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甘肃省卫生厅医改22项制度内容及考核标准
甘肃省卫生厅医改22项制度内容及考核标准
7
8
认真学习卫生部制定的《处方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甘肃省卫生厅《 要求医疗机构定期进行处方点评,对医务人员的不合理处 关于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的通知》(甘卫医发〔2009〕345号)文件 建立处方权管理制度 方、不合理用药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规范处方管理,提 要求,加强处方管理,建全处方点评组织,执行处方标准,定期开 展处方评价,落实处方权监护、处方权限制和处方权取消等管理制 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 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通报不合理处方,对 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开展医师用药量、抗菌素使用量、患者自费药使用量、青 霉素占抗生素比例、人均输液量排队制度,治理过度用药 医院建立五个排队结果分析评估季通报、公示制度,在统计分析的 建立医务人员“四个排 、不合理用药医疗机构八个排队制度:医疗机构中医药收 基础上,对排名前位的医师进行告诫。市卫生局对市直医疗单位、 队”和医疗机构八个排 入占总收入比例、门诊输液人次占门诊总人次比例、平均 六县区医院按级别公示“八个排队”统计分析结果,接受社会监 队制度。 住院费用、平均门诊费用、平均单病种费用、平均住院自 督,切实治理过度医疗。 费比例、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患者满意率。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均要成立中医药管理科,对各临床科室采取中医 药诊疗措施进行监管;要成立中医科,床位设置不少于本机构核定 建立综合医院中医工作 督促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工作,让人民群众在综合医院也能 床位的5%。各临床科室都要配备一名中医专业医师开展相关工作, 制度 享受到中医药服务。 并以师带徒等形式加以培养和提高。将各西医科室的中药消耗量和 中医治疗人次列入院内考核指标,并与科室绩效、奖金相挂钩。广 泛开展西医学中医活动,并纳入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中。 加强社会公众监督和医院职工民主监督,促进医院牢固树 推行院务、政务公开制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医院院务公开的通知》(甘卫医发 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管理水 度。 〔2009〕47号)要求,落实院务、政务公开制度,并向社会公布。 平。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部分项目检查 建立医学检验、影像检 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简化患者就医环节,改进医疗服务 结果互认的通知》(甘卫医发〔2009〕229号)要求,建立医学检验 查结果共享制度减 、影像检查结果同级互认及共享制度。 建立全省统一门诊病历 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负担,实现医疗信息共享。 制度 按照省卫生厅《关于使用通用门诊病历的通知》(甘卫医发〔2009 〕284号)要求,建立全省通用门诊病历,实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各级医疗机构树立正确 。 服务的满意率。
15 “百姓放心医院”制度 的办院方向,服务于民、让利于民,不断提高群众对医疗 措施,明确步骤,积极实施,力争通过验收,获得称号。 16 17
建立关键岗位轮岗制度 推动廉政勤政建设,促进工作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 。
19
20
21 建立护士人事代理制度 筹, 22
建立重点工作月通报制 通过每月印发面向下属单位的“外通报”以及面向机关各 列出重点工作内容,明确进度要求,实行月通报进行督促与整改, 度 科室的“内通报”,加强工作催办,推动决策落实。 达到落实工作的目的。
按照“平安医院”、“百姓放心医院”建设标准,制定方案,提出
18
定期对人事、财务、基建、药剂、采购等岗位负责人进行轮岗交 流,以3-5年为一个周期,加强岗位职责管理,防范职务、岗位上的 不廉洁问题发生。 在三级医院逐步推行电话、网络预约挂号,以方便群众就医为目 通过事先预约,合理安排患者就诊时间,解决患者到大医 建立预约看病制度 的,设置预约科室,固定专人从事预约工作,建立预约工作流程, 院“看病难”的问题,满足群众就诊需求。 建立新型服务模式。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在医疗机构设立健康咨询 门诊的通知》(甘卫医发〔2009〕119)要求,为社会民众及患者提 建立医学健康咨询制度 在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建立健康咨询室,在村卫生室 供系统化、个体化、人性化的服务;提供健康咨询、就医指南。卫 。 设立健康咨询点,开展健康咨询,提高居民健康意识。 生局加强对管辖范围内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责的履行情况,并列入 绩效考核范围。 建立卫生监督机构对医 卫生监督机构把医德医风、医疗质量纳入日常监督之中, 卫生监督机构制定具体监督要求,保障监督工作的客观公正,为卫 疗机构医德医风和医疗 进一步加强监督与管理。 生行政部门建立医疗机构不良业绩记录制度提供真实数据。 质量的监督检查制度。 认真学习省卫生厅出台的《甘肃省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记 建立医务人员执业记录 将记录与医务人员年度考核、业绩评定、职业道德评定、 录备案制度(试行)》(甘卫医发〔2009〕312号),严格遵照执行 备案制度 职称评定挂钩。 。 提高护理人员待遇,稳定护理人员队伍,逐步实现同工统 落实护理核心制度,确保护理安全,优化护理服务,积极开展优质 护理示范工程创建活动,实现同工统筹
