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使得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为满足剧增的城市的居住需求,建筑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其中,工程质量的好坏关乎着广大的居民的切身利益。
保证工程质量施工技术是关键。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探析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has obtained th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f urbanization, has made the city scale enlarging. to meet the rapid increase in urban living demand, construction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among them,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for the residents of the stand or fall of vital interests.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project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the key.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e paper housing construction non-bonding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unbonded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进步,新型的施工材料及施工工艺不断的被
研制和发明,这为我国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和物质基础。
现代城市高层建筑逐渐增多,我国虽地大物博但在巨大的人口压力下使得城市建筑不得不纵向发展。
为提高城市土的利用率,缓解人口压力,建筑物不断向高层方向发展。
受设计、施工技术、材料、监督等因素的影响,高层建筑在后期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裂缝、脱落甚至倒塌事故等,影响着建筑物的功能及使用寿命,严重的可危及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
本文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探析房屋建筑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技术。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根据设计意图,对预应力施工图进行全面的深化,主要包括绘制预应力铺放图、张拉端节点详图和确定预应力施工技术参数等。
此外,根据本工程的具体要求,编制预应力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分别对钢筋、混凝土及模板等各工种进行技术交底,保证预应力与非预应力等工种之间相互配合密切。
2、材料和设备准备
在专用场地对所用1860级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及固定端挤压锚进行加工,并按不同的长度规格进行分类编号,运至工地现场。
此外,按设计要求,备好锚具、锚垫板、螺旋筋以及张拉设备和工具等。
3、施工方案
具体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支板底模→绑扎→暗梁及板底非预应
力筋→铺放板预应力筋→安装锚垫板→螺旋筋→预应力筋绑扎→
固定→预应力筋矢高、数量检查→铺放板顶非预应力筋→梁侧模及预应力筋张拉端模板封模→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浇筑混凝土→预
应力筋张拉→切断多余预应力筋→张拉端封锚。
二、预应力筋铺设
1、先绑扎完楼板的下部普通钢筋后,再逐根布无粘结预应力筋;预应力筋铺放前,普通钢筋定位应确保准确,以保证预应力筋顺利穿过;铺束时预应力筋应保持平行走向准确,不相互扭绞在一起,预应力筋不得在楼板上拖行,以防止将预应力筋外包塑料皮拖破裂和磨损,如果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预应力筋的铺放;张拉端设置时应保证预应力筋与垫板垂直,螺旋钢筋按设计位置配置并与普通钢筋绑扎牢靠;预应力筋根据控制点位置用马凳钢筋定位;板内预应力筋布置为圆弧时最高点应在梁面筋下通过;预应力筋铺放完毕之后,应逐根检查曲线、矢高、反弯点位置及高度,检查支垫高度和支垫点是否绑牢,对破损处应用塑料水密性胶带缠绕修补;无粘结预应力筋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有不小于 300mm的直线段;布筋时与电器专业密切配合,避免铺设管线影响预应力筋。
2、预应力筋张拉
①张拉步骤
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技术交底,交底人、接受人必须签名,真正做到人人明白做法。
要求张拉设备在进场前应在试验室进行标
定,取得标定结果后填写进场设备报验单报监理审查锚具进场后,应及时将锚具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上报监理,监理批准后方可使用。
清理张拉端,将张拉端穴模凿出并凿平张拉端垫板。
计算理论伸长值和张拉力。
在张拉前应根据千斤顶标定书计算得出与张拉力相对应的油表读数并在油表上作出明确标识。
测量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端原长。
按照预应力筋编号及所在轴线位置顺序测量并详细记录每束预应力筋两端的外露张拉端长度之和l1。
穿顶:将预应力筋从千斤顶的前端穿入,直至千斤顶的顶压器顶住锚具为止,如果需用斜垫片或变角器,则先将其穿入,再穿千斤顶油泵启动供油正常后,开始加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每次张拉伸长值均不能超过160mm,并随时用尺测量检查,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撤顶:张拉至控制应力后回油,并撤去千斤顶。
测量记录:测量预应力筋伸长后两端的张拉端长度之和l2,应精确到毫米整理张拉记录:l2和l1之差即为实际伸长值,用以校核计算伸长值。
记录必须将张拉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如实反映出来,包括:砼破碎、空洞、断丝断束及其位置、数量等情况。
②张拉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
张拉时应力控制为主,用伸长值进行校核张拉伸长值应与理论计算值接近,相差幅度为-6%——6%,如不符合,应立即停止张拉,查找原因后再继续进行。
预应力筋张拉,对于短筋可以一次张拉到位,对于长筋必须反复张拉至张拉控制应力,并且每次张拉伸长值均不能超过油缸最大行程
3、切断多余预应力筋
切割后预应力筋外露长度不少于 30mm,切割采用手持角磨机或液压切割设备(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三、常见问题分析
1、砼强度不足,造成偏低因素
①成因分析: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过期,受潮结块,砂石含泥量过大,杂质多;砼配合比控制不当,如砂石不过磅,加水不准,水泥重量不足,搅拌时间不够水灰比大造成砼强度明显下降,据试验数据每增大0.1水灰比,就要降低砼强度20~30%左右;砼试块不按规定制作和养护,其代表性真实性可靠性有时难以作为依据,试块超龄试压;砼终凝后,未及时浇水养护,甚至不养护等
②处理方法:应对砼原材料事先进行化验和检验,加强质量控制;严格控制配合比、重量比、水灰比,保证计量准确,附加剂要按规定掺入,砼配料应按砂、水泥、石子、水的顺序上料,并搅拌均匀;加强砼施工前后台管理和技术操作交底工作,加强责任制;在界面处理清晰后浇灌高一标号的细石砼,拆模后细心浇水养护7d
2、砼施工缝留置问题
①砼施工缝留置:宜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方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如: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3cm处;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跨方向的任何位置;有
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剪力最小处,保证大梁的整体性
②施工缝处理:已浇筑砼,其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²;在已硬化的砼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砼层,并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在浇筑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砼同强度的水泥砂浆;砼应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且方便于施工的部位,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如:柱子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3cm处;单向板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跨方向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剪力最小处,保证大梁的整体性。
三、结语
综上,优质工程的构建不仅需要先进的施工技术,严格的施工工艺流程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杨丽梅.应用日益广泛的无粘结预应力技术[j].重庆交通
学院学报,2004.
[2]付章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4.4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