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世界近代史课件

大学世界近代史课件


斯宾塞把他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建立在“进化” 和“分工”两个基本概念之上,把社会划分为 “黩武社会”和“工业社会”。 黩武社会:缺乏复杂的结构分化,受中央集权 的国家、严格的身份等级制度和一体化的信仰 支配; 工业社会:根据进化的普遍规律不断发展而具 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分化、信仰多元化、独立自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主的组织、分权化以及追求个性发展等特征。
费尔南德· 滕尼斯
共同体和社会(“礼俗社会”和“法理社 会”,Gemeischaft and Gesellschaft):
“两个时代互相对立:一个社会的时代紧跟 着共同体时代而来。后者以社会的意志作为 和睦、习俗、宗教见称,前者则以社会的意 志作为官吏、政治、公众舆论见称。” 共同体体现了人求生存的本质,社会则体现 了人的选择性:在共同体中,“人作为一个 整体的天然的成员相互间有关系”,在社会 中,“他们作为个人相互间是完全独立的, 只有通过自己的选择意志,才能假如相互间 的关系。”
共同体是以家庭生活、存在生活、城市为内容。 Ferdinand Toennies(1855_1936)
西方……发展出了一种极其不同的资 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在其他地方还从未 出现过,这就是:(在形式上的)理性的 资本主义组织方式。 所有这些西方资本主义的特点之所以 获得了重要意义,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 与资本主义的劳动组织方式联系着。即使 所谓的商业话、可转让证券的发展、投机 的理性化、交换等等一类东西也是与之相 联系着的。因为,没有这种理性的资本主 义劳动组织方式,所有这一切,即便有可 能,也绝对不会具有同等的意义,尤其不 会有与之相联系而产生的现代西方社会结 构极其全部特殊问题。精确的核算与筹划 (这是其他一切事情的基础)只是在自由 劳动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
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敬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灵光。 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照雇的雇佣 劳动者。
——《共产党宣言》
资本主义把世界连为一体,创造了真正意 义上的世界历史
个照即自级不他人摧的的便的资 世自变己的想迫最毁商民利迅产 界己成那生灭使顽一品族,速阶 。的资里产亡一强切的都把改级 面产推方的切的万低卷一进, 貌者行式话民仇里廉到切,由 为。所; 族外长价文民由于 自一谓它 心城格明族于一 己句文迫采 理、,中甚交切 创话明使用如的征是来至通生 造,制他中果重服它了最的产 了它度们产他炮野用。野极工 一按,在阶们。蛮来它蛮其具 —— —— 都场资 成,产 为使阶 世一级 界切, 性国由 的家于 了的开 。生拓 产了 和世 消界 费市 …… 到它使不 处必资断 建须产扩 立到阶大 联处级产 系落奔品 。户走销 ,于路 到全的 处球需 创各要 业地, ,。驱
孔德(Auguste Comte,1789-1875): 人类的思想发展分为神学时期、形而上 学时期和实证时期;人类的社会发展经 历了军事时期、过渡时期和工业社会时 期
赫伯特· 斯宾塞
斯宾塞认为:社会象生物有机体一样进化,由低 级到高级,规模由小到大,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
“比较研究一方面肯定生物有机体……同社会 有机体之间的明显差异,同时表面,这些差异 不象人们所设想的那么绝对。……社会在量的 增长上是缓慢的,在结构的复杂性上是逐渐发 展的,与此同时,其各个组成部分变得越来越 相互依赖……。有机体的原理是相同的,差异 只是在应用上有所不同而已。”
《 共 产 党 宣 言 》
———
奥古斯特· 孔德
以孔德为代表的十九世纪初的社会观察 家看到的新时代最突出的新事物是工业。 他们认为工业有六个基本特征,孔德认为 前三个特点是决定性的: 第一,科学的劳动组织,生产不是按照 习俗进行,而是以落得最大效益的目的而 组织; 第二,人类开发资源能力的空前提高; 第三,工人的大量存在,而且集中在工 厂和城市; 第四,工人和顾主、无产者和企业主 (资本家)潜在的或公开的对立; 第五,财富的大量增加导致生产过剩的 危机,穷人买不起大量生产的商品,物质 丰富的同时却存在贫困; 第六,自由贸易的经济政策和自由企业 的经济制度。 ——雷蒙· 阿隆
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和社会分工。
“现代工业拥有日益强劲的动力机械,大规模的能 源和资本集团,以及随之而来的最大限度的劳动分工。 在工厂里,不仅每个工种界限分明,专业性强,而且 每件产品本身也都使其他产品的存在成为必须的特殊 产品。……现代农业生产的绝大部分都已日益卷入到 了这个大趋势中。最后,就连商业也紧随其后,它多 姿多彩的风貌反映了变换无穷的工业成就。……然而 分工并不是经济生活所特有的情况,我们看到它在大 多数的社会领域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政治、行政 和司法领域的职能越来越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对科 学和艺术来说也是如此。我们的时代,早已不是再是 已哲学为唯一科学的时代了,它已经分解成了许许多 多的专业学科。……” ——《社会分工论》
亚当· 斯密(1723-1790): “未分化社会”和“进步社 会”,依据是社会分工的发育 程度。
——涂尔干
