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正文摘要莫泊桑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于人物性格冲突的描写手法高超。
《羊脂球》是莫泊桑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的杰作之一,其人物性格冲突显著。
小说通过对羊脂球、卢瓦索夫妇、迦来拉马东夫妇、布雷维尔伯爵夫妇以及两位修女和民主人士科尔尼代的性格描写,塑造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本文在国内外对《羊脂球》中的人物性格冲突描写的研究基础上,继续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冲突进行探索。
首先先后介绍了小说的创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其产生的社会意义。
其次分析了小说中羊脂球和其他人、卢瓦佐和布雷维尔伯爵、卢瓦佐夫人和修女的性格特点,讨论了小说中这三对人物的性格冲突,对比了羊脂球的无私爱国和其他人的自私自利、卢瓦佐的狡猾奸诈和布雷维尔伯爵的道貌岸然、卢瓦佐夫人的粗鄙蛮横和修女的表里不一。
最后,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冲突,体会《羊脂球》的善与恶,警醒后人。
关键词:羊脂球;性格冲突;人物;善良;道貌岸然IntroductionThe BOULE DE SUIF, written by Guy de Maupassant, was created in 1980。
莫泊桑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故事发生于普法战争时期。
It tells a story like this, 一辆马车从被占领的里昂城出发,到法军还据守着的哈佛尔去。
车中的乘客是一对工业家、一对贵族,一对商人、两个修女、一个民主党政客和一个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
他们途经一个小镇,占据该镇的普鲁士军官因羊脂球拒绝陪他过夜,却不许他们继续前行。
一开始,同车的所有旅伴都对羊脂球表示同情,似乎与她同仇敌忾。
但随着行程的延误,工业家、贵族、商人的态度一天天地变了,他们先是婉言劝诱,继而旁敲侧击,最后大举进攻,迫使羊脂球答应了敌军官的无理工要求。
可是事后他们却对羊脂球倍加轻蔑,显示自己的“高洁”。
小说以一个羞于委身敌寇的妓女做对照,淋漓尽致地刻画出只顾私利而不顾民族尊严的贵族资产者们的寡廉鲜耻。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学者研究过《羊脂球》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羊脂球》中的人物性格冲突。
人物性格冲突的设置,让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得以充分展现。
本论文首先介绍了《羊脂球》的创作背景,以及它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其次,本文对小说中出现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并归为三类进行比较;最后,本文讨论了这三对人物的性格冲突,赞扬了羊脂球的善良无私和自尊爱国,讽刺了其他人的自私自利、寡廉鲜耻。
一《羊脂球》的创作1. 《羊脂球》的故事发生于普法战争时期,法军溃败,鲁昂被普鲁士士兵占领。
一行人乘坐马上去往还没被普鲁士占领的城市哈佛尔。
在不顺畅的旅途中,三位夫人对羊脂球很不屑,但当所有人都没带事物肚子饿极了的时候,羊脂球却不在乎他们的闲言碎语而且愿意把她的所有食物分享给他人。
可是,当马车进入托特镇停留后准备离开时,普鲁士军官却要求羊脂球陪睡才肯放行。
起初,没有人觉得羊脂球的而拒绝有什么不妥,但从接下来持续停留在托特镇几天以后,人们对羊脂球日渐冷漠,心生怨恨。
