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7讲
传播学(第三版) 邵培仁 传播学概论高教版第7讲
金苗:《恐怖主义的媒介化生存与传播新生态》,《当代传播》2012年 第4期。
姚志文:《“媒介事件”:美国电视媒体如何报道恐怖主义》,《新闻 与传播研究》, 2011年第5期。
王敏梓:《自杀式恐怖袭击的泛伊斯兰化:媒体对事实的建构与影响》, 《理论界》2012年第10期。
于他们的成就感,从而起到了反宣传的作用。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越是在自由的社会,恐怖分子越是容易
获得巨大的影响。因为“开放社会的自由媒体尤其容易被残酷
的恐怖组织所操纵和利用。”“很清楚,恐怖主义行为和媒体
之间常常有一种相互提供养分的倾向。”
媒介恐慌论 或
媒体恐怖论
媒体报道恐怖主义将产生什么样的不良后果? 鲁道夫·莱维(Rudolf Levy)列举了媒体由于报道恐怖主义而产 生的几种不良影响: (1)媒介鼓励形成了一些新的恐怖组织。战术运用和媒介利用 的成功让恐怖分子从以前的恐怖活动中受到鼓舞,并在新的恐怖 行动中进一步提高水平。 (2)媒介使得恐怖组织的名字在公众中间尽人皆知,而公众恰 恰是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的无辜对象。 (3)媒介使得一些不是很成功的团体或个人再次进行胆大妄为 的恐怖活动。 (4)诱导一些以前受到某种肯定报道的恐怖分子试图进一步利 用或左右媒体。 其实,媒体也是恐怖主义的防火墙。
3.信息是构成传播媒介的核心因素。传播信息是传播媒介的基
本功能和惟一使命;任何有序的完整的符号都蕴含着特定的信
息;信息也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发生关系、形成互动的理由和前
提。
媒介分析 的标准
可以运用哪些尺度或标准对传播媒介的特性进行分析? 根据传播媒介的特性,可以从六个角度进行分析: (1)时空偏倚; (2)参与程度; (3)传播速度; (4)保存时间; (5)媒介威望; (6)传播过程。
传播媒介与传播符号、传播形式、传播渠道的区别
与其它概念 (3)传播媒介有异于传播渠道。 的区别 在传播学中,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沟通和交流信息的各 种通道,如人际传播渠道、组织传播渠道、大众传播渠道。不 同的传播渠道需用不同的传播媒介相配合,而不同的传播媒介 又对不同的传播渠道进行定型。人际传播媒介可以随意进入各 种传播渠道,并与其间的特定媒介配合使用,而不会改变其渠 道形态,但大众传播媒介则完全不同。
任何传播媒介都由三个要素构成,即物质、符号和信息。
1.物质实体是传播媒介得以存在的首要因素。没有具体而实在
传播媒介的 构成要素
的物质实体,无论多么精美的精神内容也无所依附、无法传播。 2.符号是构成传播媒介的第二种要素。符号是传播媒介与其他 普通物质实体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成传播媒介的重
要因素。
作为“居间工具”的传播媒介,一经用来负载符号、传播信息,它即驶上了飞 速发展与变革的快车道。特别是驶入信息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更是以锐不可 挡之势开拓新路,奔向未来。
但是,人们已开始担心:大众传播媒介加速发展的“压缩性”、“间断性”和 不确定性,是否会模糊人类的空间透视感和历史洞察力?假如媒介是一架用自 动驾驶仪操纵的飞机,虽然它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其后果 会是怎样?
麦克鲁汉在传播研究上的贡献是什么?(1)他对我们认识媒介工具的 重要性有启发意义,他对现代传播媒介的分析深刻地改变了人产对20世 纪生活的观念;(2)他着眼于传播科技的历史影响的研究至少是对长 期局限于媒介内容的短期效果研究的一种补充或丰富;(3)他对传播 科技本身的形式的发明或进步便是变革的动力和不靠“内容”而起作用 的论述是对以往那种媒介不起作用,只有内容才起作用认识的一种订正 和完善;(4)他预言的地球已成为一个小小的“地球村”(世界村)的 浪漫情景,不仅让当代人兴奋不已,而且着实成了当代科技工作者奋斗 的目标。
威廉斯的 媒介文化论
威廉斯的传播学思想建立在他自身的“文化理论”考量基础之上, 同时关注大众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带有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色彩。其观点简要叙述如下: 1. 文化即生活的全部。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品、理解方式、价 值观等无不包括在文化之内。文化交织在一切社会实践当中,是 社会所有内生关系的总和。 2. 传播的“社会意向”。媒介技术是因为人们心目中有所期望 与作为,依据既定的社会目标才得以实现。换而言之,媒介技术 是沿着社会意向而发展的。 3. 传播的平民文化主义。威廉斯主张社会应为民主传播方式预 留空间。新闻和意见不应该完全由市场所掌握,也不应该被统治 者垄断与控制。社会应当通过公共服务支出,确保为人们抵抗政 治与商业少数派力量的统治提供适度自由。
五大媒介的特点、优势和局限分别是什么?
