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消费维权保障机制

创新消费维权保障机制

创新消费维权保障机制
新《消法》颁布实施,消费维权工作既有机遇也有
挑战,只有不断创新,工商部门才能有为有位。

一、创新维权联动机制。

建议以政府为依托,组建由综治办、司法局、法院、
工商局等为成员单位的消费纠纷调处中心,借助社会力量,走综合化、专业化的维权之路,建立民事调解、行政调解
和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机制,使消费纠纷调处中心成
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有效载体。

开通12315
微信申诉投诉服务平台,消费者只需用手机扫描该平台上
的二维码或通过查找12315微信名称,即可加入关注,消
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申诉投诉、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咨询
法律法规。

加强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

通过加强12315
中心电话接听率、案件办结率、消费者满意率等指标的量
化考核,不断推进12315中心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围绕
群众消费需求和投诉热点,及时向社会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

围绕“新消法”赋予消协
的8项公益职责,建立和发展消费维权志愿者队伍,适时
组织开展消费维权活动,进一步加强“一会两站”(即消
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12315联络站)建设特别是12315“五进”(即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进
景区)共治力度,创新消费维权机制,积极促进消费维权
便利化、效能化,提升消费纠纷调处能力。

二、创新信用披露机制。

建立信息公示平台,及时公示企业信用等级,将有重
大违规行为的市场主体列入“黑名单”,增加企业的失信
成本。

遵循客观、真实、及时、准确的原则,约谈被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通报他们的信用情况,讲明其不
良影响促其整改。

对消费者反映突出且整改不力的市场主体,及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三、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和技能培训机制。

在招录公务员时,重点向具有司法执业资格的专门人
才倾斜,在基层工商部门或消保组织设立公职律师职位,
为提起公益诉讼打好人才基础。

对维权岗位上的工作人员,采取上挂跟班学习与下派挂职锻炼相结合、维权能手交流
与专家专题讲座相结合、开展技能比武与以学促考相结合
等方式,加大对消费维权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四、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安全监管
突出抓好涉及消费安全的家用电子电器、服装鞋帽、
装饰装修材料、交通工具等四大类重点商品质量监管,依
法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强化对抽检结果的运
用和处理,及时依法责令停止销售不合格商品。

近年来,
网络购物以其价格合理、选择多样化等越来越受消费者的
喜爱。

但是,网购也存在商品难辨真假、个人信息泄漏等
问题。

加强网络市场监管已迫在眉睫。

首先,要建立完善
规范网络经营主体和经营行为的监管制度,大力推进网络
可信交易环境建设;其次,要完善网上巡查工作机制,加
强网上巡查与实地检查的衔接,提高日常监管效能;最后,要强化网络交易执法办案的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网络交易
违法行为集中治理,严厉查处利用网络从事不正当竞争、
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网络传销等违法行为,推动网络诚
信体系建设。

五、做好市场监管预测,防范于未燃
市场是动态的,消费环境也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
要适应市场变化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的眼
光去看待市场,如何预测市场变化,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把防范于未燃作为消费维权的一个新课题,并加以重视。

其次是提升消费维权层次,变被动维权为主动维权,
要求市场监管人员具备一定的敏锐感和对事物的反应能力,
要有忧患意识,能紧贴市场脉博;有敏锐的触角和宽广的视野,及时认识掌握新商品、新服务对消费维权产生的影响。

能预测市场的动态,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将可能出现的消费者投诉消灭在萌芽阶段。

六、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群体素质
目前,国民消费素质整体偏低,特别是农村消费者,一方面因文化程度的限制以及宣传教育不到位等原因,广大农民对商品知识匮乏,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有的甚至连基本的商品知识都不了解,更不要说对商品的鉴别能力。

另一方面,是消费者合同意识和交易基本知识较为缺乏。

大多数农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没有索取相关证据的习惯,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提供有效证据,给解决纠纷带来一定的困难。

国此,要通过宣传教育,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促进国民消费素质全面提高。

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学校、社区、网络组织、新闻媒体等窗口,广泛宣传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农资科学选择使用、维权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并开辟消费警示专栏,披露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使消费者懂得自我保护。

除了做好以上几方面工作之外,一是要加强“一会两站”的建设,完善政府统
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

经营者守法自律、社会广泛参与的消保维权体制,不断扩大维权网络范围,充分发挥各级消协会的作用。

并进一步完善投诉、举报站点建设,使消费者投诉举报站进商场、进社区、进农村。

做到简捷方便消费者投诉。

实现维权成本最小化,使消费投诉案件及时受理、及时解决;二是要求经营者自律、鼓励和解。

三是提高对调解不成的消费诉讼案件的支持力度,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