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电子版习题答案第8章(马希青)

机械制图电子版习题答案第8章(马希青)

第八章 零件图 8-1 标注表面结构要求
(1) 标注下图所示零件的表面结构要求。圆柱 面取 ;倒角、锥面取 ;各平面取
C2.5
120°
第45页
第八章 零件图 8-1 标注表面结构要求
(2) 将指定的表面结构要求用代号标注在图上。 A A 1)A面Ra值为12.5m;
2)孔表面Rz最大允许 值为3.2m; 3)B面Ra值为6.3m; 4)其余表面均不进行切 削加工,Ra值为50m. B
14h7 18H7

轴 套
第45页
18p6
+0.043 +0.016 0 -0.018 +0.018 0 +0.029 +0.018
第八章 零件图
8-3 将文字说明的形位公差标注在图上 1)孔轴线直线度不大于0.012
0.012 0.01
2)孔圆度不大于0.005 3)底面平面度不大于0.01
4)孔轴线对底面平行度不 大于0.03
0.012 0.005 0.01 0.03 A 第45页
0.005
对 齐 尺 寸 箭 头 A
第八章 零件图
8-4 读零件图
1.读主动齿轮轴零件图,补绘轮齿部分的局部视图,齿廓 表面粗糙度为 ,并在指定位置补绘图中所缺的移出断 面图;标出齿轮分度圆直径。
第46页
第八章 零件图
4x9
j
(表面结构未注全)
轴承盖
制图 描图 审核
比例 件数 1 14-03 重量 HT200
(厂 名)
第46页
第八章 零件图
8-4 读零件图
3.读支架零件图,在指定位置画出A-A剖视图,在图中标出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基准。
回答下列问题: (1)60圆柱的下表面表面结构要求为 28圆柱的左端面的表面表面结构要求为 +0.021 (2)270 孔的标准公差是 IT7 级。
32 +0.018 +0.002
标注:
H7 20 f7 H8 32 k6
8-2
第八章 零件图 标注尺寸公差
1)轴套与轴的配合采用基 轴 制,孔与轴是 间隙 配合。
(3)读图填空:

14F8/h7
18H7/p6
2)轴套与轮的配合采用基 孔 制,孔与轴是 过盈 配合。 3)查表并写出各偏差值:
14F8
第45页
8-2
标 注 在 图 中
第八章 零件图 标注尺寸公差
(2)根据轴和孔的偏差值,在装配图上标出其配合代号。
32+0.039 0
20-0.020 -0.041
解:查表
20-0.020 -0.041
32+0.039 0
第45页
20 H7 20 f7 32 H8 32 k6
20+0.021 0
第46页
14
5 1
45º
齿轮参数表 (略)
m=2 z=18
表面结构 (略)
C1.5
C2
28 - 0 0.023
A
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220—250HB。 2.锐边倒钝。
主动齿轮轴
制图 描图 审核
比例 件数 1 12-02 重量 45
(厂 名)
第46页
第八章 零件图 1
8-4 读零件图
2.读轴承盖零件图,在指定位置画出B-B剖视图(采用对称画法, 画出前一半)。
第45页
8-2
第八章 零件图 标注尺寸公差
(1)根据配合代号,在零件图上分别标出轴和孔的直径 公差代号和偏差值。 解:
根据25k6 查表 25k6(+0.002 ) 得:+15 +2 +0.015 写成 25k6(+0.002 )
25k6 52K7
+0.015
根据52K7 查表
得:+9 -21 +0.009 写成 52K7(-0.021 )
8-4 读零件图
4.读底座零件图: (1)在指定位置画出左视图。 (2)在图中用“▲ ”符号标出长、宽、高三个方 向的主要尺寸基准;
回答下列问题:
(3) 该零件表面结构要求有 3 种要求, 它们分别是 。
第47页
第八章 零件图
长基准 D
D
高基准
第47页
回答下列问题: -0.290 (1)70d11写成有上、下偏差的注法为 70 -0.100 。 (2)表面粗糙度 的表面形状是圆柱面、圆端面 。
(3)主视图的右端面 54深3的凹坑,这样的结构形状 是为了 减轻零件重量、节省材料 而设计的。
(4)零件上沿径向分布了四个沉坑,这样的工艺结构 是为了 使紧固件与其良好接触 而设计的。
。 。
(3)在主视图的28圆柱的左端面超出连接板,这是 为了增加轴孔15H7的 工作 面,而结构为70x80连接 板的左端面作成凹槽是为了减少 加工 面。 (4)解释
第47页
的含义:
孔15H7轴线相对于孔27轴线(B)的垂直度不大于0.05
第八章 零件图
长基准Biblioteka 宽基准 高基准第47页
第八章 零件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Ø20f7的含义:Ø20为 基本尺寸,f7是 轴的公差带代号
如将Ø20f7写成有上、下偏差的形式,注法是
-0.041 Ø20-0.020

(2) 该零件为 轴 类零件,其主要加工方法为 车、磨等 。
(3)指出图中的工艺结构:它有 2 处倒角,其尺寸分别为 C2、 C1.5 ,有 3 处退刀槽(越程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