第三节 媒介理论述评
伊尼斯的 媒介偏倚论
麦克卢汉称赞伊尼斯是“最好的老师”,说伊尼斯的“每一句 话都是一篇浓缩的专论。他的每一页书都包含了一个小小的藏 书室,常常还包含一个参考文献库。如果说,老师的职责是节 省学生的时间,那么伊尼斯就是历史上有记录的最好的老师”。
时不有,无处不在。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
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是广义的媒介。
媒介的定义。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用以负载、
传递、延伸、扩大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媒介的特点是:
1.实体性;2.中介性;3.负载性;4.还原性;5.扩张性。
媒介的概念
媒
“媒介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包括物质实体和物
第二节 传播媒介的类型
在人类传播史上,每一种传播媒介都曾有过它辉煌的记录,并
成为某个时代的标征。
媒介 在世纪之交,人们惊奇地发现:人类社会与传播媒介都一齐站
的 类型
在一个新的临界点,只要迈出这一步,它们便会立即面目全非。
但是,人们尚难预断,是五大媒介共创辉煌,还是迅速崛起的
网络媒介独霸天下。
人类传播的五大媒介指的是:(1)书写媒介;(2)印刷媒介; (3)广播媒介;(4)影视媒介;(5)网络媒介。
布热津斯基 的
媒介失控论
媒介失控是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大失控和大混乱反映在超级大国 的一个方面。 布热津斯基所说的媒介失控主要指对公众认识和价值观念形成 有着重要作用的电视,其内容越来越成为感官的、性的和轰动 性的,日益失去控制。具体地说,电视刺激了全球群众在物质 上的攀比欲望,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精神危机,带来了道德败 坏和文化堕落。 布热津斯基制止媒介失控的对策是:(1)对一味追求满足个 人的欲望进行自我控制;(2)强化教育,反复向公众灌输不 能因新东西改变社会生活外观而放弃持久的信仰;(3)建立 共同的道德共识,并号召人们自觉自愿地加以遵守。
讨论题:怎样让媒介既准确、公正、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 又避免被恐怖组织利用而成为他们的间接宣传工具?
O 参考文献:
邵培仁:《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现 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邵培仁、王昀:《媒介恐怖主义的蜕变与线上正义的伸张》,《探索与 争鸣》2014年第12期。
布热津斯基的媒介失控论有何现实意义?
◎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
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
媒介恐慌论 或
媒体恐怖论
◎媒体恐怖论认为,反映民主社会价值观的自由媒体在争抢新 闻和争夺受众的市场竞争中,对恐怖行为无节制地夸大报道会 在社会上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恐慌,并给恐怖分子平添了不应属
梅罗维茨媒介理论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梅罗维茨的 媒介情境论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媒 介研究与社会研究有机结合;(2)以动态的和可变的眼光 分析情境与行为的关系;(3)将受众的概念纳入媒介情境 分析之中,提出了“情境合并”的系列观点。
梅罗维茨的媒介理论的缺点也有三:(1)过分夸大了媒介 科技的作用;(2)过分夸大了媒介科技对社会的消极作用; (3)将媒介与讯息甚至连同情境混淆在一起。
第一节 传播媒介的概念与特点
广义的“媒介”,不仅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时有所闻,就是在
传播学著作中也屡见不鲜。在麦克鲁汉(M.MeLuhan,1964)
媒介的 概念与特点
的笔下,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 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 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媒介无
与其它概念 (1)传播媒介有别于传播符号。 的区别 符号是指表达或负载特定信息或意义的代码(如语言、文字、图 像等),而媒介是指介于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用以负载、扩大、 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物质实体。 (2)传播媒介不同于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是指传播者进行传播活动时所采用的作用于受众的具 体方式,如口头传播形式、文字传播形式、图像传播形式和综 合传播形式等。一种传播形式可以动用不同的媒介,而一种媒 介也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形式。
伊尼斯有着深刻的加拿大民族主义意识,对美国继法国、英国 之后力图征服加拿大的帝国野心,保持着高度警惕。
伊尼斯清楚地看到,加拿大的政治生活受到美国外交政策的压 抑,处于扭曲变形的危险之中。但更可怕的是,美国的外交政 策大部分是由舆论决定的,而舆论又是靠耸人听闻的报纸来激 发的。
如何理解英尼斯“谁掌握了报业,谁就掌握了权力”这一观点?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伊尼斯孤军奋战,大声疾呼:注意所有 帝国的结局,美国趋于空间偏倚的问题必将造成危害。
麦克鲁汉的 媒介决定论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哪位专家学者像麦克鲁汉那样能够引起学术界前所 未有的轰动效应,使无比热情的赞美和十分尖锐的批评同时集于一身。 纵观麦克鲁汉著作和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三个重要的观点应予注意: 1.媒介是人体的延伸;2.媒介就是讯息;3.媒介之热性与冷性。
求是创新 追求卓越
传播学概论
(第7讲) 主讲人
第六章 传播媒介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媒介定义的讨论、媒介的基本特点,掌握媒介研究的 四种主要理论和媒介分析的不同标准与尺度,知道传播媒 介的构成要素以及不同媒介的特点与优势。