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鸡饲养管理技术样本

土鸡饲养管理技术样本

土鸡饲养管理技术一、土鸡生产基本知识(一)土鸡概念土鸡又叫草鸡、柴鸡、本地鸡。

指在老式农业生产条件下,本地长期饲养地方鸡种。

与AA、海兰和罗曼等集约化、工厂化生产当代鸡种相比,土鸡多为肉蛋兼用型,生产能力较低,群体相对混杂,整洁度较差,商品化生产限度低,生产规模普通比较小,并且不能完全采用工厂化生产方式。

土鸡产蛋率低,初期生长慢,耗料多,育肥效果差。

但土鸡抗病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强,特别是肉、蛋品质优良,鸡蛋皮薄味香浓,鸡肉鲜嫩味香正,加之饲养方式绿色、生态和安全性,深受中高品位消费者欢迎。

市场售价明显高,并且畅销不衰。

(二)土鸡生产特点1、品种多,性能参差不齐。

大概有130余种,品种不同生产性能差别很大,即是同群内个体生产性能差别也很大。

因而要选好品种。

2、群体混杂,整体度差。

人工选育土鸡种鸡场很少,市场上品种混杂,羽毛颜色、外貌、生产性能、体重大小极不整洁。

3、生产性能较低。

优质肉用土鸡180日龄公鸡体重在3.5-4.0公斤,母鸡体重在2.4-3.0公斤;肉蛋兼用型年产蛋140-160枚,成年公鸡体重3-3.5公斤,母鸡2-2.5公斤;优质蛋用鸡100-130天开产,年产蛋180-200枚。

乌鸡180日龄公鸡体重1.7-1.9公斤,母鸡体重1.4-1.6公斤,年产蛋120-150枚。

4、生存能力强,但携带病原多。

土鸡长期饲养管理粗放,其体质健壮,适应性强,生命力高,抗病力也强。

但生活环境复杂,无法进行病原净化,也许面临很大传染病风险。

5、饲养管理独特,产品品质好。

土鸡是自然放牧,自由采食为主,人工饲养为辅。

山、草、林、闲地间运动,阳光充分,空气清新,以籽实、根、茎、叶、昆虫、矿物质为食,人工补饲多为玉米、麦麸、剩渣、菜叶、杂草等,不用任何药物和添加剂。

产品纯正美味,生态安全。

6、合理采用当代技术。

普通在种鸡管理、孵化、育雏、防疫、饲料配制等方面采用当代养鸡技术,在肉鸡、蛋鸡生产过程中,采用老式方式,以求独特品质。

7、普通状况下无法大规模饲养。

特别是农户普通以30-50只为宜,专业饲养也要因放牧场地大小而拟定规模,普通每亩不超过50-60只。

否则会增长饲养成本,影响产品品质。

(三)影响土鸡养殖效益因素1、雏鸡品种质量。

品种决定生产能力高低,健康雏鸡是提高经济效益先决条件。

许多养殖户图眼前利益,购买质次价低,来源不可靠,甚至染病雏鸡,成果导致失败。

建议到信誉好大型种禽场或孵化场购买雏鸡。

2、疫病防治办法。

不控制疫病往往导致血本无归。

有养殖户缺少疫病防治观念,不按程序规范免疫,消毒不彻底,不注意环境卫生整治,不及时隔离、裁减病鸡,导致传染病爆发,或者疾病重复发生,不能及时治疗,导致较大经济损失。

3、饲料供应及品质。

自由放牧条件下,补饲饲料量少、不加工、不混合,品种单一。

规模养殖条件下,土鸡营养几乎来自饲料,更要注意饲料质量、调制配合、饲料配方和量合理性、稳定性。

4、环境和饲养管理。

涉及饲养设施设备、育雏温度控制、通风光照,有缺少饲养管理技术,盲目扩大规模,管理粗放,影响生产和健康生长。

5、产业开发和市场营销。

普通土鸡养殖户规模较小,产品数量在市场上无销售优势,大都等客上门购买。

坚持连片发展,适度规模、专业化、原则化生产。

成立专业合伙社,按绿色、天然、风味口感极佳,健康、安全、营养品牌哺育营销理念开发,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就可以形成优势产业,弥补土鸡生产性能低下局限性,提高经济效益。

