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状物作文之状物类作文教学思路

状物作文之状物类作文教学思路

状物类作文教学思路【篇一:状物类作文指导】状物类作文指导要写好状物的文章,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注意观察1.要细致观察“物”的外部形态:形状、大小、色彩等;2:要注意“物”是否有变化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考查。

二.要时刻注意围绕中心状物无论是选材,还是描写,都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而定,以便笔力集中,写得更深刻,更细腻,“物”的形象更为丰富三:重点要细、特点要明1、观察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或从整体到局部、从点到面2、根据它的外形特点或作用用途,分清主次,把它独特的地方写出来。

所谓事物的重点部分,是最能体现事物特点的部分,也是把一事物和另一事物区别开来的关键之处。

如它的形状、构造、用途等 .:书桌上有一个笔架,它的底座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朵。

在底座上面是一只小白兔正驾驶着小轿车。

这只小白兔有胖乎乎的、圆圆的脑袋,大大的耳朵,两只眼睛像一对晶莹的红宝石。

(从下到上,重点写小白兔,特点是可爱)四:条理要清、感情要真1、要注意言之有序,也就是说,要围绕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将所写的事物形状、构造描述清楚,使人感到思路十分清楚。

一般来说,全文布局可以有先总后分或先分后总两种方法。

、写状物作文,不仅要对自己所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具体描述,将它形象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更要将自己的认识、感受和情感传递别人,也就是要借物抒情,借物喻人如:我喜欢我的地球仪,不是因为它有美丽的外表,而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乐趣,使我增长了知识。

五.使用多种方法来描绘事物,特别要注意细节的刻画我们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情趣,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办法使“物”活起来,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插入一些与所写“物”有关的故事、传说(要少而精)等,使内容更为丰富。

给语言穿上漂亮外衣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荷塘月色》第二组a句运用比喻都通过能够形象具体、生动的描写写活客观物象。

这样让学生明确修辞与描写语言的重要性。

你也带孩了,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改: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就像大街上耍把戏的瘦猴,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像刚出笼的馒头,又白又胖。

例: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

我却不以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修改: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谢霆锋”,也就是“强盗般”的模样。

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

公元2005年,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的然后做得蓬蓬的“乱发”吗?这真是“天然去雕饰”又省 moneycool!他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的自然呢?六.要展开丰富的联想描写事物离不开作者的情感与体会,抓住事物特点,将自己的体会联想与事物的特点融为一体,就可以达到状物寄情的效果。

而文章融入作者丰富的联想,就会使内容更充实,更耐人回味。

不过要注意,联想要以真实的事实为依据,不要完全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

所谓联想法,就是指把事物以外的东西和事物本身有机联系起来,并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的一种方法。

如:家家都有抹布,人人都用抹布,什么地方脏了,它就一声不响地到什么地方去工作。

它净化了环境,却从来不要求人们感谢它。

这种默默无闻的精神值得我永远学习。

七.可以深入挖掘,使立意更深刻。

【篇二:状物作文教学设计】《写一篇状物的文章》教学设计一、何为状物类文章“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

写状物记叙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把它们的形状、颜色、特征等描绘出来,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然而,写状物记叙文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思想——感受、评价等,也就是要做到主题突出。

因此,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绘,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情的充分阐发。

如:郭沫若的《石榴》文章既有对石榴的具体描绘,(写了石榴的枝叶、花朵、果实)体现其外在与内在美,同时作者借《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讴歌了坚贞不屈、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节,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郑振铎的《海燕》这篇文章对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体、飞翔、憩息作了细致的描绘,(寄情于物)抒发了他远航途中由眼前的海燕而萌生的无限眷念与热爱祖国的浓浓乡愁。

丰子恺的《白鹅》不仅突出介绍了鹅的高傲性格,具体描摹了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更肯定了它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二、状物作文一般的写法是:状物作文=本物+故事+情感。

“本物+故事+情感”是写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

本物包括:来历、外表形象、内部结构、用途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起点。

故事包括:符合主题要求的物本身的故事、物与自己的故事、物与他人的故事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核心。

情感包括:与主题要求相一致的情感抒发、意义评价、感受理解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

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三、状物作文的要求:1、状物的要求是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来写。

(写出该物特点)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我们要眼看、耳听、鼻嗅、肤受、舌舔、脑想六者并用,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同一事物的综合知觉。