卡尔· 马克思:现代世界的变动不居特征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 使生产力,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 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 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 却是过去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 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 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 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 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关系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 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 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 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 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 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 的相互关系。
1870年以后的世界历史 The World History Since1870
北京大学通选课
2003年2—6月
教员:历史学系副教授 牛可 博士 电话:62759758(宅) 62751658(办) Email: niuke@ niukepku@
基本参考书目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院出版 社,1999年 保罗 · 约翰逊,《现代:从 1919 到 2000 年的世界》,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 戴维· 兰德斯,《国福国穷》,新华出版社,2001年 斯塔夫里亚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商务印书馆, 1993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年 C.E.布莱克,《二十世纪欧洲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资中筠,《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北京三联,2000年 莫瓦特主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徐天新、梁志明等,《世界通史· 当代史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不同的认识现代历史阶段的方式
•苏联史学:十月革命以后是“现代” •斯塔夫里亚诺斯把1500年以来的历史分为1500-1763、 1763-1914、1914至今; •巴勒克拉夫把1890年作为现代和当代(或“后现 代”)的分界; •霍布斯鲍姆则认为从1914年到1991年是一个自成整 体的“短促的二十世纪”(1776到1914年是“漫长的 19世纪”),是“极端的年代”。 •一位历史学家则认为现代世界开始于1919年5月29日, 在当日的日食中证明了相对论的正确性,认为20年代 到1991年的世界是modern world,是“相对论的世 界”(relativistic world)。
艾米尔· 涂尔干
社会的特性取决于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 (团结)方式。“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 和“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机械团结是一种 基于彼此之间的相似性而形成的联系方式,分工没有 充分发育,个人和团体之间都是相似的,象一个麻袋 里的土豆。而在有机团结中,集体的凝聚力和和谐一 致则是建立在分化和差异的基础上。现代社会就是 “有机团结”和充分的分工占优势的社会。
伟大思想家对现代世界的认识
亚当· 斯密 卡尔· 马克思 奥古斯特· 孔德 赫伯特· 斯宾塞 艾米尔· 涂尔干 费尔南德· 滕尼斯 塔尔科特· 帕森斯 罗荣渠
1851年的曼彻斯特
亚当· 斯密
斯密在《国富论》中开篇便描述了分工是 如何提高别针工厂的劳动生产率的:“这 一行业的生产方式现在展开……它被分成 几个部分。一个人将金属线展开,另一个 人将它拉直,第三个人负责切割,第四个 人削尖它,第五个人磨光针头,制作针头 另外还需要二至三个工序……这样,别针 的主要过程将被分为18个不同的工序”。 斯密指出,如果这些工人单独工作,他们 每天生产的别针不会超过20个,而这样的 分工使他们每人每天生产48000个别针。 尽管劳动分工并不是晚近的事实,但是直 到上个世纪末社会才开始认识到他的规律, 在此之前,它几乎还只是默默无闻地存在 着。不可否认,自古以来就有有些思想家 看到了分工的重要性。亚当· 斯密就是分工 理论的最早的阐发者。不仅如此,分工这 个术语也是有亚当斯密最先创立的,后来 的社会科学则把它借用到了生物学中去。
——《共产党宣言》,1848年
马克思:资产阶级的理性化
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 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 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 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 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 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 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 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 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 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