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专题-坛庙建筑-ppt讲课讲稿
专题-坛庙建筑-ppt讲课讲稿
太庙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规模最宏大的皇家祭 祖建筑群。
北京太庙
孔庙
孔庙位于山东曲阜市中心,是历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地 方,是中国古代大型祠庙建筑的典型。
孔庙占地21.8公顷,南北长约1公里,仿皇宫之制,三路 布局,九进院落,贯穿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排列。 碑刻2000余块,为中国罕见的大型碑林之一。大成殿是孔庙 的主体建筑,瓦色、开间、彩画均采用最高规格。宋徽宗赵 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 成殿”。它和故宫太和殿、岱庙天贶殿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 宫殿建筑。
孔庙以面积之大、气势之恢宏、历史之悠久、保持之完 美,被古建筑学专家称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例”。与 孔府、孔林合称“三孔”,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 录》。
金声玉振
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 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 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 也”。“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 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 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 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因此,后人把 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 四海四渎 • 四海: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 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北京太庙
北京太庙位于天安门左侧,严格遵循“左祖右社” 的布局要求,原是明清皇帝祭祖的宗庙,现为劳动 人民文化宫。主体建筑是享殿、寝殿、祧殿三大殿。 享殿(前殿)是主殿,是皇帝举行大祭活动的场所, 坐落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之上,气势雄伟,比 故宫太和殿还高2米,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象征。殿 内地铺“金砖”,梁柱为名贵的金丝楠木。寝殿 (中殿)是供奉帝后神位之处。祧殿是供奉皇帝远 祖神位之处。
皇穹宇
回音壁
圜丘坛
社稷坛
社稷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地方, 位于天安门的右侧(今中山公园内)。主体建筑为坐 落在中轴线上的社稷坛和拜坛。古代以“社稷”代称 国家。社稷坛为汉白玉砌成的三层方坛,坛的最上层 铺垫五色土:中央为黄,东方为青,南方为红,西方 为白,北方为黑,是按“五行”中五方无色的配置, 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并祈求全国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土台中央方形石柱,称之为“礼主石”, 或“江山石”,表示皇帝“江山永固”。每年春秋两 次皇帝要亲自来此祭社神和稷神。
坛庙是一种祭祀建筑。它不是宗教 建筑,却具有一定的民族宗教文化的崇 拜意义;它不是宫殿,但又渗融着政治、 伦理的丰富内容。它是遵从“礼”的要 求而产生的建筑类型。因此,也称为礼 制建筑。同为祭祀建筑的坛和庙,在建 筑形式上有所不同,祭祀的对象有区别, 使用者也有不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思想中,包含着浓重的 对祖先的崇敬,对天地、日月、土地、粮食以及各 种神的崇拜,对文神、武神的尊敬。
历代帝王为了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将自己比 作天地之子,受命于天统治百姓,增强政权的合理 性,强化自己的政权统治。祭祀天地因而成了中国 历史上所有王朝重要的政治活动。而且发展到后来, 成为统治阶级的专门权利。《礼记》中规定“天子 祭天地,祭山川,祭五祀”,而诸侯只能“祭山川, 祭五祀”。
第二节 坛庙主要类型
社稷坛
社稷坛五色土
二、庙
庙由于使用者和崇拜对象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类:
❖ 祭祀祖宗的庙 天子、诸侯、官宦贵族,都有祖庙,但规 格、品位不同。只有帝王的祖庙能成为太庙,官宦贵族祭奉祖先 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宗庙制度渗透了强烈的政治、伦理思想。
❖ 祭奉圣贤的庙 圣贤是世人崇拜效仿的楷模。最著名的是 祭祀孔子的孔庙,也称文庙,祭祀关羽的庙称关帝庙,又称武庙。 此外,还有祭祀诸葛亮的武侯祠,祭祀岳飞的岳庙等等。
祈年殿-祈祷五谷丰登的地方,有鎏 金宝顶的三层重檐圆形大殿,高38米, 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皇穹宇-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祖先神 主牌位的地方。
圜丘坛-皇帝举行祭天大典的地方。
祈年殿
天坛大殿为圆形攒尖顶,围墙方形,也正是 “天圆地方”思想的体现。大殿内的大柱也是按天 象所建的,中央的四根龙井柱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 中间12根楠木柱代表一年12个月,外围的12根檐 柱则代表一天的12个时辰,而中外两层柱子,加起 来共24根,象征一年的24个节气,三层相加共28 根柱子,表示周天的28星宿,再加上柱顶的八根童 柱就象征36天罡。
专题-坛庙建筑-ppt
第一节 概述
• 坛的起源:黄帝轩辕氏多次封土为坛,祭 祀山川鬼神,成为“封禅”,可作为坛的 起源;
• 庙的起源:西安半坡村新时期文化遗存中 正方形大房子基址,从方位及布局可判定 为部落聚会和祭祀的场所,即庙的开始。
• 《考工记》记载:夏有世室,商有重屋, 周有明堂,都是礼制祭祀建筑的代表。
❖ 祭祀山川、神灵的庙 中国从古代起就崇拜天、地、山、 川等自然物并建庙祭祀。最著名的是祭祀五岳的神庙,以泰山的 岱庙规模最大。此外,各地还建有众多后土庙(土地庙)。
• 五岳五镇 • 五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 • 五镇:东镇沂山, 在今山东临朐;西镇岳山(又名
吴山),在今陕西陇县;中镇霍山,在今山西霍 县;南镇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市;北镇医巫闾 山,在今辽宁北镇县。
天坛
由于祭天是“五礼”之首,因而天坛成为坛庙 建筑中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精品。天坛位于 北京外城永定门东侧,是现今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 整、最重要、规模最为宏大的一组封建王朝的祭祀 建筑群,198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天坛充分运用了各种建筑手法与建筑形式,以 及美学、力学、声学、几何学等各方面原理,代表 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它在建筑设计思想上, 充分体现了祭祀功能,它的每一处建筑都与天地息 息相关,透露出深刻的文化象征意义。
一、坛
坛是皇帝的专利,一般根据祭祀的对象分为: 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先农坛等。 历代帝王登基之后,都要去祭祀天、地、日、月 等神。因为君权受命于天,皇帝必须亲自去天坛 祭天,祭天在南郊,时间是冬至日;土地是国家 的根本,皇帝亲自或派人前往地坛祭地,祭地在 北郊,时间在夏至日;万物生长靠太阳,还须到 日坛祭日,祭日在东郊;月亮是夜明之神,也须 到月坛祭月,祭月在西郊。因为祭祀天、地、日、 月都在郊外进行,统称为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