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物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当阳三高熊风华【知识结构】【典型例题解析】例1:(04广东)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C )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C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B )A.半年B.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解析〗:(1)资料中所给的是“利用风力航行”,所以应首先考虑风向的变化,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东南风为主,从甲地到乙地的航向基本上是自北向南,所以冬季出发正好顺着西北季风航行。
(2)这道题仍然考查的是本地区的风向变化。
从乙地到丙地航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在北半球为夏季时,该地区盛行东南风;北半球为冬季时正好相反,该地区盛行西北风,所以应选择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
从丙地到丁地航行在北印度洋海域,受南亚季风控制,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根据从丙地到丁地的方向应选择盛行东北风的冬季。
(3)根据前两题的分析从甲地冬季出发,到达乙地后等到北半球夏季出发,到达丙地后再等到冬季航行到丁地,这样单程就用了一年,返航时在北印度洋的航向是自西向东,在太平洋的航向是自南向北,所以选择夏季就都是顺风的,半年的时间就可以返回。
加在一起完成整个航程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例2: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1)、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
在一年中,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B )A.23°26′ B.46°52′ C.66°34′ D.90°(2)、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 C )A.我国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松花江正是第一次汛期C.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D.巴西高原的动物向北迁徒〖解析〗:(1)当太阳直射23°26′N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H1=90°-(40°-23°26′)=73°26′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达到最小值16°34′;当太阳直射23°26′S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H1=90°-(40°+23°26′)=26°34′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达到最大值63°26′因此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63°26′-16°34′=46°52′(2)当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时,当太阳直射23°26′S,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
【重难点剖析】不同空间区域的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不同半球季节变化差异也明显,通过对各地理环境季节差异认识,有利于培养好的空间观念,养成比较维习惯,强化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季节信息提取的目的是判断季节的性质,以定冬半年(季)、夏半年(季)为主,终端目标是推定给定的条件是“1月前后”,还是“7月前后”。
1、地球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信息:(1)、公转的远日点和近日点的认定来定季节直射南回归线附近的是近日点,即处于 1月初(北半球冬至前后)(2)、公转快慢定季节地球处于公转快的位置,为1月初(北冬南夏);地球处于公转慢的位置,为7月初(北夏南冬)。
(3)、正午太阳高度角定季节(4)、昼夜长短信息条件提取:因春秋分昼夜平分,故昼长于夜长为夏半年,昼短于夜长为冬半年。
如下所述:A、昼长于夜,昼长>12小时,为夏半年,北半球接近7月,南半球接近1月;B、昼短于夜,昼长<12时,为冬半年,北半球处于1月初前后;C、日出早于6点(如5点),日落晚于18点(如19点)为夏半年;D、日出晚于6点(如7点),日落早于18点(如17点)为冬半年。
2、气温反映季节信息:①、太阳辐射引起的——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冬半年是低温季节。
②、海陆热力差异——海水热容量大,变温慢,表现为冬暖夏凉;陆地热容量小,变温快,表现为冬冷夏热。
③、就我国而言:1月前后,0℃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南北温差大;东部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受纬度因素影响大。
7月前后,全国普遍高温;全国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东部等温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受海洋影响大。
3、降水反映季节信息:以夏季降水为主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这里应注意的是,在给定的文字、图象信息条件中,首先应应用有关方法判断其南北半球位置,否则答案将全部相反。
孰记各种气候类型的典型分布区或城市是应用此法的基础。
以冬季降水为主的只有地中海气候。
应熟记这几种气候区内的著名城市(定位城市)4、灾害性天气反映季节信息:就我国而言:冬半年常出现的有:寒潮、暴风雪、沙尘暴、冻雨,白灾。
夏半年出现的有:台风、暴雨洪涝、伏旱、梅雨。
内陆地区易发生干旱。
5、盛行风向反映季节信息:①、风力(风浪):冬半年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差异也大,风力也较大,风浪也较大。
夏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也小,风力也较小,风浪也较小。
如:英吉利海峡、风力风浪大的季节为冬半年。
②、风向:在季风区,盛行海风时为夏季,如当东亚盛吹东南风,南亚盛吹西南风,悉尼盛吹东北风为夏季。
盛行陆风时为冬季,如东亚盛吹西北风,南亚盛吹东北风;悉尼盛吹西南风时为冬季。
在地中海气候区,盛行西风时为冬季。