二、土鸡鸡舍建造及饲养设备(一)场地选取1、选取好位置。

要选取相对离村庄、公路远一点荒坡、林地、草地、果园和冬闲地。

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阳光充分,空气清新,环境安静,排水良好,易防鸟兽害和疫病。

特别值得推荐是果园养土鸡,可以扩大饲养,解决场地、污染等问题,减少饲料、人工、防病等成本,同步也可以解决果园草害、虫害问题,增长有机肥施用,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果品品质。

2、选取好水源。

必要有可靠充分,位置适当,水质良好,便于取用和保护水源。

最佳是泉水、井水,河水、塘水需要简朴消毒净化。

3、环境条件适当。

交通要以便,道路可靠。

电源也要以便稳定可靠。

为便于防疫,避开其他动物饲养、集市、诊断和屠宰加工场合。

4、便于污物解决,保护生态环境。

鸡场生产不能导致周边环境污染,要考虑粪便、废弃物解决条件和能力,特别是不能导致村落居住区、水源、污染。

所有污物通过无害化解决后排放。

(二)养鸡场地布局无论是建筑物种类比较多、设施齐全综合性规模土鸡场,还是小规模散养普通农户,场地布局也要合理分布,便于防疫和饲养管理操作。

要留足安全隔离带,产品、污物和草料水尽量不要同道运送。

大原则规定是人生活在上风头,管理饲养依次,隔离、污物在下风头。

(三)鸡舍类型根据经济条件、规模大小、建造原材料条件可以选取。

1、简易棚舍。

在放养区平地上选坐北朝南,用油毡、石棉瓦、茅草或篷布作顶,南开门半坡式,别的三面作挡墙,蓬檐高度不低于1.5米。

能保温、能挡风、不漏雨、不积水、防兽害即可。

也可搭建成“人”字型。

2、普通型鸡舍。

在有较大运动场如果园里半开放式饲养条件下可采用。

坐北朝南北高南低半坡式顶棚保暖,南面用尼龙网、铁丝网封闭,白天留口自由进出,三面高2米以上围墙,东西开窗通风透光。

鸡舍内普通每平方米可载大鸡8-10只。

3、塑料大棚鸡舍。

重要是保温透光。

普通坐北朝南,南高北低倒半坡式,竹、木、钢筋支架,顶棚、南面覆塑料膜,北围墙1.2-1.5米,东西高2.2-2.5米进出门、通风窗,南北跨度不要超过4米。

也可四周边墙1.5米高,拱形塑料顶棚。

4、全封闭式鸡舍。

普通适合集约化、工厂化养鸡,养不出土鸡品质。

5旧设施改导致鸡舍。

运用废弃农舍、仓库、校舍,改进保暖、通风、排水功能,保证环境干燥,增长光照或人工照明设施设备,便可以成为比较好养鸡场合。

(四)养鸡用品和简易设备1、供热取暖设备。

煤炉、地热炕保暖。

地面育雏、热炕育雏、笼育雏加温。

保温性能较好育雏室15-25平方米,用一种普通煤炉。

保姆伞、围栏。

伞内热源有红外线灯、电热丝、煤气炉等,有自动温控装置,省电,育雏效率高。

一种保姆伞可用于250-300只雏鸡保温。

普通状况下,保姆伞外围要加围栏,放在离热源75-90厘米处,使雏鸡尽量在热源附近不至于远离而受冻,雏鸡3日龄后围栏逐渐向外扩大,10日龄后撤离。

红外线灯。

普通每个红外线灯为250-500瓦,灯泡悬挂离地面40-60厘米,可以依照育雏需要适时调节,普通3-4只灯泡为一组轮流使用,每只灯泡可觉得100-150只雏鸡提供可靠保温。

