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第一单元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第二课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教学 对象 服装 专业班级 人数 37学校江苏省金坛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葛林云学时 2 课时 教学 目标认知情感、态度、观念 运用了解物质运动及规律的有关知识,了解人生行动的特点、意义,了解人生行动的制约因素,理解人生与行动的关系。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生行动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增强人生行动的效率。

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勇敢走出自己的人生之路,用积极的行动构筑辉煌的人生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事物运动都是有规律的,要敢于行动,善于行动。

教学难点: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

教学关键:让学生理解人自觉能动的生命运动就是人生行动。

教学方法 案例法、小组讨论交流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资源1、《哲学与人生》教材,高等教学出版社,主编王霁,2009年6月第一版;2、《哲学与人生学习指导》高等教学出版社,主编陈济、张伟,2009年8月第一版3、《哲学与人生》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陈济、张伟,2009年8月4、授课ppt板书设计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物 质 运 动 与 人 生 行 动物质在运动中存在敢于行动 善于行动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人生存在于行动中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生也是运动的,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自觉能动过程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精彩人生要积极行动勇敢地走人生路,并且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善于行动教学实践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具体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学生初步了解本课内容2、教师了解学情。

1、发放体验与探究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认真阅读相关材料,思考相关相关问题。

2、成立讨论小组,选出小组长让学生能自主地进行思考,学生用大脑去分析相关哲学问题,当然也可以是通过讨论的方式去寻找相关知识,这样可以带着问题进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导入新课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1、导入新课2、学生发现教学内容与人生问题的密切关联,增强学习动机。

3、反馈课前准备。

1、PPT展示歌曲《山不转水在转》与歌词和“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引出课题2、引导学生发现本节课教学内容与自身的人生问题的密切关联,渲染学习情绪。

3、简要评价课前准备活动。

1、听音乐与看案例思考和回答相关问题2、明确本节课堂关键词——物质运动和人生行动激发兴趣、轻松入题新授课第一课时一、物质在运动中存在1、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3、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二、人生存在于行动中1、人生行动的意义2、制约人生1、理解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1、PPT展示物质运动的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一切事物是运动变化的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世界上有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展示故事引导学会分析物质和运动的相互关系3、PPT(“圣神皇帝”的无奈、拔苗助长)1、思考与与讨论明确理解世界的物质是运动的。

2、进行师生交流,运用讨论得出物质和运动的相互关系3、学生思考问题得出物质运1.通过图片的分析提问,使学生能更形象地理解物质运动概念,避免抽象认识不能理解清楚。

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落实。

其次,能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找到相关的知识。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研究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抽象的哲理很容易让学生掌握。

并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一些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研究相关知识,行动的因素3、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1、学生说出我们的人生运动—人生行动的定义与特征组织学生分析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并解析P14(幼虫成蝶)现象与并设疑相关问题4、PPT图片展示组织学生得出人生是运动的过程,以及人生行动的特点。

5、组织小组讨论:你能成为他们谁?为什么?如果在古代他们能象现在这么成名吗?是不是所有的象他们这样具有相同条件的人生行动都可以克隆与复制?动是有规律的,能解析出一些哲学现象并能深入思考人个成才的规律。

4、观看图片并分析原因得出人生行动的定义与特征5、小组讨论得出制约人生行动的因素和人生行动是物质力量和内在精神的统一。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抽象的哲理很容易让学生掌握。

并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分析一些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4.通过对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感性的材料自然得出相关哲理知识,加上老师对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哲理知识的充分讲解,学生就可以充分掌握这一重点知识,并且让学生解析一些哲学现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这一知识的掌握。

5.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研究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主动参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

这一讨论的题目对下一课的内容起到了一个铺垫和引导的作用。

新授课第二课时一、人生路是自己走出来的1、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2、不同的行动造就了不同的人生3、只有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二、勇于行动,善于行动1、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人生路2、遵循客观规律,积极1、能明白人的成长只有在行动中实现2、理解我们的人生行动有消极行动和积极行动3、能让学生思考人生行动中如何做才能有意义和成就人1、ppt(守株待兔)展示故事引导学生明白只有通过行动人生运动才有意义2、ppt(“熊猫烧香”、舞蹈“千手观音”)展示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消极行动不利于人的成长,而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3、PPT(刘伟的故事和“愚公移山“)展示故事引导学生在人生行动的道路上勇敢行动才成就人生4、PPT(守株待兔)小组讨论:我们要成功逮兔要什么条件?1、通过对故事的内容分析能得出只有勤奋工作人生运动才有意义2、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得出消极行动不利于人的成长,而积极行动才有精彩人生3、通过对故事的思考得出人生行动中需要勇敢才行4、通过组小组讨论得出要取得成功需要善于行动才行,自然得出善于行1.通过对图画导入、设问,使学生自然得出行动的重要性。

2.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具体思考下能更形象地得出相关教学内容并能自然引入下一个知识点3.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能明白在人生行动中应该勇敢,从而进一步去说明如何勇敢走人生路。

4.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自主研究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主动参有利于解决这一难题。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行动生动具体要求让枯燥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能通过学生的自主研究得出,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课堂小结1、归纳总结,检验学生本节课的收获。

2、进一步培养学生在人生的行动的路上要勇敢行动和善于行动。

1、归纳提升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人生哲理,提高感悟。

1、回顾、小结本课的要点。

2、对自己人生行动有一个全面的思考与感悟通过本节内容的回顾与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相关哲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与自身的人生问题。

课堂练习课后作业检测学生本节课学习情况。

巩固学习成果1、教师组织学生回顾课前的体验与探究,并略作评价2、《哲学与人生学习指导》P14“体验导行”与P16“参与践行”1、学生集体做课前的体验与探究所提问题,回答问题。

2、记录课后作业,课后完成作业。

通过教学检查与作业能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在以后下节课中加以补充与改正。

教学后记1、本课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在哲学原理的讲解上运用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联系,这些案例分析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效果显著。

另外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比较成功的了使用了小组讨论交流法,较好实现了教学互动策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本课不足之处是;学生小组讨论时间比较紧,中职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不是太强,导致实践知识与哲学原理的联系不够明确。

3、改进的措施:小组讨论的预设方案要明确,找自主学习相对好的学生在讨论时作引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