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
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创作了六部交响曲(第七部“生命”未完成)。
作为‘第四”、‘第五”、‘第六《悲枪》”被称为柴可夫斯基的‘悲剧三部曲”。
《悲怆》是柴可夫斯基悲剧三部曲的最后一幕,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一生总结性的代表作品,也是他交响曲成就的最高体现。
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
在1890年老柴与他的神秘朋友,精神恋人梅克夫人中断了保持十三年之久的通信之后就全身心的着手写【第六交响曲】;关于这部交响曲最初的构思主旨,柴可夫斯基说:‘第一乐章是激情、满怀信心、渴望育所作为;第二乐章是爱情;第三乐章是失望;第四乐章以生命的熄灭来结束。
”这些最初的构思虽然未能在第六交响曲中完全实现,但确实成为作者创作此曲的思想基础。
柴可夫斯基本人非常喜爱这部作品,说自己“将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了......”并说:“在这一生中,我从来也不曾感到这样满意、这样骄傲和这样幸福!因为我知道自己写成的确实是一部好作品。
”“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
”柴可夫斯基曾想将第六交响曲命名为《标题》、《悲剧》,但总感到不满意。
当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杰斯卡建议用《悲怆》来命名时,柴可夫斯基兴奋异常,连声说“好极了’并立即将《悲怆》写在总谱的封面上。
【悲怆】交响曲由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首演,仅仅几天后,柴可夫斯基毫无征兆地突然重病而溘然长逝。
他的死因己成为一个困扰乐迷的待解之谜。
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
2.维也纳爱乐乐团、卡拉扬指挥(DG 415 095-2),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曲。
3.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普列特诺夫指挥(VIRGION VC 791487),《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花名片。
4. 奥斯陆爱乐乐团,发行日期(Release):1988年发行公司(Product):CHANDOS企鹅三星带花。
(我比较喜欢这个版本,卡拉杨的很烂)
附:柴可夫斯基作品全部目录
1)舞台作品:歌剧十一部,包括《铁匠瓦库拉》,(1876;修订后改名《女靴》,1887;出版时改为《奥克桑内随想曲》),《叶甫盖尼·奥涅金》(1879),《奥尔良的少女》(1881),《马捷帕》(1884),《女巫》(1887),《黑桃皇后》(1890),《约兰达》(1892);芭蕾舞剧三部:《天鹅湖》(1876),《睡美人》(1889),《胡杉夹子》(1891—1892);戏剧配乐《雪姑娘》(1873)和《哈姆雷特》(1891);
(2)管弦乐曲:交响曲六部(第四,1877;第五,1888;第六,1893);《曼弗雷德交响曲》(1885);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1869;定
稿1880);幻想曲:《暴风雨》(1873)和《里米尼的弗兰切斯卡》(1876);序曲:《暴风雨》(1864)和《1812年》(1880);组曲三部(1879,1883,1884);交响诗《命运》(1868);交响叙事曲《司令官》(1891);《意大利随想曲》(1880);《C大调弦乐小夜曲》;
(3)乐队与独奏乐器:钢琴协奏曲三首(降B小调,1875;G大调,1880,1893年修订;降E大调,单乐章,1893);《钢琴与乐队幻想协奏曲》(1884);《小提琴协奏曲》(1878);大提琴与乐队《洛可可主题变
奏曲》(1876);
(4)室内乐:弦乐四重奏三首(D大调,1871;F大调,1874;降E 小调,1876);A小调钢琴三重奏(1882);弦乐六重奏《佛罗伦萨回忆》(1887年开始创作,1892年修订);小提琴与钢琴曲《回忆珍贵的地方》;
(5)钢琴曲:《升C小调奏鸣曲》(1865);《四季》(1876);G大调奏鸣曲(1878);《儿童曲集》(1878);《杜姆卡》(1886);
(6)歌曲:九套歌曲,每套六首(1869,1872,1874,1875,1878,1884,1887,1893);歌曲七首(1880);儿童歌曲十六首(1881—1883);歌曲十二首(1886);法国歌曲六首(1888);二重唱六首(1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