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说明

高速公路横断面设计说明


第六节 路缘石
中央分隔带
行车道
: 边坡
(日本 水泥 砼缘石
日本 沥青 砼缘石
美国 模铸式缘石 (多为沥青砼)
第七节 边坡与边沟
边坡应保证路基稳定、行车安全及景观的舒顺。 美国规定: 公路路堤高1.5~3.0m边坡为l:4~1:3 公路路堤高 4 m时边坡为1:2 路旁无障碍安全地带,应在防护栅以外至少6~
0.5
S
e
土路肩
硬路肩
路 缘 带 行车道
第四节 路肩
一、路肩的功能
(1)保护路面; (2)停置临时发生故障、事故的车辆; (3)提供侧向余宽、显示行车道外侧边缘、
引导视线、增加行车的安全舒适性; (4)增加挖方弯道地段的视距; (5)为设置路上设施(标志、防护栅等)或
埋设地下管线及养护作业提供场地。
12m。
第七节 边坡与边沟
标志
路面 沥青封层
通信管线 地下排水沟
绿化 浅碟形水沟
路 缘 石
排水管 形
土壤
路面沥青封层砾 石地下排水沟圆形排水管
思考题
1.简要回答高速公路横断面的组成。 2.行车道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确定合
理的行车宽度? 3.为什么要设置中间带?它的作用有哪些? 4.简述路基设计的基本要求。
追求人生的美好!
我们的共同目标!
第三节 中间带
二、中间带的组成
设施 侧向余宽 带宽 侧向余宽
路缘带
分隔带 中间带全宽
路缘带
第三节 中间带
三、中央分隔带
中央分隔带宽度等于设施带宽度和侧向安全宽 度C之和。设施带宽度考虑到植树与设置防护 栅的需要,一般为0.8m。安全宽度C值考虑弯 道视距、养护人员安全操作宽度、埋设地下沟 管等因素,一般为l.0m左右。
第六章 横断面要素
图片
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与一般图式
一、横断面
高速公路横断面是包括行车道、中央分隔带、 路肩、以及用地范围内的标志、照明、防护栅、 植树绿化、取土坑、边沟、边坡等与地面线所 围成的整个断面。它的宽度决定用地和造价, 并能影响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
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与一般图式
二、典型的横面组成
第三节 中间带
四、左路缘带
路缘带的作用一方面需要适当宽度来明显地显 示出行车带边缘,以引导司机视线,并提供一 部分侧向余宽;另一方面考虑超车的需要,一 般其究应以0.75m为宜,特殊情况下可减至 0.5m。
第四节 路肩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的地带。由 外侧路缘带、硬路肩和保护性土路肩组成。
路肩
路 行车道
路缘带
基 中间带
行车道 硬路肩
土路肩
路缘带 中央分隔带
路缘带
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与一般图式
三、我国典型的横面
上海沪嘉高速公路
京津塘高速公路 台湾南北高速公路
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与一般图式
四、国外典型的横面
日本 德国 美国 意大利
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
一、行车道宽度 行车道路宽度的大小取决于设计车速、远 景设计交通量、以及大型车的混入率。而 单一车道的宽度则主要依设计车速和大型 车混入率而定。各国由于设计车速的差异 及大型车所占比例不同,其车道宽度一般 为3.50~3.75m。
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
二、行车道路宽度结构
路肩 路 缘 带
行车道
行车道
路 缘 中央分隔带 带
第三节 中间带
一、中间带
由中央分隔带及两侧路缘带组成的地带,其宽 度等于设施带与侧向余宽之和。高速公路中间 带,主要是为了分隔对向行车、防止对向车辆 碰撞;减轻夜间车灯眩光;清晰显示内侧边缘, 引导司机视线;防止行车任意转弯调头;并可 作为设置防护栅、标志及绿化等用。分隔带两 侧的路缘带起着诱导视线及增加侧向余宽的作 用,以提高行车速度和行车的安全舒适感。
第四节 路肩
二、路肩的宽度
允许故障、事故车辆临时停放时,一般为3.0m (包摆路缘带及硬路肩),保护性土路肩为 0.5m,路肩总宽为3.5m。
特殊地段(包括桥梁、高架路及隧道等)仅考 虑故障车辆临时停放时可采用2.0m,即路缘带 0.75m,硬路肩1.25m。
第五节 横坡
高速公路均使用高级路面,其横坡度为2% (沥青混凝土)~1.5%(水泥混凝土)。
路肩横坡从有利排水考虑,直线路段应略 大于路拱坡度0.5~1.0%(见图6-10)。
第五节 横坡
行车道
硬路肩
土路肩
第六节 路缘石
高速公路多采用可越式(斜式)路缘石,即 低矮圆滑的阶梯构造,起排水和连接作用(见 图6-11)。斜式路缘石高度宜小于12cm(美 国规定为6英寸),并利于排水,中央带内设 置防护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