9
10 11 12 13
14
按照《关于对全省医疗机构实行分级分工管理的意见》(甘卫医发 建立医疗机构分级分工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解决医 〔2009〕259号)要求,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各医疗机构合 制度。 疗机构发展盲目攀比、定位不准的问题。 理分工,防止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医疗资源浪费。 公立医院充分发挥公益性职能,积极做好疾病谱排序及流 公立医疗机构均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甘肃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 建立公立医院公共卫生 行病学调查分析传染病诊疗管理、免疫预防、重大传染病 强化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职能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甘卫疾控 工作制度。 的专病管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死因监测、职业病管理 发〔2009〕108号)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科室,充实公共卫生 、放射安全防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等工作。 工作人员,开展具体工作,落实公共卫生工作职责。
甘肃省卫生厅医改22项制度内容及考核标准
序 号 1 制度名称
医德医风考核制度
制度实施目的
执行标准及要求
备注
2
定期观看警示教育片制 度。
3
建立有奖举报制度
4
建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月 分析会制度 强化院长、科主任、主
5 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
房制度 建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 行为积分管理制度。
6
各单位设立医德医风考核领导小组,制定考核细则,健全个人医德 通过开展医德医风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督促提高医务人 医风考核档案,实行月评、季评、年评,评定结果做为医务人员年 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度职业道德考评依据存入个人档案,作为晋升、晋级和评先的依据 。 通过开展警示教育,使广大医务人员认清党风廉政建设的 各单位将警示教育工作列入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保 形势,进一步提高加强作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医德医 证全体职工特别是重要部门、重点岗位的工作人员定期观看警示教 风建设的自觉性,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筑 育片。做好观看计划、记录、人员登记、统计工作,定期评估观看 牢遵守党纪国法和思想道德两道防线。 效果,写出心得体会。 依据《甘肃省医疗卫生行业有奖举报办法(试行)》的规定执行。 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民主监督,鼓励群众举报医疗卫生 卫生行政部门为举报的受理、调查、处理和奖励单位,各医疗卫生 工作中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健康权 单位广泛宣传,公布省卫生厅的受理举报电话和辖区卫生局举报电 益, 话,省上电话为12320。市卫生局举报电话8298200。 医疗机构每月召开医疗事故分析会,查找医疗差错、事故 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市医疗安全日,医疗机构主管医疗质量 、医疗安全隐患及产生原因,及时研究规避对策,提出改 的负责人召集全院会、科室会,分析隐患、治理隐患、通报隐患, 进措施,减少医疗纠纷与事故,及时化解医患矛盾。 做好会议记录并积极进行整改。 强化领导职责,按照分工与职能定期深入科室、病房,有 分别明确院长、科主任、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各自的查房职责、 计划、有重点地对科室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现场办 查房内容、查房时间和查房组成人员,认真记录查房中发现的问 题,及时进行解决,提高工作运行效率,体现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 公,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化水平。 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 认真学习《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甘 规定、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和医疗诚信的行为监管,规范 卫医发〔2009〕112号)和《甘肃省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执业行为记 医疗机构医疗执业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录备案制度(试行)》(甘卫医发〔2009〕312号),严格遵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