2、供水器具。

最佳自备水箱。

有吊塔式饮水器、常流水槽、乳头式自动饮水器。

普通农户多采用塑料U型水槽,使用以便,易于清洗且寿命长。

工厂化规模养殖户可采用乳头饮水器,自动给水,干净卫生,防止疫病传播。

3、断喙器。

型号较多。

采用红热烧刀夹断,既断喙又止血,断喙效果较好。

使用220伏交流电,30秒钟可使刀片温度达到820℃工作温度,功率在70-140瓦之间,可以按不同日龄雏鸡断喙需要调节。

4、给料设备。

因鸡大小、饲养方式不同而不同。

但规定平整光滑,采食以便,不挥霍饲料,便于清洗消毒。

普通有开食盘,多用于1周龄内育雏鸡,80-100只雏鸡用一种盘。

饲料桶用于2周龄以上平养鸡。

船型食槽多在平养和笼养时使用,普通1-1.5米长,10-15厘米高,15-20厘米宽。

5鸡笼。

有产蛋鸡笼、育成鸡笼、育雏鸡笼。

青年育成鸡笼单层或3-4层半阶梯式,大笼长度不超2米,隔成2-3个小笼,笼高30-35厘米,笼深45-50厘米。

育雏鸡笼养育雏鸡。

多为叠层式,普通鸡笼架4层8格,长180厘米,深45厘米,高165厘米,单笼长87厘米,深45厘米,高24厘米。

每个单笼可养育雏鸡10-15只。

此外平养鸡舍要有栖架,以便顺应土鸡生物学习性,晚上栖息。

普通做成梯子型靠立鸡舍内,或者将栖架钉挂在墙壁上。

6、消毒设备。

火焰消毒器重要消毒鸡笼和墙壁。

自动喷雾消毒器用于鸡舍内部大面积消毒和外部场地、工具消毒。

三、土鸡饲养方式(一)地面平养。

这是农家样土鸡惯用办法。

具备投资少,简朴易行等特点,但已发生球虫病。

地面平养就是在鸡舍内地面上铺10-12厘米厚垫料,规定质地柔软,干燥无霉变,长短适中,普通5厘米左右,吸水性强。

惯用垫料有玉米秸、麦秸、锯末等,垫料平整,保持干燥松软,及时更换。

(二)网上平养。

就是将土鸡养在特制网床上,可就地取材,木板、竹条、铁丝网均可做网架、栅栏板和网围。

这种饲养方式可大大减少消化道疾病,特别是球虫病发生,因而普遍用来饲养肉用土鸡。

(三)土鸡放养。

只是山区农家饲养土鸡惯用办法。

普通是买来出壳几天雏鸡,在室内育雏,在生长阶段把鸡放到野外自由采食,天黑后回鸡窝上架休息。

省饲料、省人工、省地方,采食广、光照足、运动多、体质好、抗病强、品质优。

但运动量太大,饲料欠缺,生长速度缓慢,需要改进。

四、育雏鸡饲养管理(一)育雏期土鸡生理特点1、体温调节能力差。

雏鸡个体小,自产热量少,绒毛也短,保温性能差。

刚出壳雏鸡体温比成年鸡低2-3℃,要到10日龄时才可以接近成年鸡体温,3周龄后才具备比较完善体温调节能力。

因而,育雏期必要加热保温。

2、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

雏鸡心跳呼吸频率不久,正常条件下,2、4、6周龄体重分别为出壳体重4、8.3、15倍。

因而,必要光线充分,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饲料营养全价,采食条件优良,增长喂食次数和采食时间,特别要注意维生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添加补充。

3、消化能力较弱。

雏鸡消化道较成年鸡短小,要少吃多餐粗纤维量不能超过5%。

配方中减少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麸皮等含量,增长玉米、豆粕及鱼粉用量。

4、胆小易惊,抗病能力差。

异常响动、陌生人、光线变化都会惊群,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

同步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易感染疾病,必要严格执行免疫接种程序。

5、群居性强。

雏鸡模仿性强,喜欢大群生活,一块进行采食,饮水、活动休息。

可以大群高密度饲养。

但也要防止啄斗、啄癖。

(二)育雏期环境规定1、温度。

控制好温度是育雏成败首要条件。

1周龄以内育雏温度应控制在34-36℃,后来每周下降2-3℃,6周龄降至18-20℃。

育雏室温度计水银球以悬挂在雏鸡背部高度为宜,并且数值仅供参照。

同步要详细观测雏鸡群。

如果运动自然灵活,舒展休息,呼吸均匀,羽毛丰满干净有光,阐明温度适当;雏鸡挤堆,轻声鸣叫,呆立缩头,羽毛显湿,站立不稳,阐明温度偏低;雏鸡伸翅,张口呼吸,饮水增长,往边沿跑,阐明温度太高;雏鸡往一侧拥挤,阐明有贼风袭击。

育雏温度对1-30日龄雏鸡至关重要,温度偏低死亡率可高达50%--60%。

2、湿度。

育雏前期增湿后期防潮,湿度由高向低过渡。

详细是第一周湿度为70%--75%,第二周为65%--70%,后来保持在60%--65%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