他们不断谋划如何劝说她答应普鲁士军官的要求,最后由伯爵出面,劝诱善良的羊脂球牺牲了自己。
再次启程时,所有人对待羊脂球都换了厌恶的嘴脸,更不用说分享食物给对他们有恩而早上仓促出来没有准备食物的她了。
2.社会状况普法战争后期,普军长驱直入,以20万大军猛敲巴黎的城门,人民群众奋起保卫家园,“国防政府”的首领也口口声声地叫嚷“永不投降”,“决不让出法国堡垒上的一块石头”,但背地里却和敌人勾勾搭搭,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停战和约。
小说里的人物就是法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真实写照。
作品字里行间无处不渗透作者对上层人物思想、心理的深刻的观察,无情的解剖和批判。
莫泊桑本人在给福楼拜的信中讲得很清楚;“我们在门镌上的自觉的不偏不倚,在这些问题中每一个都不自觉地带着热情,比起万马奔腾的全速度的攻击,都要千百倍地更强烈地使资产阶级暴躁起来。
3.社会意义《羊脂球》不仅仅表现了莫泊桑对战争的厌倦与愤怒,更多的是对战争中人性的讽刺。
通过描写贵族和大资本家,甚至是民主党派人士嘴中卑微和令人羞耻的羊脂球的性格特点,同马车上其他人的道貌岸然,贪生怕死,自私自利形成了鲜明对比。
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二小说中鲜明的人物性格1.羊脂球和其他人小说中羊脂球具有非常鲜明的人物性格。
她是一名高级妓女,即使是工作,在战争时期为了尊严也绝不会出卖肉体,更何况是对侵略者妥协。
旅途一开始,大家认为羊脂球卑微不体面,并且夫人们小声嘟囔着闲言碎语。
在无私善良的羊脂球将食物分享给没有准备食物的其他人以后,气氛缓和了许多,大家似乎接纳了她,似乎在危险时机忘记身份高低,融洽相处。
但是当占领托特镇的一位普鲁士军官提出让羊脂球陪睡的要求才肯将他们放行时,其他人渐渐换了成了原来的嘴脸,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尊严毫无气节地合伙谋划如何劝诱羊脂球答应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
当善良的羊脂球为了大家牺牲自己后,第二天他们所有人全然没有感激之情,还以她为耻,嘲笑讥讽她,更不用说分享食物给对他们有恩而早上仓促出来没有准备食物的她了。
由此可以看出,羊脂球有着善良无私且真心爱国的性格,而其他人则道貌岸然,沆瀣一气,自私自利,不在乎国家尊严。
2.卢瓦佐和布雷维尔伯爵卢瓦佐在小说中是一家卖葡萄酒店的老板,他用很低的价格把品质很次的酒卖给乡下的零售商,其偷偷摸摸和狡猾多端人尽皆知。
同时,他又是活泼开朗而且善于观察的一个人。
小说中的如下几处描写最能体现其性格特点:第一处,最先打破尴尬,与羊脂球搭话,获得食物;第二处,观察到“走廊里的秘密”;第三处,获知羊脂球答应普鲁士军官的请求以后,他表现得最开心,一边兴高采烈开香槟庆祝一边开着低级趣味的玩笑。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另一位男人,布雷维尔伯爵,他的身份是高贵的,他的性格深沉稳重,时时刻刻都有一种深明大义且识大体的长者姿态。
他的性格在小说后期里由他出面进行对羊脂球的劝说中最能体现:伯爵用亲切,有长辈意味的语气同羊脂球说话;用仁慈、论证、情感去争取她的信心。
3.卢瓦佐夫人和修女小说中对两个修女的描写并不多,但足以从中看出其性格特点:随波逐流,装模作样。
修女一路上默不作声,整日祷告,看似极其虔诚。
但是在争取羊脂球答应普鲁士军官的无理要求的过程中,修女的话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其中一位,用含蓄委婉的语气,说出背弃自己信仰的话,力证羊脂球陪睡普鲁士军官是正义的,无私的,是应该被原谅的。
同表面温柔和顺的修女相比,卢瓦佐夫人则粗野鲁莽,强悍无礼。
她来自乡下,身材彪悍,嗓门很高,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表达对羊脂球的不满,大声地说出伤害她的话。
