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英语考前指导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英语科考试说明在保持总体目标和结构不变的基础上,替换了部分典型题示例,修订增补了一些单词的词性。
2017考试说明突出传达了两个重点信息:1. 彰显“用语言做事”的基本理念,在清晰的句内语境中考查词汇、语法。
典型题示例单项填空部分,替换了部分典型题。
新增例题更加凸显语境在考生作答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突出语言使用的时代感和鲜活性,重点考查作为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需要具备的根据具体条件和特定环境,去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需要完成的语言任务的能力。
2. 关注高层次思维能力。
书面表达的呈现方式在已有的图表,图片,文字信息输入的基础上,又新添加了“文字+图表”相结合的形式。
呈现方式的变化表明高考测试题目将更加重视考查考生分析、推断、评价等高层级思维能力,同时更加关注考生的语言素养,即思维品质、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引导考生走出机械应试的怪圈。
针对2017年考试说明的这些变化,高三备考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1. 词汇复习,立足“语境”。
词汇复习不局限在熟词熟义(比如:教材释义),还应理解它在特定上下文中的由核心义推导出的衍伸义,学会在特定的语境中准确使用多种方式表达同一意思的本领。
只有基于语篇和语境的词汇复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2. 语法复习,凸显“表意”。
不仅要熟悉语法结构的变化形式,还要理解该结构在语境中的实用意义,更要达到在语言实践中进行准确的运用。
也就是,要能灵活运用语法资源,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
近两年高考命题题干呈现出简短明了,前后语义的关联,语境信息丰富的特点,注重在真实语境中语言的得体性考查。
建议重视基于语境的语法教学。
通过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常见词法、语法及交际用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
3. 技能训练,结合“话题”。
要关注课标和教材中的话题,通过话题接触各种真实的语言环境,锻炼和培养听、说、读、写等技能,并将在话题语境中掌握的单词、语法规则和基本的交际功能和意念,尝试解决新情景中的新问题,提高运用已学到的语言知识来做事情的能力。
(24 个话题)《2017考试说明》词汇说明1.词汇总量保持稳定;2. 红色部分为新增词性,规范了词性的标注,比如:pink/grey增加了名词词性,颜色词的词性均包含形容词和名词;3. 纠正了原词表中的词性标注问题,如:explore。
附:具体词汇ameteur n & a blonde a & n compromise n & v conduct n & v decline n & vdecrease n & v defeat n & v divorce n & v explore n & v glue n & vgrey n & a ideal n & a jog n & v joke n & v junior a & npile n & v pink a & n purchase n & v shift v & n shock n & vshoulder n & v slip v & n struggle v & n suspect n & v sweat n & vvain a & n高考英语题型和时间安排如何应对英语各考项一.【听力】众所周知在高考英语试卷中的第一个部分就是听力,占整个英语高考卷的1/6分值;而且,听力考试具有极强的时间效应,听力过程不具备复制性,因此必须学会掌握一定的听力技巧,充分利用宝贵的每一分钟。
注意事项:1、不要抓每一个字,即不要奢望听懂每一个字,没有必要,也不可能。
要做到对内容的整体理解。
2、拿到卷子的第一件事,就是抓紧时间阅读试题选项,预测谈话大致内容。
3. 短对话,答案多在第二个人说话中出现;长对话,短文听力,要先抓住开头的前几句,这一般是主旨题的答案所在,而结尾处往往会再次呼应。
中部往往是细节题。
4. 抓中心词,两次以上连续重复出现,对应某一题干选项中的答案,一定要提高警惕。
5. 遇到数字和时间等信息,要随手记笔记,有助于选项中的数字听力题答案的准确无误。
6. 听力在3点整开始。
出发去考场前争取一点时间听一点,让听觉神经兴奋起来。
或看看复习资料,并不是要记住什么知识点,而是让大脑提前进入状态,因为一进考场就要考听力,如果大脑还沉浸在汉语的思维方式中,可能影响发挥。
注意:一定要抢先读题!录音未听清怎么办?•听力是非常快的考试,头脑中不应该有杂念,也来不及有杂念。
•边听、边理解、边记录、边推测、边选择。
保持良好心态,切忌因急躁而影响听后面的内容。
•把握复听,侧重难点和漏点。
•根据前后几道题所提供的信息,运用阅读理解的推理手段处理未听清的内容。
