,对这里的工作,更多的是用想象和猜测。
可是,当我成为机要战线的一名新兵,走近他们,和他们一起工作,一起交谈,特别是亲眼目睹这里的一切,我的心被一次次打动了,我为他们的工作深深的感动了。
我强烈感受的是,他们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但却守护着党和国家的咽喉和命脉,是极其神圣和辉煌的。
为履行这个至高无上的使命,常常需要用身心和汗水去拼搏和奉献。
在这里,每一秒钟都是不撤防的阵地,尽管空空机房,孤灯相对,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他们依然能固守这份寂寞、寸步不离。
第1 页共5 页
在这里,他们紧张而繁忙,有的时候完全打乱生物钟,白天和黑夜,随时都要准备进入工作状态。
就这样,我们密码工作的同仁们,为了党和国家的政令畅通,他们放弃了休假,放弃了与家人、朋友团聚的时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为了党的这份光荣事业,甘于平凡,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
他们每一个人都失去很多,但他们得到的是党和国家的信任和重托,这是任何金钱与名利都不能替代的至高荣誉。
我作为密码工作者的年轻一代,被他们那种忠于职守、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的精神一直深深的鼓舞着。
在他们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下,我深深热爱上了看似平凡,却无比伟大的密码工作。
我也由刚开始的厌倦而渐渐我摒弃杂念,勤练基本功,专注、执着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正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的工作也进入角色,我终于熟悉了密码工作的业务,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密码工作者。
原来,勤奋过后的快乐是这样的酣畅淋漓。
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同志们、朋友们,党和人民能够让我们从事密码工作,是给予我们最大的荣誉和信任。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认真学习密码知识,时刻做到忠于职守,在继承老一辈光荣传统的同时,时刻牢记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平凡中铸就伟大,为密码工作铸就新的辉煌。
李克强在2018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上的致辞
XX年6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9日在布鲁塞尔出席XX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论坛并致辞。
尊敬的容克主席,
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在这里与新老朋友见面,说起来我与这个论坛颇有缘分。
XX 年,我和欧盟前任领导人在这里签署了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共同宣言,并出席了首届论坛。
XX年,我又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论坛。
今天,我同容克主席一道出席第三届论坛,这标志着中欧城镇化战略合作正在不断深入。
3年来,中国和欧盟成员国之间、中欧城市之间、中欧企业之间的合作持续深化,经验交流、项目开发、技术合作不断开花结果,城镇化伙伴关系已成为中欧全面合作的重要支柱。
人类发展的实践表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对孪生兄弟,二者之间有很强的互动关系。
源于十八世纪欧洲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来带动,也会给工业化提供支撑。
过去30多年来,伴随工业化快速发展,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XX年54.77%。
中国的城镇化还存在不少难题,在我们的城市里,目前还有很多农业转移人口享受不到同等水平的公共服务;还有大量从中西部地区到东部城市务工的农民,每到岁末年初,他们往往进行季节性大迁移;很多城市还存在不少棚户区。
解决之道是走新型城镇化路子,以人为本,建设更加包容、更加和谐的城市。
当前,特别要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让全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我们提出到2020年要让其中1亿人在城镇落户,变为真正的城里人。
我们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加快中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引导1亿农民自愿就近就地进城,在家门口满足他们的就业和生活需求。
近些年
我们集中力量进行棚户区和城市危房改造,今后还将持续下去,解决好1亿人的居住问题。
解决这三个1亿人问题,将有力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集聚和安居,意味着巨量居民消费品的置办和更新,意味着庞大的城镇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由此带动的各类消费、投资需求也会成倍增长,将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
这既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持久的动力源泉,也蕴含着很大商机和合作潜力,为中欧互利合作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
欧洲的城镇化已有几百年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正在推进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镇化进程,市场潜力大,双方合作充满机遇,大有可为。
我高兴地看到,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结对子城市已有12对,合作项目超过130个。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应当乘势而上,采取更多实际行动。
一是深化智慧城市合作。
智慧是人类文明前进的灯塔。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让现代城市有了智慧,提高了运营管理水平,缓解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中欧城市间已经开展了不少合作,在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智能交通等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欧双方要利用好现有的物质、信息和智力资源,加强智慧城市规划设计、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应用推广等方面的交流互鉴,促进城市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社会治理精细化。
二是加强节能环保合作。
地球的空间有限,发展的资源有限,绿色低碳城市寄托着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中国提出,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这对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欧洲在低碳技术应用、建筑近零排放、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现在中国不少城市的自来水运营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欧洲公司承担。
我们欢迎欧方积极参与中国低碳城市、低碳工业园区、低碳社区的建设,参与节能建筑改造、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建设、清洁能源发展。
中方还愿与欧方一道,在节能环保装备
领域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
三是推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合作。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在快速发展也在升级,随着大量的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对中高档消费品、均等化公共服务的需求层次在提升。
我们要让每一个来到城市的人充分感受到,就业机会是平等的,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向上流动渠道是畅通的,个人梦想是有机会实现的。
这需要政府提供便利的基础设施、基本的公共服务、良好的治理环境。
欧盟国家教育、医疗、休闲、时尚等产业发展水平高,欢迎欧洲企业来华拓展市场。
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特别是建设能力、成套装备等方面有一定比较优势,希望欧洲在城市升级改造中,也为中方企业参与提供更多便利。
女士们,先生们!
城市记忆着昨天,承载着今天,也创造着明天。
它不仅是经济增长和财富创造的大舞台,也是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播的先行者。
中方愿与欧盟机构、欧洲各国及相关城市一道,不断扩大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双方企业、社团和民间往来,谱写中欧城镇化未来合作新篇章,共建我们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