在北半球吹西南风,在南半球吹西北风。
风向的转换常引起洋流的方向变化,称为季风洋流区,在我国南海,北印度洋洋流冬夏季节流向变换最明显,1月前后向南向西流,七月前后向北向东流。
6、气压分布反映的季节信息:从数值来看,因标准大气压为1013百帕,故一般地说:冬半年时,大陆中纬度地带气压中心气压一般高于1013百帕时,为高压区,性质属于冷高压,如亚欧大陆1月为西伯利亚冷高压(1040百帕);海洋上中纬度地区气压中心气压一般低于1013百帕,为低压区,性质属于暖低压,如北太平洋上1 月为阿留申低压(1000百帕)。
夏半年时,大陆中纬度地带气压中心气压一般低于1013百帕,为低压区,性质属于热低压,如亚欧大陆7月为印度低压(996百帕);海洋上中纬度地区气压中心气压一般高于1013百帕,为高压区,性质属于凉高压,如北太平洋上7 月为夏威夷高压。
7、来自水文(河水补给)的信息:① 我国河流的补给大多处于夏季。
东部季风区河流夏季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内陆盛夏高温季节处于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期;东北河流春季为雪水补给季节;我国河流的枯水季节多数处于冬季。
② 、地中海式气候区,河流雨水补给期为冬季。
③ 、地下水、湖水补给河水的季节大多为冬季(枯季);河水补给地下水、湖水季节大多为夏季(雨季)。
见下图:8、来自自然景观变化的季节信息:植物生长发育受气候影响最大。
植物景观变化,农事活动季节性明显,春花夏长秋实冬藏,冬夏季节变化分明。
(1)、植物景观:夏半年,多数地区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是植物生长的旺盛季节,草原一片葱绿,青天翠欲滴;亚热带树木枝繁叶茂,处于挂果期。
冬半年,多数地区水热欠缺,天寒地冻,植物生长量小,或处于休眠状态,草原一片枯黄,温带森林叶落皮枯,大多处于休眠期。
(2)、动物的迁徙:受太阳直射点季节性南北移动的影响,动物南迁为1月前后,动物北迁为7月前后。
如:西伯利亚驯鹿由苔原带迁往亚寒带针叶林时是冬半年,为1月前后。
坦桑尼亚热带草原羚羊、斑马大量北迁时,是7月前后。
青海湖鸟岛赏鸟的季节是春季(3—5月),因北半球大陆自南而北逐渐变暖,北迁的鸟在此繁殖。
鄱阳湖赏鸟的季节是冬季(10—来年2月),因水鸟类多在此越冬。
(3)、农业景观:受气候的影响,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多以果树和大田农作物生产为例认识季节性变化特点。
小麦:播种期在秋季,收获期(忙碌季)在春末夏初。
如:华北收麦季节在5—6月;澳大利亚在11—12月收割。
油菜:我国江南才是典型的区域,是越冬作物,不与粮棉争地,腊肥施用于冬初;春暖时节花开(2—3月)。
果业:苹果、柑桔收获在秋季;蔬菜:茄果类为喜温作物,多在夏季;叶菜类为喜凉作物,多在冬季;夏季,我国南方天气炎热,易落花落果,而北方光照充足,果菜生长良好,为北菜南运期; 冬季,我国北方天寒地冻,蔬菜生产成本高,而南方光照长,光质好,热爱量充足,为南菜北运期。
养羊:放牧业忙碌处为剪羊毛期,即春初换羊毛季节。
(4)、来自服务业活动的信息:“气象经济”近几年成为热门话题,商家准确地把握气候的季节变化,为冬夏时令商品的生产、进货采购提供依据。
①、旅游业:北京的旅游旺季是夏季;海南的旅游旺季是冬季,庐山、峨眉山、九寨沟等到避暑、水景区旅游旺季是夏季;鄱阳湖观鸟在冬季;东北观鸟在夏季;拉萨观光夏季是旺季。
②、商业:冬装生产夏季是忙季,冬季是销售旺季;制冷家电销售旺季是热季,中国食品销售旺季是春节前。
潜水位河水位水流运动河水补给地下水(我国一般为夏季)潜水位河水位水流运动河水补给地下水(我国一般为冬季)【知识拓展】【专题训练】读甲、乙两图,已知甲河主要河段在80°E —90°E 、40°N 附近,据此完成1—2题。
地理现象时 间 分 布9.23-次年3.21 3.21-9.23地球自转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背向太阳,北半球地区受热少 地轴穿过的北极地区朝向太阳,北半球地区受热多 地球公转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北半球冬半年较短 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北半球夏半年较长 正午太阳高度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晨昏线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昏线随 纬度增大而西偏 北半球晨线随纬度增大而西偏,昏线随纬度增大而东偏 昼夜长短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日出方位东南出,西南落 南北半球相同东北出,西北落 南北半球相同等温线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南凸出 大陆上南北半球均向北凸出 气压带、风带 南移北移对流层厚度变化 对流减弱,厚度变小对流旺盛,厚度变大 雪线积雪,雪线下降融雪,雪线上升北印度洋洋流 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臭氧层空洞 9—11月份,南极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臭氧洞)3—5月份,北半球青藏高原和北极地区出现臭氧分布的极小值酸雨及大气污染太阳辐射弱,辐射逆温强,空气对流运动弱,大气污染加重,酸雨几率大太阳辐射强,地面受热多,空气对流旺盛,大气污染较轻,酸雨几率小 长江口盐度 等盐度线向河口收缩,盐度变大 等盐度线向外海扩大,盐度变小 我国的降水 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夏李风影响,降水多我国的河流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内流河囚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有春汛、夏汛;黄、淮、海、长江等夏秋进入汛期 我国的渔场带鱼汛墨鱼汛我国的农业生产 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于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气象灾害 寒潮、沙尘暴、暴雪 旱涝、暴雨、台风、冰雹、干热风 地质灾害相对较少滑坡、泥石流较多1、有关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乙两河流量最大都在夏季②甲、乙两河都是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③甲、乙两河所在流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④甲、乙两河下游都是商品农业基地A.①②B. ③④C.②③D.①③2、当甲河进入丰水期时,下列地理事物叙述正确的是A.墨累—达令盆地农场牧羊活动的忙季B.新西兰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期C.江南桃花盛开时期D.乙河流域水土流失量减少图2是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判断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