二.【单项选择】1. 读出暗示信息,抓住关键词— Could you mail these letters for me, please?—____ letters? Your friends are going to be very happy to hear from you again.A. WhatB. SomeC. DifferentD. More2. 弄清句型、句子结构1) 1. He suggested the problem worth paying attention ___ at the meeting.A. to be discussedB. to being discussedC. to discussD. to discussing2)2. Computers must be of great use to ____ do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A. thoseB. whoC. whomeverD. whoever3. 重视语言环境,排除思维定势I would very much like to have gone to that party of theirs, but _____.A. I’m not invitedB. I haven’t been invitedC. I was not invitedD. I had not been invited4. 仔细推敲,辨析词义1) —What made the project stop?—_____ of money.A. ShortB. LessC. LackD. Absence2)Do you know the girl ____ red ____ under the big tree?A. wearing in, sittingB. having on; seatedC. dressed in; sittingD. in, seating5. 克服母语干扰,注意习惯用法—I’m sorry. I’ve left my credit card home. And I don’t have enough cash for the meal.—Don’t worry. ____.A. I’ll invite youB. It’s my pleasure to pay youC. It’s my treatD. It’s at your expense注意:1. 长而复杂的选项未必就是正确的。
2. 要自信,但不要想当然,认为高考题肯定是难的,不要因为题目太容易而犹豫。
3. 要多用排除法,提高正确率。
4. 遇上疑问句、强调句、定语从句、插入语等要对题干进行简化和还原。
三.【完形填空】注意:单选题中的四个答案只有一项是对的;而完形中的四个答案要根据内容选一个最合适的。
遵循三个步骤1.通读全文,掌握主旨2.瞻前顾后,细心选项3.反复检查,核实答案注意:摈弃”一步到位”的心态着眼文意理解花五分钟上下求索左顾右盼瞻前顾后技巧:1.通读全文: 注意标题,开头,结尾, 抓线索, 觅信息词。
2.仔细选择: 迅速判断空格中含的句子结构,句型, 短语,判断要填的空格中所需的词性,句子成分和词义。
3.验证答案: 模棱两可的答案,还是以第一印象为主。
四.【阅读理解】要点:忠实于原文, 不断章取义, 看清问题, 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复查注意答案的一体性, 不自相矛盾, 首先核准关键答案, 以防一错皆错。
争取找到答案的依据,每个问题的答案均应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或段落。
注意掌握不同文体特点:1.) 说明文,科普文首句常为主题句。
2.) 记叙文首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等因素。
3.) 新闻报道首句往往概括事件全貌。
4.) 应用文字里行间找所需信息。
方法:•逆读法: 广告类、说明文类文章要带着问题去找对应的时间、地点、人物;•顺序定位法:阅读后面的题一般来说与文章内容的顺序是一致的;•主题句寻找main idea法(topic sentence, best title, best topic etc.);•注意选项中以偏盖全的失误;•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达到的效果,作者所持的态度,要与作者站在同一个角度审视问题,才能与作者合拍。
尤其是推测性问题。
只有与作者视角一致才能作出合理性的推测。
注意事项:1. 所选有据,避免主观。
2. 符合原文的答案≠最佳答案。
阅读题要求选的最佳答案,有的答案从某个枝节来看是对的,但从全文来看则不是最佳的,因此,必须通盘考虑,取主要,舍枝节。
3. 遇到生词是正常的,千万不要惊慌,不会影响对文章的理解。
4. 合理猜答争分:速度慢来不及答或难而无法答的,不应留空, 得机会分。
特别提醒大家: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没有绝对把握不要轻易改答案。
五.【任务型阅读】文章→抓住文章的框架及每段大意(略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细读)表格→分析表格结构和内容,准确定位填空的要求(以时间、地点、因果对比性设题)(扫读) →捕捉信息题(查读)→组织信息题(转换信息,正确表述)→综合概括题(归纳概括)注意:1. 注意信息的对比,确保词形的正确。
2. 填最恰当最有把握的词。
正确答案往往是文中出现过,或者是一些词的变化形式。
生僻词出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3. 复查很重要。
要在文中标出信息源,阅读作答时容易疏忽出现低级错误,稍一检查便能发现。
六.【书面表达】▲审试题:认真阅读试题,做到明确中心思想,了解重点内容,力求切中题意。
▲圈要点:圈定内容要点,防止漏掉某些内容▲注短语:根据圈定的内容要点注出相应的英语表达法,为写作做好准备。
▲定基调:根据题目要求定出时态、人称、顺序、开头和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