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涡阳县人民政府二○○八年八月目录一、规划总则 (2)(一)规划指导思想 (2)(二)规划依据 (2)(三)规划原则 (3)(四)规划期限 (4)(五)规划范围 (4)二、涡阳县概况 (5)(一)行政区划与地理位置 (5)(二)自然资源 (5)(三)社会经济 (7)(四)土地利用现状 (9)三、规划目标 (11)(一)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11)(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 (11)(三)土地集约利用目标 (11)(四)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12)四、指标分解 (13)(一)分解因素 (13)(二)分解原则 (13)(三)分解方法 (13)五、土地利用总体布局与结构优化、生态平衡 (15)(一)土地利用总体布局 (15)(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20)(三)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平衡 (22)六、用地分区及空间管制引导 (25)(一)空间管制引导总则 (25)(二)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措施 (26)(三)土地利用功能综合分区及管制措施 (40)七、实施规划的措施 (46)(一)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46)(二)建立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 (50)(三)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 (52)相关表格汇编图件汇编涡阳县土地利用现状图涡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布局示意图城关建设用地控制范围图前言涡阳县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于1997年开始编制,2001年1月《涡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省政府审批,进入实施阶段。
规划自实施以来,在全县土地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面落实“1234”工程(即打响一张老子品牌,争取新型工业化水平和生态县建设两项工作分别走在全市、全省的前列,着力建设机械化工、优质农产品、中型能源基地,加快推进全县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企业民营化进程)力争使涡阳县综合经济实力走在全省县级前列起到重要作用。
但由于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未来土地布局和需求估计不足,导致部分乡镇已基本提前达到了上一轮规划控制指标和任务、部分乡镇指标尚有盈余。
随着老子故里、煤炭生产服务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深入,涡阳县委、县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强县、旅游富县、外向带动、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突出名人牌、旅游牌、绿色牌、生态牌,把涡阳县建成皖西北的能源基地、旅游服务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2020年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为此,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国土资源部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组织编制了涡阳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
一、规划总则(一)规划指导思想以《涡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工业涡阳、开放涡阳、生态涡阳、和谐涡阳为目标,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构建和谐社会为理念,坚持“保护、保障、挖潜和集约利用”的原则,统筹安排各业用地,科学调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水平,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推进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规划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主席令[1998]第8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2007]第74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主席令[2003]第77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主席令[1991]第49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发[1998]256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发[1998]第257号);《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1995]国土法)字第117号);《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2000年9月22日安徽省第九届人民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2月1日起施行);《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6年7月28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安徽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决定(2004年6月26日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其它有关法律法规。
2、技术标准《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7年10月);关于修订《安徽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1997年11月2日安徽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安徽省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技术规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国家和省其他有关技术标准。
3、指导性文件与相关规划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13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189号);《安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皖政〔2004〕14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皖政[2005]20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5〕38号);《涡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涡阳县城总体规划》(2001-2030);《淮北矿区规划》(2004~2010);水利、交通、工业等部门相关规划。
(三)规划原则(1)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2)坚持节约和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3)加大开发、复垦、整理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4)努力破解要素制约,保障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用地需求;(5)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确保城乡区域协调发展;(6)推进发展循环经济,促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四)规划期限规划基期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
规划基期数据采用经验收合格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成果,以确保基础数据和图件的真实、准确、全面、可靠。
(五)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涡阳县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
二、涡阳县概况(一)行政区划与地理位置“老子”故里安徽省涡阳县位于淮北平原,地处亳州市中心地带。
位于北纬33°27′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之间。
全县国土面积2109.28平方公里,其中城区近期规划面积17.6平方公里。
涡阳处于淮北平原腹地,境内涡河横贯东西,将全县分为涡南、涡北两个自然区域。
除东北部有龙山和石弓山外,其余均为一望无际的沃野。
涡阳历史悠久,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诞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
涡阳汉为城父、山桑、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
隋改置肥水县。
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
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
是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国家粮食生产百强县,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试点县。
2005年底,涡阳户籍人口140.91万人。
依2005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全县国土总面积316.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32.26万亩,2005年全县人口140.91万。
县境自东向西分别与淮北市、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河南省永城市接壤。
涡阳县辖城关、城西、城东、西阳、双庙、楚店、高公、闸北、高炉、曹市、青疃、石弓、龙山、义门、新兴、临湖、丹城、马店集、花沟、店集、陈大、牌坊、公吉寺、标里、耿皇、张老家和单集林场计24个镇、2个乡、1个林场。
县政府设在城关镇。
(二)自然资源气候资源在中国气候区划中,本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步,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光、热资源比较丰富。
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41.2℃(1964年7月9日),极端最低气温-24℃(1969年2月5日)。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27.4小时。
县域内年平均降雨量809.3毫米左右,雨量分布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季节性变化明显,一般夏季多,冬季少,春雨多于秋雨。
年平均风速为3.4米/秒,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北、西北风,春秋季多偏东风。
地质地貌县境有巨厚的第四纪松沉积物发育,其下隐伏有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和二迭纪地层。
涡河以北,有零星山丘出露,属寒武纪,由灰岩和泥岩构成。
由于构造运动差异,第四纪厚度各地有所不同,北部较薄,南部较厚,涡河以北70—600米,涡河以南大于200米。
涡阳县位于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形平坦开阔,总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6.5—34.5米,坡降约1/7000。
由于降雨、河流的侵蚀作用和人类的长期活动及近代黄泛影响,平原地区又有不同的微域地貌,呈大平小不平的特点。
全县地貌大致可分为石灰岩岛状残丘、河间平原、黄泛沉积平原三种类型。
县境82.9%的面积为早期河间平原,17.16%的面积为黄泛区平原,分布在涡河两沿。
中部的涡河、北部的包河和南部的西淝河两岸受黄泛的影响最大,为近代黄泛沉积所覆盖,地势较高。
涡河与包河、涡河与西淝河之间是两片低洼的平原。
从河上游至河下游,宽度逐渐减小,呈“V”形。
其地面一般高出两边河间平原区地面1米左右,是涡河的天然堤防。
水文县境内主要水系有涡河、包河、北淝河、西淝河,顺地势自西北流向东南。
此外,尚有武家河、芡河、界洪河等。
涡河是流经县域的主要河流,自义门镇入境,从西阳出界进入蒙城县界,流经县境55公里,流域平均宽度16.7公里,流域面积1268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0.3%。
涡阳县是一个缺水型县城,地表水资源量为4.016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4.178亿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为7.03亿m3。
矿产资源涡阳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灰岩、饮用天然矿泉水等。
涡阳煤田是淮北煤田的主要接替者,位于淮北煤田的西南部,东以丰涡断层为界,与临涣矿区为邻,煤种以肥煤、焦煤,少量贫煤、瘦煤等为主,主要分布于涡阳县中部和东部,有徐广楼矿区(含杨潘楼、徐广楼、张楼、单集林场、蒙关、高炉6小矿),刘店矿区(包括一井田、二井田),涡北矿区、花沟信湖矿区(包括花沟矿和信湖矿)、青疃矿区和袁店矿区等6大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