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专题复习高考考点:高考考点:◆描述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特征和规律。
(时间:季节年际日)[空间:水平垂直纬度(南北)海陆(东西)]◆阐释地理事物及现象时空分布成因、原理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地理事物呈点状,说明其背景比例尺很小,往往是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
描述时应从大范围去考虑。
例1:读图3,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地区分布特点。
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美洲)。
答案分析:此题要求描述的是点状地理事物的位置属性。
图中给出的是海陆简图,不是地形图,不需要考虑海拔差异。
又因为这些城市都是分布在陆地上,也不必考虑海陆差异。
所以只需纬度(南北)差异。
例2: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90%在广东省境内。
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14分)(08广东卷)4)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5分)答:地理分布特点:①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②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
成因: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疏密方位叠加1、点状分布图答题方法(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
请你归纳出三点。
(6分)答: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沿河流)分布。
2.读图6,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多数分布在季风区内,沿河近海的平原地区; 多数分布在交通便利,经济较发达的人口、城市密集地区。
3.读“某国南部水系及其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概括乙河南部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
城市多沿河分布,较为均匀,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少,且距离较远。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单一线状地理事象描述)线状分布图答题方法(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描述其分布特点,从走向、及其疏密特点、延伸方向考虑,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从极限值突破或影响因素分析。
如果是等值线,还要说明量的大小。
1.说出“我国一月0 ℃等温线”的走向。
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近似于与纬线平行,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描述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特点从化基本上西北-东南走向,西南部较东北部密集,以从化为中心向东北、西南方向递增。
温度范围在——3.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答: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大致呈南北走向,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
)原因:从西(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4.读图10、11,完成下列要求。
(4)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
(9分)答:铁路线基本上都沿海岸线分布(3分);主要原因是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3分),促进沿海经济开发(3分)。
5.读图回答问题:请分别描述以上两图示区域等温线分布特点。
答:左图,等温线大致呈环状分布,(气温中间低四周高)等温线较为密集。
答:右图,东段大致东西走向,西段大致西北-东南走向,西部沿海地区沿海岸线走向;西部等温线较东部密集。
6.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①和②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推断理由。
(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气温由东向西递减。
受地势影响,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增高7.图7示意某地区1月份日照时数分布。
日照时数等值线单位为小时,相邻等值线的差值为20小时。
按图示方法在图中标注出另外三条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并说明理由。
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东北风(2分)。
图示地区山峰以南、以西为背风坡(2分)。
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日照时数低(2分)。
背风坡少雨,多晴暖天气,日照时数高(2分)。
8: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影响。
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的影响(黄土高原东缘)。
答案分析:题目要求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位置属性。
仔细审题可知只需描述其水平分布特点。
由于该等温线有明显的曲折,所以要分段进行描述。
9: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出影响因素。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太阳辐射)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地形)10: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2).4月1日的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在黄准流域有明显向北凸出之势.为什么?(3).我国东部6月1日和7月1日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呈什么方向延伸?为什么? (4).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1).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1分);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位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1分)。
(2).该地区春天升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山地更快(2分)。
(3).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1分)。
此事,全国普遍高温,水分条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1分)。
距海洋越近,水分越足,开花日期相对较早(1分)。
(4).油菜花开花日期等值线呈半球状分布,随海拔高度上升而推迟(1分)。
地势成为这里主要的制约因素(1分)。
地势低处气温高开花日期早,高处气温低开花日期晚(1分)。
(三)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往往得要求描述其分布特点、数值变化趋势等,可从极值(最大值、最小值)、疏密、面积等方面去考虑。
例1:(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指出图5所示区域柑橘冻害分布特点,分析甲地无冻害的原因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
受周围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入侵答案分析:该题主要描述的是冻害程度的数量属性中的数值变化趋势。
首先根据图例判断数值(冻害程度)、再按数值变化趋势(冻害程度由轻到重或由重到轻)描述其变化特点。
(四)、“面”状分布图答题方法:在描述面状地理事物的题目当中,相对而言其比例尺往往较大,常要求描述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分布特点,或该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对其面积大小、形状应加以注意。
如黄土高原分布范围是东起太行山、西至祁连山以东、北起长城、南至秦岭,面积64万平方千米。
1.根据上图分别说明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分布的异同及原因?相同点:都为风能丰富区。
原因:①西北内陆地处中高纬,接近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风速大;且为冬季风主要侵袭路径。
②东南沿海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较大,风速大;不同点:①西北内陆区风能分布面积广且变化梯度不大,原因主要是冬季风势力强,影响面积大。
②东南沿海区面积狭窄且变化梯度较大。
原因为经过丘陵地形区,冬季风和夏季风及台风影响减弱答案分析:题目已经说明是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能的比较,位置属性已经确定不需再分析。
因此只需分析数值属性中的数值、数值变化趋势及面积例2: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3) 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 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分析原因。
(3) 20世纪60年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丰水期集中在8—10月。
(1分) 70年代河流流量变化小,各月流量相差不大。
(1分) (阿斯旺)水坝建成后,流量得到人为调节所致。
(1分)(4) 分布特点:北高南低(从沿海向内陆降低),由东西两侧向中间降低(1分),原因上游来水量减少,海水入侵,不合理灌溉(2分)。
例3:(1)概述图示地区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总体变化的特点。
(6分)(2)写出甲城市所在地与乙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差值,并简要说明乙地年太阳总辐射量不同于甲地的原因。
(10分)(1)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递减(6分)(2)2500(2000—3000)百万焦耳/米’·年(4分)乙地相对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影响大,水汽较多、云量较大(6分)例4.请描述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其主要影响因素。
北美洲西部等温差线比较密集,且与海岸平行 ; 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洋流例5比较两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
相同点: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不同点:A东西延伸至内陆,面积大a南北狭长,面积小,仅分布在沿海;接近赤道弱。
6.读京津冀区域等值线图,分析回答:分析图中西部地区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主导影响因素。
等温线呈南北走向,且较密集,西部低,东部高。
受海拔较高的太行山脉影响。
7.中部六省是承东启西、通北接南的枢纽地带,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
继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之后,中央部署实施中部崛起战略。
材料一中部六省区域及人口、面积、GDP情况示意图(3)读图分析中部六省的矿产资源分布有什么特点?这种分布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有利于同类矿产大规模开采,节约成本;对该地区南北交通造成巨大的压力。
8.下图为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简要说明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
⑵简要分析美国本土农业灌溉抽水量空间不均的主要原因。
⑴农业灌溉抽水量西部与中部、西南部地区大,东部广大地区小。
⑵西部与西南部地区地表水量小(河流较少),地下水较丰富,东部广大地区降水量较大,地表水与河流较多。
9.⑵依图分析说明该岛地形地势特征。
⑶依图简要说明该岛的降水分布特点。
⑷该岛有可能分布在南半球的热带省区,还是温带省区?请说明理由。
⑵中部气温低、等温线曲折、气温差值较大,表明该岛地表较崎岖,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⑶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⑷热带沿海地区全年气温高于19℃,岛屿东南降水多,可能受东南信风影响形成地形雨。
10.⑴简要说明图示的甲国家人口分布的主要特点。
⑶指出图中Q湖南北大致长度,并简要分析该湖南北狭长的原因。
⑴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和北部与西南部沿湖地区较密集,其他地区较稀疏。
⑶660千米左右。
由于位于断裂下降南北延伸的东非大裂谷内的缘故。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问题答题方法总结★“分布特点”类1、点状分布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