这样,既能对事物有个整体了解,又能综合比较,求同存异,突现事物的个性。

例如,常见家禽走兽某些器官外形不同,又有相近之处。

鸡、兔、猫的眼睛外形都是圆的,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比较观察,我们会发现: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兔的眼睛是红的,红如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黑成盲。

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如:“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 (选自《荷花》)写荷花,描绘了荷花半开、全开、未开的形状、姿态、颜色,写未开的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出一种含苞待放的状态,突出了荷花美的特点。

2、充分展开联想。

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

例文《荷花》第二自然段展开联想,把一池荷花想象成一幅画,又从总体上突出了荷花的美。

作者仔细观察,抓住了荷花美的特点进行描绘,真实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四、状物如何突出物的特点(1)、总分结合,把握特征。

先着眼于物的整体的观察描写,以获得对物的总貌印象,然后对构成总体的各处组成部分依次进行观察描写,着重描写能体现特征的局部细节,以各局部的特征来体现整体的总的特征。

(2)、动静结合,摹写物形物态。

物有动态和静态,植物是静止的,也可以从动态上写;动物的动态的,也可以从静态上写。

动植物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习性。

如猫,一天中就有不同的形态:早晨,眼仁是圆的,随着太阳的升高,眼仁变成直线,到正午就成了细细的一线,傍晚又开始变成圆的。

状物,就要抓住物形物态,动静结合,才能突出其特点。

又如:《海燕》一文写小燕子的形体、憩息是静态,写其飞翔则是动态。

对“春景图”和“海天图”的描绘,有形有色,动静结合。

(3)、恰当运用修辞,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学习本单元,我们还发现,要突出文章的表达效果,我们实在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调动多种修辞手段。

例如:“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郭沫若的《石榴》)——描写与议论结合,对偶和对比并用,鲜明地突出了石榴枝干奇崛叶片清新的特点。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丰子恺《白鹅》)——描写形象、诠释准确,读来如同品茶看戏,给人享受。

还有,像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方法,就会使文章更加生动,其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4)、注重写作顺序例如《石榴》一文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按照由枝叶——花朵——果实)的顺序来描写夏华秋实的变化,表现石榴的美。

再如:《海燕》一文在描绘海天图时是先写海,再写天,海天一色,层次感强。

再如:《鹤群》一文,在描写第一个场面时(鹤群翔空)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作者从“鹤群的队形”写到“鹤群空中姿态”,全文则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井然有序。

五、倾注自己的感情。

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习作《小闹钟》)托物言情,使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再如:《海燕》一文,作者咏物寄情,物情合一。

作者满怀思乡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因此,海燕就成了一个象征物,是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思想感情的化身。

总之,写状物类文章和写人记事的文章一样,首先必须突出中心,只有中心思想明确,读者才能领会你的写作意图。

同时,写这类文章还应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产生联想和想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力求语言生动,文笔流畅。

附例文赏析:青蛙捕食我非常喜欢青蛙。

夏天,我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

青蛙很喜欢躲在草丛里,偶尔也叫几声。

它们叫得最欢的时候是在大雨过后。

每当这时如果有一只叫,旁边的也就随着叫了起来。

几十只甚至上百只青蛙“呱呱”叫个不停,那声音能够传到几里地以外,多像一曲气势磅礡的交响乐呀!青蛙的身体胖胖的,有的身体足有七八厘米长。

它们披着黄绿色或深绿色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

它们的头又宽又扁,像一个三角形,头上鼓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长着大嘴巴、小鼻子。

青蛙爱吃小昆虫,观察它捕食的动作才有趣呢。

有一天,我静静地蹲在池塘边上的大树后面,细心地观察着。

一只青蛙蹲在地上,张着嘴巴仰着脸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一只小虫飞过来,只见青蛙猛地向上一蹿,舌头一勾,又落在地上。

小虫不见了,青蛙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耐心地等待着。

青蛙可真是个捉虫的能手,听农民伯伯说:要是算起来,一只青蛙一年之内最少可以消灭一万只害虫。

它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这篇作文写的是“青蛙捕食”,开头用“我非常喜欢青蛙”一句,开门见山,概括了全文的中心,接着依次写了青蛙的鸣叫、外形,以及捕虫的情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