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旅游资源分析

云南旅游资源分析


The End
云南省旅游资源丰 富,但绝大数未加 以开发利用。可利 用和挖掘的潜力还 很大。 LOGO YOUR
• 2012年云南共接待海外旅游者457.8万人次,同比增长 15.8%;接待国内旅游者1.963亿人次,同比增长20.2%。 云南省全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702.5亿元,同比增长31.2%, 经初步测算,2012年旅游增加值预计将达650亿元,同比 增加近10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为6.5%。 • 预计2013年全省将累计接待海外入境游客量的目标定为 480万人次,力争实现同比增长10%的目标;全省接待国 内旅游者2.3亿人次,同比增长15%以上;力争全省旅游 业总收入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
4、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 源开发、建设资金。
•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 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 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 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 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广辟 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 题。
热带雨林自然景观
西 双 版 纳
西双版纳是全国唯一热带 雨林自然保护区,林木参 天蔽日,珍禽异兽比比皆 是,奇木异葩随处可见。
少数民族风情
傣族是西双版纳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精 巧的竹楼,优美的孔雀舞。傣族少女服饰精 美、容姿秀丽、能歌善舞,是西双迷人的景 致之一。
大理: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 大理古城及周围分布甚广,它们以 古城为中心,沿苍山之麓、洱海之 滨呈线状分布。大理市现已确定不 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
景区开发较差,服务设施还不配套,景观 资源的开发较单一,造成资源特色的浪费, 开发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资源开发规划人 才匮乏,地方政 府对旅游资源开 发与保护政策的 认识不足、各地 区经济发展不平 衡等因素
制约云 南旅游 业发展 的因素
开发过程中资源的 保护意识差,对旅 游资源的破坏现象 仍然存在,人为性 破坏和建设性破坏 现象严重
云南
yunnan
彩云之南
组员: ppt制作:杨x华 视频制作:司徒xx 资料收集:许x浩
目录 Contents
了解云南
2 云南主要旅游地
单击添加目录内容2
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4 云南旅游发展状况
5
制约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6 云南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Page 2 2
YOUR LOGO
了解云南
•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部,位于著名的东方国际河流澜沧 江—湄公河中游,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和泰国、柬 埔寨、印度、孟加拉等国毗邻,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 的重要门户。云南省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 2500—3000米,有25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 最多的省份。 • 云南以其美丽、丰饶、神奇而著称于世,一向被外界称为 “秘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它土地辽阔、山川壮丽、 资源丰富,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金沙江。沿线景观独特, 最具代表性的景点有长江 第一湾、虎跳峡和宝山石 城。
泸沽湖,是云南省九 大高原湖泊之一。泸 沽湖景区已被列为云 南省省级自然保护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香格里拉:
•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 云 南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 统文化的净土.香格里拉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 “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中甸共有著名旅游景点24个,是 一个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富集区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 游热线之一。
2、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 的保护性开发。
•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 渐成为一种时尚 ,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 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 保护性开发。
3、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 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和法规,使云南旅游资 源的开发工作有法可依,对违反法规的开发行为和破坏 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保证资源开发工作顺利进行, 使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工作走向正轨。
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 • 自然风光的博物馆: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 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 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 • 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 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 度、社会状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 下
5、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 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 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 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 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 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诸多的名胜风景 由于宣传力度不 够,多年来一直 鲜为人知,造成 旅游资源的极大 浪费。 泰国:30% 美国更多,云南 不足5%。
云南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 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 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 点。
管理不当,造成景 观的破坏和景点的 重复建设,盲目开 发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当部分环境质量 高、历史文化价值 和艺术观赏价值上 乘,重点旅游资源 得不到深层次的开 发。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 开发云南旅游资源,应树立长远观念,为子孙后代 保存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不要只顾及眼前 利益,做到旅游资源开发一项、见效一项、保护一 项,使云南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健康协调发 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和旅游区域,紧紧抓 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之机,实现云南旅游业的持续 增长和强续发展。
5个方面:
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景观:特殊的地 理位置,几乎囊 括了从海南岛到 黑龙江中国大地 上所有气候类型 和风景景观:
云南的民族旅游资 源特色鲜明,丰富 多样。云南有25个, 其中15个民族为云 南特有。 生物旅游景观极为 丰富独特,素有" 植物王国"、"动物 王国"、"花卉王国" 之美誉,
多样 性
云南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2、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 护性开发。 3、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 度。 4、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 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5、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 发。 6、坚持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
Page 15
Page 15 YOUR LOGO
昆 明
云南省省会, 具有两千四 百多年的历 史,是云南 省政治、经 济、文化、 科技、交通 的中心,唯 一的中心特 大城市。是 我国著名的 优秀旅游城 市和历史文 化名城。素 以“春城” 而享誉中外。
美丽的自 然风光、 灿烂的历 史古迹、 绚丽的民 族风情, 使昆明跻 身为全国 十大旅游 热点城市, 首批进 入中国优 秀旅游城 市行列。
1、转变政府职能,加大开发力度。
•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一定要坚持社会 、经济、生态全面发 展,充分转变政府职能,组织力量对云南省的旅游资源进 行全面的普查、评价,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加大 开发力度,立足于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旅游资源优势和人文 旅游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面向东南亚,服务全国,辐射 大西南,以深度开发为主,重点开发市场前景广阔、环境 质量好、容量大且能够满足游客观光、享受、度假、探险、 考察等不同的旅游资源。
文化:特殊的区 位,云南成为成 为中原文化、藏 文化、东南亚文 化、西方文化的 Page 11 11 交汇点。
奇特 性
多民 族性
地域 性
生态 性
潜力 性

云南省许多地区地 学景观都具有奇特 性,有的景观堪称 世界自然奇观。
全省旅游资源分布极为 广泛,全省各地几乎都 有风景名胜区、点,并 各有特色。景点有相当 程度的集中,构成景观 区。
云南旅游发展状况
目前 ,云南已开发和建设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景旅游 区和旅游服务设施,基本上形成了以昆明为中心的三大旅游 线路,重点建设了昆明、丽江、大理、景洪、瑞丽5个重点城 市,5大旅游区。但在云南旅游资源开发已取得喜人成绩的同 时,仍然有大量不容忽视的问题存在。 近年来,云南依靠民族游大力地推动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同 时云南旅游亦能清楚知道他们独一无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最 具个性的特色和最具优势的强项。得益于此,云南的民族元 素更容易百花齐放,内容丰富多彩。 总体来说,云南省的民族旅游还是呈现了良好发展的态势, 至今保留的民族文化的种类、民族文化的原始形态比其它省 份都要完整,
丽江
摩梭风情,生活 在泸沽湖畔的摩 梭人至今保留着" 男不娶、女不嫁" 的母系走婚习俗。
玉龙雪山和老君山,玉龙雪山是国 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冰川博 物馆"和"动植物宝库"。
丽江古城,1986年被 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 名城,1997年12月4 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
纳西东巴文化, 包括东巴象形文 字、纳西古乐、 东巴经卷、东巴 绘画、建筑艺术 及宗教文化等, 内容丰富,博大 精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