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线电缆成品检验规范

电线电缆成品检验规范


第6节

逐批
4 护套厚度
第7节

逐批
5 成品电线电缆外径
第8节

逐批
6 成品电缆椭圆度第9节√ຫໍສະໝຸດ 逐批7 绝缘电阻试验
第 10 节
√ 抽检:3 月/次
8 绝缘、护套老化前机械性能
第 11 节
√ 抽检:3 月/次
9 导体直流电阻
第 12 节

逐批
4、成盘电线电缆外观 成品电线电缆外观应光洁无油污、划伤、灰尘,排列整齐、平整、紧密。 5、成品电线电缆的标志 成品电缆的表面应有制造厂名、型号规格、截面和电压的连续性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 耐擦。 绝缘标志:一个完整的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 275mm。 护套标志:一个完整的标志的末端与下一个标志的始端之间的距离应不超过 550mm。 标志的耐擦性:用浸过水的脱脂棉或棉布,轻轻擦拭 10 次,然后用目力检查。
a)当试件内侧为圆时,应按图 1 径向测量 6 点; b)电缆扁平并排挤出时,应按照图 6 径向测量 6 点; c)电缆非圆形内表面时,应按照图 6 径向测量 6 点; 8、外径尺寸测量 8.1 测量步骤 a)电线电缆外径不超过 25mm 时,用测微计、投影仪或类似的仪器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分别测量; b)电缆外径超过 25mm 时使用测量带,游标卡尺测量(游标卡尺测量时,测量电缆两个相互垂直的方 向); 9、成品电缆椭圆度 在圆形护套电缆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差(F 值)应不超过平均外径的 15%,测 量两处,取最大差值。 10、绝缘电阻试验 10.1 试样的制备 试样有效长度不下于 5 米,并注意不损伤绝缘表面。 浸水试验时,试样两端头露出水面的长度应不小于 250mm,绝缘部分露出的长度不小于 150mm。露出 的绝缘表面应保持干燥和清净。 10.2 试验计算公式 RL=RX×L RL 每公里长度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千米(MΩ•Km) RX 试样绝缘电阻,单位为兆欧(MΩ) L 试样有效测量长度,单位为千米(Km) 11、绝缘、护套的老化前试验 从每个被试绝缘线芯试样上切去足够长的样段,供老花前机械性能试验用试样至少 5 个。 11.1 试样制备 试样应削平,使标记线之间具有平行的表面。试样的厚度应不小于 0.8mm,不大于 2.0mm。如果不能
…………………………………………………………………………………………………………………………………………………
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电线电缆 成品检验规范 技术文件
编号: 版本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受控状态:
年月日 年月日
编制:
审核:
批准:
…………………………………………………………………………………………………………………………………………………
地址:
电话:
1、目的 明确成品电缆检验的项目,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2、使用和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额定电压 450/750V 及以下塑料电线电缆的成品检验。 3、电线电缆成品检验要求
表 1 成品电缆检验项目和检验标准
序 检验项目

要求
成品抽样
项目
频率
1 外观、印字内容
第 4、5 节

逐批
3 绝缘厚度
第 3页 共 10 页
获得 0.8mm 厚度,允许最小厚度为 0.6mm。 如果试样为管状,将试样切成约 100mm 长的小段,抽出导体。 管状截面尺寸计算:
A=3.14×(D-δ) × δ D:绝缘外径平均值 mm δ:绝缘厚度平均值 mm 11.2 护套试样制备按照 11.1 执行。 11.3 试验的结果 老化前试样结果最少为 4 个有效值。 12、导体直流电阻的测量 12.1 试样截取 从被试电缆上取试样一根长度不小于 1.2m 的试样,去除导体上的外表面,也可以只去除试样两端与 测量系统相连部位覆盖物,露出导体。去除覆盖物应小心进行,以免损伤导体。 12.2 试样表面的处理 试样接入测量系统前,应预先清洁其连接部位的导体表面,去除附着物、污秽和油垢。连接处表面的 氧化层尽可能除尽。 12.3 试验的要求 12.3.1 测量导体电阻的房间应保持在 20℃范围内。并且保持良好的保温时间。 12.3.2 在满足试验系统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最小的测试电流,以免引起过大的温升。 12.3.3 标准温度下单位长度电阻值换算
12.3.5 单芯和多芯电缆最大电阻见表 2。
标称 截面 mm2 0.3 0.5 0.75
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不镀金属 69.2 36.0 24.5 18.1 12.1 7.41 4.61 3.08 1.83 1.15 0.727 0.524 0.387 0.268 0.193
6、绝缘尺寸的测量
6.1 测量装置
读数显微镜或放大倍数至少 10 倍的投影仪,两种装置读数均应至 0.01mm。
第 1页 共 10 页
6.2 试样的制备 从绝缘上抽出导体小心操作以免损坏绝缘。 每一个试验应由一绝缘薄片组成,应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美工刀片等)沿着与导体轴线相垂 直的平面切取薄片。 如果绝缘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志的一段。 6.3 测量的步骤 将试件置于装置的工作面上,切割面与光轴垂直。 a)当试件内侧为圆形时,应按图 1 径向测量 6 点。 b)当绝缘从圆形绞合导体上截取时,应按图 4 径向测量 6 点;
1000 R20= RX Kt ·
L 式中:
R20—20℃时每千米长度电阻值,单位为欧每千米(Ω/km);
RX—t℃时 L 长导体的实测电阻值,单位为欧(Ω);
L—试样测量长度,(m);
第 4页 共 10 页
Kt—电阻温度校正系数。 12.3.4 温度换算系数公式
1 Kt=
1+K(t-20) K—金属导体换算系数
6.4 绝缘的标称厚度见技术工艺要求。 7、护套厚度测量 7.1 去除护套内,外所有元件(若有的话),应用适当的工具(锋利的刀片如美工刀片等)沿着与导 体轴线相垂直的平面切取薄片。 7.2 如果护套上有压印标记凹痕,则会使该处厚度变薄,因此试件应取包含该标志的一段。 7.3 测量步骤
第 2页 共 10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