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研究综述

汉语方言连读变调研究综述

《 语文 研 究 》 1
年第

总第 宁 期)
·
现代语言学
·
汉 语方 言连读变调 研究综述
陈 忠 敏
通 常认 为

,
,
汉 语 的绝 大 部 分 字都是 一 个 字 代 表 一 个语 素

,
每 个 汉 字 有 一 个单 字 的 声
简 称 单字 调
字 与字组 成 字组
,

在语 流中
,
字组 ( 两 个或 两 个以 上 ) 内 的 各 个字 的
也 注 意 到 了 类 似的 现 象
o

比 赵 元 任 更早 的一 些 外 k s 如 1853年 J E d i n
e n
·
国 传 教士 在 细 致 描 写 汉 语 方 言 的 同 时

g

hai
海 口 语 语法
D i a le
C
》 (( A
a n
G
r a
mm
r es
a r
o
f
C 11 q
n
e
u
i 1 C hi
.
A
K
e n n e
dy
a 发表 在 ( L
n
g
u a
g
e
》上的 《 T w

o
p
a
tt
e r n s
10 T
gsie 》
是一 篇 非 常 重 要 的 早 期 关 于 单个 点 的连 读 变调 的 文 章 属 昊语 太 湖 片 湖 州 小 片 ) 有 A
m
“ o u n

他 在 文 章里 指 出浙 江塘 栖 话 ( 今
》 ( 《
汤 珍珠
游 汝杰

两 字 组连 读
,
变调
语 言 研究 》
,
1990年 1
期)
,
五台 《 关于
连 读变 调

的 再 认 识》 ( 《 语 言 研 究 》
1988年 2
1 9 8 6年 1
期)
钱 乃 荣 《 吴 语 声 调 系 统 的类 型 及 其 变 迁 》 ( 《 语 言研 究 》
( 中 国 语 言 和 方 言 学 术讨 论 会 论 文
,
在 书 的第 四 章吴 语
=
声 韵调 总 讨 论

里说

上海

两派 阳 平 上 去单 读 时 都 不 分


样)
,
在 词 句 中 阳 平跟 上 去 不同
,

( 《 现代 吴 语 研 究 》 P 8 2 科 学 出 版 社
1 9 5 6年1
月 ) 说 明 当 时 赵 元 任 已 注 意 到 单 字调 在 词 句 中有 变化
对 应 的 阳调 从 历 时 的观 o t
198
,
可 是 在 变调 里

阴 调 类变 调 调 值高

对 应 的 阳 调 类变 调 调 值 低

点 看 倒可 以 说


本调



变调

的 变化 结 果
, ,
(A
n n e

O
.
Y

u e一
Ha s h i m

o

) 7


以 以 后 许 多 学 者 认为 脱 离 具体 方言
” 变调 更 简 化

,

变调

则 是 变化 的 结 果
,

但 许 多方 言 里
,
所 谓的



调方 比
,
即 单 字 调 中不 能 区 别 的 调 类

可 以 在 连 调 中区 别 开 来
,

如 上述
温 岭话 阳平 类 调值 高
,
阳 上 就 是 这 种例 子
,
许多 闽 南 方言 里
,

” 本 调 阴 调 类 调 值低
n
a
n e s e
a s
E
x
h i bi t d i
t h
a
e
Sh
a n
t 》
Sh
g ha i
,
p
b了 t e r i a
s s o i M主
Pr

e s s ”
18 68)
一书p
t
o n e
22说:
两 个阴 去相 连
a n
(调 值为 高 升 )
1 9 5 3年 G

前 字 阴 去复 读 成 阴 上 高 平 调
g:
a
S 了n
ph
n
e
ie
Ph
o
.
o n o
.
lo g y
B ll
a a r
o
f m
,
o
de m
i ll s m
a
C
o
u
ia l
n
s
Sha
gh
a s
i》
(CA A A L
e e
m
o n o
S
e r
N
5)
d
n
W
a n
L
a n
《 O
S m
N
o
.
o
e
A p.
ts
o
f
W
g
u
,
T
A
o n e
Sa
0
m
.
dhi 》
笼 统 地 纠 缠哪 是
,
本调
哪是
变调
是说 不清 楚
,
应 该抛 弃

” 本调
,

” 变 调 的说 法 从 共 时 的 角 度 重 新 认 识 连 读 变 调 ( 五 台 1 9 8 6 )
连 读 变 调 一旦 形 成
即 与 单 字调 平行
独 立 地 发展
19 88 )


它 们有 互 相 影 响 和 作 用 的 一 面
连 读 变调
,

单字 调 进入 字 组


字组 往 往起 变化
” “

一 个 字 作为一

个 单字 的 声 调 是 它 的 本 调
作 为一 个 字 组 的 一 部 分 的 声 调 是 它 的 变 调

( 吕叔 湘 1 9 8 0 )
这 是 国 内 语 言学 界对

本调



变调
的传 统解 释
,
这 种解 释 是 从
,
汉 字本位 主 义

出 发对 声 调 系 统进 行 共 时 描 写 而得 出 的 的概 念 自有其 方 便 之 处
.
如 果 仅从 共 时 平 面 着眼

本调


变调 ”
,
但是
,
一 用 到历 时 研 究 里
这一 对概 念 往往 会产 生 误解
以为
64
.

\

本调
” “
就 是 字调 的 原 始 面 貌
.
63
.



花 红 ” 作为一 个 果子 和 作 为


花 颜 色红

解的
,

花红
.

具 有 不 同的 调 型

其后
,

张 尚 芳 的 《 温 州 方言 的连读 变 调
作 了 极为 精 细 的 分 析




( 《 中 国语 文 》 1 9 6 4 2 ) 对 温 州 方 言 的连 读 变 调 现 象
:
这 一 时期 讨 论 方言 连 读 变调 的 重 要 文
1979年 2
,
章还 有
( 二 )》 ( 《 方 言》 张盛 裕 《 潮 阳 方 言 的 连 读 变 调 ( 一 )
4


,
1 9 8。 年 2
期) 张
( 二 ) 》 ( 《 方 言 》 1 9 7 9年 惠 英 《 崇 明 方 言 的 连 读 变调 ( 一 )
ia l V
lu m

e s
》 Jo i n t P
b li s h i n g C
H K
综 观 上述 文
,

,
主 要 涉及 四 个 方面 的 问 题

单 字 调 与 变 调 的 关系




e
it

ationt Nhomakorabeao n e
和Sa
,
n
dhi to
n e
相 对应 的 名 称

早期 国

内 叫做
本调



19 53 )

比 字 的 方 法 来说 明 变 调 格式 的异 同 及 调 类 的分 化 和 合 并
e n n e
由于 K
,
d y 的文 章 用 英 文 写 成

,
发 表在 国外
,
,
也 由 于 当时 特 殊
的学 术 气 氛 等 等 因 素
该文 在 国 内 的 影 响 并 不很 大

王 福堂 的 《 绍 兴 话 记 音 》
读 变 调 的文 章 就 有 三 十 篇 左 右 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