三人物性格冲突1.羊脂球和其他人的性格冲突这篇小说中,羊脂球的性格可以说是最为显著的,她的善良无私,牺牲自我的精神是马车上其他人所不具备的。
在国家危急时刻更加有骨气有尊严,和马车上的三对富人夫妇形成鲜明对比。
在别人陷入饥饿时,她愿意倾尽所有分享食物;而当她牺牲自己陷入饥饿以后,却没有人愿意帮助他。
当她保守尊严,坚决地拒绝普鲁士军官的要求时,其他人却埋怨她带来的停滞,想尽办法劝诱她答应普鲁士军官的要求。
在那个时候,无论是身份高贵的伯爵夫妇,还是富有的棉花厂主或葡萄酒店的老板,不管是野蛮无礼的卢瓦佐夫人,还是温柔和顺的修女,在面临国家存亡的危急时刻,竟然全都团结一致劝说羊脂球,以牺牲自己满足他们的利益。
这样明显的性格冲突时作者高超的写作手法的体现。
2. 卢瓦佐和布雷维尔伯爵的性格冲突小说中卢瓦佐的性格和布雷维尔伯爵的性格非常容易看得出来,前者活泼狡猾,后者成熟老练。
两者的性格不但容易区分,更容易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在他们陷入饥饿时,卢瓦佐能打破尴尬,自然而然的获得食物,布雷维尔伯爵则自恃身份高贵不好意思张嘴,可最终还是吃了羊脂球的食物。
而当他们因为羊脂球拒绝普鲁士军官的陪睡要求被迫几天停留在托特镇时,这时不管是布雷维尔伯爵还是卢瓦佐先生全都埋怨羊脂球,前者直接讽刺挖苦羊脂球,认为她是故意想让他们多留几日,他甚至想直接把她绑起来送给普鲁士军官。
布雷维尔伯爵始终是礼貌的,他觉得不能强迫一个妇女去做这种事,主张自愿。
结果,布雷维尔嘴中的自愿就是大家合伙劝说引诱羊脂球,最后由他出面,以长者的姿态对羊脂球进行苦口婆心地谈判。
我们可以发现,卢瓦佐的直接明显和布雷维尔的间接隐晦,两种方式体现了不同的人物性格,然而终究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羊脂球牺牲自己,得到放行许可。
3. 卢瓦佐夫人和两个修女的性格冲突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小说的中卢瓦佐夫人是粗野彪悍,强悍无礼的,她说的话下流卑鄙,总是直接地表现出对羊脂球的怨恨和轻视,正如他的丈夫卢瓦佐,只是没有他那么爱讽刺挖苦别人,也没有他多事。
两位修女的性格则是沉默寡言,道貌岸然的,随波逐流,大家怎样做,他们就怎样做。
羊脂球分享食物给大家时,她们不积极接受也不拒绝;当大家拒绝分享食物给羊脂球的时候,他们也不念旧情,装好了自己食物。
虽然不同于卢瓦佐夫人那么直接地表现出对羊脂球的怨恨,修女在劝诱羊脂球答应普鲁士军官的要求的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整日祈祷的修女也会背弃自己的信仰,说出违背天主意愿的话。
他们性格的不同决定了对羊脂球强迫的方式不同,但通过作者的细节描写,我们能发现他们都是自私自利。
四总结本文首先讨论了《羊脂球》创作的历史背景,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讨论了《羊脂球》的社会意义。
其次,本文分析了三对人物的性格特点,分别是:羊脂球和其他人、卢瓦佐和布雷维尔伯爵、卢瓦佐夫人和两位修女。
紧接着,本文延续上一部分,讨论了三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冲突矛盾。
莫泊桑将这些肮脏,伪善的人性赤裸裸地展现出来,将身份高贵的伯爵,极其富有的棉花厂主,狡猾奸诈的葡萄酒店老板,以及伪善的三位夫人,表里不一的修女同卑微但善良的羊脂球进行对比,实力讽刺了当时所谓的贵族阶级、资产阶级的丑陋,揭露了人性的冷漠。
《羊脂球》描述的虽然是法国1870年的冬季,但21世纪人性的黑暗仍然四季存在,并且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本文旨在研究《羊脂球》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冲突,通过对比,体会人性的高低贵贱,高歌赞扬了羊脂球的无私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