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玉米田中常见的杂草种类分为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
2.1 双子叶杂草
玉米田中常见的双子叶杂草,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一年生杂草,如苋菜、小藜、马齿苋等,这些杂草的种子当年发芽,当年死亡;第二类是宿根性的多年生杂草,如:刺儿菜、小旋花、田旋花、苣荬菜等,这些杂草的地下部分冬天不死亡,第二年又发芽生长。
2.2 单子叶杂草
玉米田中常见的一年生单子叶杂草有:马唐、牛筋草、旱稗、狗尾草、画眉草及香附子等,而狗牙根则是多年生单子叶杂草。
3 玉米田杂草药剂防治
玉米田中往往是双子叶杂草与单子叶杂草混合发生,因此必须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正确选择施用除草剂。
同时要根据不同的使用时期选用不同类型的除草剂。
3.1 土壤处理剂
土壤处理剂即玉米播后苗前使用的除草剂。
主要用在覆膜玉米、春玉米以及灭茬后直播夏玉米田的除草上。
常用的除草剂有乙草胺、拉索、都尔等酰胺类除草剂。
这类除草剂属于内吸输导型芽前除草剂,被玉米吸收的乙草胺等在玉米体内被很快降解成无毒物质,玉米能安全生长。
乙草胺等能有效地防除马唐、旱稗、狗尾草、牛筋草等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对部分小粒种子的双子叶杂草如马齿苋等也有一定防效,但对多年生杂草无效。
土壤处理药剂持效期较长,对陆续发芽的杂草都有作用。
由于杂草对上述除草剂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幼芽、幼根,因此需在杂草出土前施用。
每亩使用50%乙草胺乳油100-140毫升、72%都尔乳油90-180毫升、48%拉索乳油200-250毫升,与30kg水稀释,用喷雾器喷于土壤表面。
乙草胺等药效的发挥受土壤湿度影响较大,土壤墒情好、施药后降雨或灌溉,除草效果明显。
因此干旱时应适当增加用水量,可增加到每亩用水50kg配成药液,且施药后浅混土,将药剂混于2-3厘米深处,以提高除草效果。
乙草胺等有效期长达1-2个月,对覆膜玉米田,播种后出苗前使用一次可使玉米整个生育期不受草害。
乙草胺等在土壤中易被胶体粒子吸附,因此亩用量应根据当地的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及季节而定,粘土且有机质含量大于3%时,使用建议用量的上限。
3.2 茎叶处理剂
茎叶处理剂即杂草幼苗期使用的除草剂。
一般在玉米5叶期前使用。
由于在将除草剂喷施到杂草上的同时,也接触到了玉米,所以必须使用选择性的除草剂。
常见的除草剂有:阿特拉津、草净津、玉农乐以及乙莠悬浮剂、都阿合剂等。
玉米也能吸收莠去津,主要用于麦套玉米田。
玉米田茎叶处理常用的是40%莠去津胶悬剂,莠去津即阿特拉津,是内吸性除草剂。
对双子叶杂草和单子叶杂草都有较好的防除效果。
喷在杂草及杂草周围土壤中的药剂被杂草吸收后,抑制了地上部的光合作用,使杂草不能制造养分而饿死。
失绿是杂草中毒的典型症状。
施药后7-10天,杂草开始表现症状,首先是叶尖失绿干枯,最后整株干枯死亡。
莠去津作茎叶处理时,适宜的施药时间是玉米3-5叶、杂草2-5叶期。
夏玉米3-5叶期,田间多数杂草已出土且处于2-5叶期,因此夏玉米田化学除草适宜选用这种方法,尤其是麦套玉米田只能做茎叶处理。
一般每亩使用40%阿特拉津悬浮剂150-200毫升。
有机质含量高的粘土、湿度低、杂草发生严重时,使用建议用量的上限。
用30kg水将药剂稀释,均匀喷于杂草及杂草周围的土壤上。
喷药后降雨、灌溉,药液下渗,有利于根系吸收药剂,除草效果明显。
干旱时应适当增加用
水量,特别是机收小麦麦糠遍地的玉米田,更应该增加稀释药剂的用水量,增大喷雾量,将土壤喷匀,并造成一定的湿度,充分发挥药效。
莠去津对玉米、马铃薯、高粱等作物是安全的,但对小麦、大豆、棉花等是有害的,因此套种大豆等敏感作物的玉米田不能使用;使用时也应避免药液漂移到邻近敏感作物上造成药害。
除草剂的混用可以克服莠去津对下茬小麦产生药害的缺点。
莠去津与乙草胺等酰胺类除草剂混用,减少了莠去津的亩用量,对下茬小麦安全,而且提高了除草效果。
如常用的40%乙莠水悬乳剂是阿特拉津与乙草胺的合剂、50%都阿混剂是都尔与阿特拉津的混剂。
自己混用时可参考下列配方每亩用:50%乙草胺乳油50-100ml+40%莠去津胶悬剂100-200ml;72%都尔乳油50-90ml+40%莠去津胶悬剂100-200ml;43%拉索乳油100-150ml+40%莠去津胶
悬剂100-200ml。
这类混剂也可用于土壤处理。
夏玉米田作茎叶处理还可选用下列除草剂:50%草净津可湿性粉剂,适用于非沙质土的玉米田,防治一年生单子叶杂草及马齿苋、旋花等双子叶杂草。
玉米5叶期前,杂草3-5叶期使用,每亩用160-240g,兑水30kg均匀喷于杂草茎叶上。
应注意的是沙性土壤上施用草净津后,降中至大雨,玉米会受药害。
玉农乐也是玉米田茎叶处理剂,防除单子叶杂草效果好。
一、播后苗前土壤封闭
38%阿特拉津250毫升/亩+ 90%禾耐斯(乙草胺)100毫升/亩于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封闭。
(注意:由于阿特拉津是长残效除草剂,会对下茬敏感作物产生一定药害,但在每亩用量不能超过250毫升的情况下,对后茬作物不会造成严重药害。
)
或使用含有2.4—D丁酯成分的60%封杀一号乳油200克/亩于玉米播后苗前土壤封闭。
(注意:有的农民使用2.4—D丁酯对玉米进行茎叶喷雾,由于2.4—D丁酯是激素类除草剂,对玉米苗后茎叶喷雾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很不容易掌握,喷洒后会使玉米植株变脆易折,在节间形成瘤子,影响产量,建议在生产上不要使用2.4—D丁酯对玉米进行茎叶喷雾。
此外,由于2.4—D丁酯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在有风天打药很容易对周边的敏感作物如豆类、瓜类产生药害,因此,打药时一定要选择无风天。
)
二、苗后茎叶喷雾
4%烟嘧磺隆(玉农乐)50毫升/亩+38%阿特拉津100毫升/亩,在禾本科杂草3—5叶期茎叶喷雾。
(注意:4%烟嘧磺隆对一些玉米品种敏感,在甜玉米和粘玉米上不能使用。
)
三、苗前土壤封闭,苗后行间定向喷洒
玉米播后苗前用90%乙草胺100毫升/亩土壤封闭,再于玉米6叶期至封行前杂草10—15厘米时,每亩用20%克无踪水剂150毫升进行行间定向喷洒。
(注意:克无踪是灭生性除草剂,不能喷洒到绿色作物上,只能在喷头上加保护罩喷洒垄间杂草,然后趟地盖住苗间杂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