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学技术创新
摘要: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
本文首先就我国在创新领域中的浮躁之风和为了创新而创新两种观点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从哲学角度分析了科学、技术创新的联系以及文化传承对创新的影响,从重视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二次创新、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以及国家科技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中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哲学思维;基础研究;科技政策
0.前言
从早期的工业革命,到现代的信息社会,无不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
翻开科技的发展史,你会发现每一次科学重大发现都会催生一批相应的先进技术,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大发展。
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息息相关的。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
而科技创新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思想植入心中,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绝对是一件幸事。
现在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等,这些都与我们大众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时至今日,可以说各行各业,每个领域要想发展,也都离不开科技和创新。
我们也应该稍微驻足深刻思考下:究竟科技创新如何进行,如何做到科学技术的创新。
1.科学技术创新出现的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巨大提高,使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利益化倾向,在科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一)创新的浮躁之风
目前,整个社会对科技界抱着过高、过快的期望,这导致许多不好的后果。
事实上,科技创新最忌讳的就是“创新大跃进”。
现在科技界的“急功近利”、“浮躁虚假”等现象都跟急于求成的思想有直接的关系。
国家科技水平的发展,不能靠少数人带动,要靠全体科技人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科研是科技的基础,如果这个纯净的领域也浮躁起来,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国内很多科研人员不是踏踏实实做研究,而是忙于发论文、评职称、拉课题、当官员,科技界“唯上、唯官”的情况相当严重。
(二)为了创新而创新
创新是现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
几乎各行各业都都在谈创新。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经常看到大大小小的科研、事业、企业在各种场合都是言必称创新。
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我们需要先向自己提问,创新是为了什么?如何让创新获得价值?我们绝对不能为了创新而去创新。
2.科学、技术创新的哲学思想
(一)科学与科技创新的联系
科技创新包括许多方面,其中重要的方面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
科学创新一般体现为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新物种、新现象、新规律的发现,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手段的使用,有重大影响的新的科学方法的应用,关键性的新科学概念的提出,新科学理论的创建以及新学科的创立等等。
而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技术创新与科学创新关系密切,科学创新是比技术创新更基本的原始性创新。
(二)技术创新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一个民族的文化具有连续性和革命性的张力,而文化的深远影响往往又传承了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技术创新思想。
新技术时代的人文怀旧感亦或迎合社会时尚而产生的创新都体现了文化的张力。
不可否认技术的继承、超越、抑或摒弃也体现了文化的影响和传承。
众所周知,信息社会是以计算机的产生为标志的,可是计算机二进制就是由最简单的的0和1构成的。
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0和1的启示就是来自我们古典八卦中的简单的“ --”和“-”即:阴阳呢?同样我国古代墨子就能人造小鸟飞上天,我们很早就能让风筝送上天,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如莱特兄弟那样让飞机上天呢?如果深层次考虑这些,不难发现,这也许正事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所以我们在提倡科技创新的同时,尤其是国家制定科技政策的时候尤其要考虑这种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3.中国科学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
(一)重视基础科学研究,善于从“小科学”中创新
基础科学虽然是“小科学”,但是它是“大科学”的基石,小科学恰恰是大科学的导向与积垫。
我们要重视基础研究,并能从这些最基础的研究里面发现创新。
由于现代技术的基础是科学,现代技术仅仅是科学知识的应用,因此,我们要想在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先就必须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今天,是我们认识到这一问题严重性的时候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只有把科学研究置于最基础的科学基础指导下,才能在科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而当我们在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时,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二)拓宽思维、重视二次创新
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创造力,但是缺少的是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不得不说,创新需要一种精神,也需要一种文化。
我们的确有骄人的历史文化,但是我们却有一个落后的科技发展历史。
要想打破这种惯性、僵硬的思想,就要敢于“不盲目的打破常规”,要学会拓展思维,能够在优秀的文化底蕴和基础下进行二次创新。
(三)提倡健康的科研之风,营造正确的、良性的科研创新氛围
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提倡务实精神,脚踏实地为了科研而奋斗,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科研允许失“败”,“精品”需要时间。
此外要鼓励应用型研究,培养应用型科研人才。
创新的本质其实还是为了应用。
(四)国家要有一个好的科技政策,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
未来的发展,谁占据了科研的制高点,谁就具有了话语权。
而科技上大的创新才是这个制高点的明珠,而这种大的创新和科技是某个人或者某个组织很难成就的。
因此国家或者科研管理部门要制定正确的宏观政策,微观政策。
政策是定向标,只有国家才有能力站在战略的高度,站在最最前沿来考虑问题,也只有国家有这个能力来统筹系统化扶持科技大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155.
[2]钱兆华,姜华,从哲学、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看科学技术创新,广西大学学报,
28(6),2006,48-51.
[3]蔡德贵,《实践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科学总结,石油大学学报,28,1998,48-50
[4]贾撒诺夫,希拉等编,2004 年:《科学技术论手册》,盛晓明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