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

初三历史月考试卷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基础,能够代表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成就的是
A、制作骨耜
B、种植粟
C、种植水稻
D、烧制彩陶
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它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是在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三国
1三国时期的故事很多,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影响最大的故事是
A、三顾茅庐
B、七擒孟获 C 、草木皆兵D、赤壁之战
4、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的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
A、文明初露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5、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这里土地肥沃
B、成都平原气候适宜降水较多
C、都江堰的修建
D、这里物产丰富社会安定
6、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1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凡尔赛和约》的签订3《九国公约》的签订
A 、123 B、132 C 、213 D、321
7、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A、二战爆发:1939年
B、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D、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8、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崩溃的标志是
A、纳米比亚的独立
B、巴基斯坦的独立
C、印度的独立
D、古巴的独立
9、20世纪被称为“梦幻工厂”的是
A、威尼斯
B、好莱坞
C、宝莱坞
D、纽约
10、人们常说:“地球已变成一个地球村了”。

这表明
A、世界经济多极化形成了
B、世界政治多极化形成了
C、经济全球化使人类联系更为密切
D、地球已变成一个村落
二、组合列举题(共14分)
11、列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4分)
12、列举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盛世局面(3个)。

(3分)
1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请写出下列相关内容。

(3 分)
(1)、西汉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历史人物是
(2)、迁都洛阳,促使民族融合的著名改革家是
(3)、“唐蕃和同为一家”中的吐蕃族是今天的
14、二战后,苏联、东欧和中国都先后进行了改革,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4分)
(1)、20世纪50年代,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并未有实质性的突破。

(2)、领导匈牙利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领导人是
(3)、提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他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领导人是
(4)、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三、材料分析题(共24分)
15、2007年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孔子又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贡献?(4分)
(2)、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学者的什么建议,使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4分)(3)、你认为儒家思想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2分)
16、材料一:1940年,针对德国的轰炸,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材料二: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美国国会发表如下演说:“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不论要用多长时间,才能战胜这次预谋的入侵,美国人民都将以自己正义的力量去赢得绝对的胜利。


材料三: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联合国家宣言》
请回答:
材料一中,丘吉尔针对德国的军事行动表明了什么态度?(2分)
(2)、材料二中“1941年12月7日”发生了什么事件?(2分)该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世界人民的共同敌人是什么?(2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属于什么性质?(2分)
(5)、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2分)
四、探究题(12分)
17、阅读材料,探究下列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9月14日,奥巴马在华尔街就金融危机一周年发表演讲,奥巴马重申其金融改革计划原则,并呼吁国会尽快批准该计划。

材料三:美国出口也没有什么发展,失业在继续,失业人口也拿不到什么。

如果美国资本制度不改变,政治领导做不出什么东西出来,经济状况很难改变。

(1)、简述图一,图二人物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4分)
(2)、材料二显示,美国当前发生了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2分)
(4)、图四是新一届美国总统,你认为解决金融危机,他应该借鉴哪位前总统的做法?(2分)
(5)、请你任选一位美国总统,谈谈其身上有什么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