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环境污染重等 • 生产结构单一
• 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 发展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 •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 消除污染,优化环境
学以致用
XUEYIZHIYONG
读图4.14,结合68页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 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接近市场(钢铁、化学工业中心)。
课堂小结
KETANGXIAOJIE
一、传统工业区的基本概况 代表性地区、形成条件、代表工业、特点、存在问题
二、德国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
衰落原因
整治措施
• 煤炭资源丰富 • 离铁矿区较近 • 水源充沛 • 水陆交通便利 • 市场广阔
•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 世界性钢铁过剩 •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过度集聚,用地紧张,
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
年 1990
图4.11 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
煤炭工业衰落 •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 主要原因
• 炼钢耗煤量逐渐降低
—— 次要原因
读图4.10和图4.12 ➢ 分析煤炭工业衰落的其他原因。
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原料的变化
• 煤炭开采由露天转为 地下开采,生产成本 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机械③工业
特点: 生产结构单一
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生产集中于五大传统工业部门
如果某一工业部门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煤炭工业衰落
•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 主要原因
% 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 100
天然气
80
水电和核电
60
石油
40
20
0 1950
1960
煤炭
1970
1980
(1) 分别指出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的原因。
(2) 新技术革命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但新兴工业不愿到鲁尔区 落户,为什么?
点拨精讲
DIANBOJINGJIANG
德国鲁尔工业区 区位优势
• 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邻近工业区
市场广阔
具
有
• 莱茵河及其支流与运河相互沟通
水源充沛
区
位
• 完整的内河运输网络,通过鹿特丹
生 产 结 构 单 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 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 过度集聚,用地紧张,交 通拥挤,环境污染重
综合整治
调整工业结构和布局
• 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 多样化,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消除污染,优化环境
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其中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为此国家决定实施“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是指从供给和生产端 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实现中国经济 的转型和升级。
鲁尔区产值结构图
①②分别表示1958年和1995年的产值结构
A. 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 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 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土地资源 D. 炼铁需要大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
近年来,枣庄这匹“黑马”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异军突起,成功 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率先崛起,以其独特的转型实践,造就了世界瞩 目的“枣庄神话”“枣庄奇迹”。
图4.10 鲁尔煤田剖面示意 图4.12 鲁尔煤矿的综合整治
钢铁工业衰落 • 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 全球经济危机和钢铁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
新兴工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的原因 • 重化工业过度集聚,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重
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
2. 能运用区位知识分析重要工业区的发展条件,为我国重工业区的改造 提出合理化建议。
德国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代表性的传统工业区
基础梳理
JICHUSHULI
传统工业区的基本概况
阅读课本65页正文
代表地区 形成条件 —— 丰富的煤、铁资源等 代表工业 ——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特 点 —— 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存在问题 ——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
温故知新
WENGUZHIXIN
工业联系 导致
类
型 生产工序 空间利用
工业集聚 结果 工业地域
优
势 加强交流协作 降低生产成本 取得规模效益 共用基础设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学习目标
XUEXIMUBIAO
1. 理解传统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
3. 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① 环境污染 ② 资源枯竭 ③ 水源短缺 ④ 就业困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枣庄市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借鉴了鲁尔区的经验,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A.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新型能源基地 B.发展第三产业,打造工业遗产旅游城市 C.完善交通网,优化区位条件 D.将资源枯竭型城市整体搬迁
当堂检测
DANGTANGJIANCE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 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了大 规模的调整。
1. 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变化特点是
A. 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 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 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 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2.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 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
2. 辽中南工业区目前面临着哪些问题?
经济结构单一,环境污染重,水资源 严重短缺,经济发展缓慢等。
3. 借鉴鲁尔区的整治经验,试探讨辽中南 工业区走出困境的合理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 业和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压缩传统工业规模,并对其进行技术 革新;消除污染,优化环境。
图4.14 辽中南工业区
因
港与海外联系,最稠密的铁路网,
水陆交通便利
素
高速公路也交织成网
含 义 的
• 鲁尔煤田是著名的优质煤田,储量 丰富,开采条件好
煤炭资源丰富
词 句
• 鲁尔区西南部靠近法国著名的洛林 铁矿
离铁矿区较近
煤炭工业
钢铁工业
鲁尔区主要传统工业部门的联系
丰富的煤炭资源
运进铁矿石 煤炭工业 丰富的水源
钢铁工业 电力①工业 化学②工业
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鲁尔工业区 —— “德国工业的心脏”
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问题导学
WENTIDAOXUE
德国鲁尔工业区
阅读案例3(65~67页)
1. 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1) 将文中具有区位因素含义的词句勾画出来。 (2) 简述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2. 归纳鲁尔区曾经衰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