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
1、人防工程按施工构筑方式和所在环境可分为:掘开式工程、附建式工程、坑道工程、地道工程、层成(堆积)式工
程。
2、按施工构筑方式和所在环境条件分类有:明挖工程(掘开式、附建式);暗挖工程(坑道式和地道式)
3、掘进式人防工程的防水原则上“以预防为主”。
坑道工人防工程”以排为主“。
4、密闭阀门分手动(d40j-0.5型)和手电用(d940j-0.5型)两类。
D碟阀,4法兰连接,0杠杆式,j密封圈为硬橡胶,x地硬度橡胶,
0.5公称压力,9电动。
5、平面支持系统由围檩、水平支撑、立柱组成。
6、炸药的质量控制:外观监控、湿度监控、殉爆监控
7、防水砼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
2)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3)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
不应小于50mm。
8、灭火的基本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
9、工程项目的实现包含两个并行的基本过程:一个是系统的规划、设计、建造、安装和调试的实施过程,另一个是对实施过程进行管理
的过程。
10、进度控制的主要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管理技术方法。
1、对于一般人防工程来说核武器主要有几种杀伤因素: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核电磁脉冲。
对地冲击、震动
2、对早期核辐射的防护措施:利用结构厚度,自然岩层,人工覆土。
3、对放射性沾染和生化武器的主要防护措施:围护结构要密闭,战时出入口设置密闭门,通风口设置密闭阀门;进
风系统中设置滤毒通风设施;当室外染毒有人员进出在主要出入口设置防毒通道和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1、进风系统的防护措施: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除尘滤毒室+进风机室。
2、排风系统的防护措施:防爆波活门+扩散室(或扩散箱)+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排风机室。
3、防护结构的特点:安全系数低,材料强度提高。
为保证结构的延性,不应使用冷拉钢筋。
4、防倒塌架:现浇顶板、圈梁、钢筋混凝土柱和非承重的脆性围护构件组成。
补充(自己整理):
1、有平战转换功能的人防工程以下部位应在施工、安装时一次完成,并严格监控。
①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混凝土浇筑的部位;②供战时使用的出入口、连通口及其他孔口的防护设施;③人防工程
的防爆波清扫口、给水引入管和排水出户管。
3、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门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钢门框支撑面的平整度偏差不应超过1㎜,;每边不平整部分累计长度不应大于该边长度的20%,且应分布在2处以上;门框四边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长边的2‰。
②门扇钢框与钢门框应贴合均匀,其间隙不得大于2㎜;每边不贴合部分累计的长度不应大于该边长度20%,且应分布在2处以上。
③铰页、闭锁安装位置应准确,上、下铰页同轴度偏差不应超过两铰页间距的1‰,且不得大于2㎜。
④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必须朝工程口外方向开启。
门扇应启闭灵活。
⑤在门扇外表面应表示闭锁开关方向。
◆简答题:
A、防水混凝土施工的控制措施:在防水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防水混凝土所使用的材料必须进场复
试,且复试合格,水泥强度不低于32。
5MPA,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宜采用中砂。
混凝土配合比要求为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50MM,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00-140MM。
防水混凝土施工应连续浇筑,不宜留施工缝。
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B、人防电气工程的特点:
1、环境潮湿,电气设备系统要防潮,电线电缆采用铜芯线
2、平战结合,供电系统必须满足平时,战时负荷需要应考虑三种通气方式转换和控制。
3、备用电站机房设在染毒区,控制室应设在清洁区。
4、没有自然采光,电气照明更高,系统更完善。
5、要考虑防护密闭措施。
C.人防工程的防化性能是:工程围护结构和各出入口部采取相应的密闭措施;进风设有滤毒设施;外界染毒,人员进入时,设有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
1、战时一级负荷,应有2个独立电源供电,其中一个是内部电源。
2、对染毒区需要检测和控制的设备,既能就地检测控制,又能在清洁区实现远程检测控制。
3、红色代表隔绝式通风,绿色代表清洁式通风,黄色代表滤毒式通风。
4、平时地面建筑需建柴油电站时,宜将其建在防护区内,作为区域电源。
总计算负荷大于200KVA时变压器宜设在
清洁工区靠近负荷中心处,单台容量不宜超过1250KVA。
5、必须设置柴油发电机组的工程包括:中心医院、急救医院、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
建筑面积大于5000M2工程。
6、建筑面积大于5000M2工程,应设置2台以上机组,并作区域电源。
7、建筑面积大于5000M2工程,条件受限且电源只供本工程时,可设1-2台机组。
8、建筑面积小于5000M2工程战时供电设计,无法引接区域电源的,一二级负荷均设蓄电池作为内部电源,要求蓄电
池对所有一二级负荷供电时间必须大于隔绝防护时间,物资配套2小时,二等人员掩蔽3小时,其它6小时。
9、电源容量小于120KW时,一般设移动电站,电源容量大于120KW时,最好设固定电站,没有条件时,可设2个
或多个移动电站。
10、平战转换要求;
⑴中心医院,急救医院的电站平时全部安装到位,
⑵甲类救护站,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配套工程除机组外,所有附属设备及管线均全部安装到位,机组在15天转换时间内完成安装调试。
⑶乙类工程设计到位,土建预留基础、吊钩、管架和预埋管。
30天转换时间完成安装调试。
11、所有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墙、密闭墙的电缆、电线、预留备用管均进行防护密闭处理,保护管的直径不得大于25MM。
11、出入口、连通口防护密闭门门框上均须预埋4-6根备用穿线管,穿线管管径范围50-80MM,管壁厚度不小于
2.5MM,管材采用热镀锌钢管,并作防护密闭处理。
12、室外进线应设置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设置在紧靠外墙外侧,除留设计需要的穿墙管数量外,还应留
4-6根备用管,以备扩展。
13、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墙、密闭墙的电缆、电线、预留备用管等,除平时有要求外,可不作密闭处理,
临战时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封堵,在30天转换时限内完成。
14、人防工程的接地形式应采用TN-S或TN-C-S接地保护系统。
15、防空地下室室内必须将保护接地干线、电气装置人工接地的接地干线或总接地端子、室内的公用金属管道、
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室内电气设备金属外壳、电缆金属外护层等电位连接。
16、保护线(PE)应与各接地体相连,PE干线应采用大于40*4MM扁钢,的热镀锌扁铁或直径大于12的圆钢。
17、消防控制室和通信设备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引至总接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